一個讓人感到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不知道它存在

2020-11-12 怪奇菌

一位偉人曾說過,「技術」是最重要的生產力,它不僅能夠推動文化的發展、給文明發展指明方向,同時也是人類改造物質世界的力量。


現實確實如此,在人類文明近萬年的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絕對稱得上是第一推動力,在整個文明進程中佔據了重要的主導地位。

比如古代技術的出現,讓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進入了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而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出現,人類的文明發展又進入了新的階段,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相比之前都有了質的飛躍。


然而,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對世界探索程度的逐漸加深,人類在科學的指引下找到發展方向的同時,也知道了一些顛覆以往認知甚至是讓人心生絕望的事實,比如說讓許多科學家表示寧願不知道它存在的——「熵增定律」。

一個物理定律為什麼會讓人如此恐懼呢?它究竟隱藏著怎麼樣的秘密和絕望事實呢?要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熵(shāng)增定律」。

相比「熵增定律」這個有些拗口的名字,它的另一個名稱——熱力學第二定律就要顯得簡單和直觀得多。



這個定律的提出者是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他在1850年發表的關於熱的力學理論論文中,第一次明確指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

它既然叫做「熱力學第二定律」,那麼就離不開熱量和力。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它被用於描述熱量從高溫熱源向低溫熱源移動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傳遞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在孤立的系統中。

在進一步思考之後,魯道夫·克勞修斯在1855年引入了」熵「的概念。它是對系統混亂(無序)程度的度量。


簡單來說,孤立系統內越混亂,這個系統的熵就越高,它是不可逆且持續增加的,當其達到最大值時,系統就會走向永恆的滅亡。

可能許多人好奇,熵在什麼情況下就算達到最大值了呢?通俗來說,就是系統內所有基礎結構完全放飛自我,達到一種宏觀平衡的時候。


就像一輛公交車,當裡面站滿了乘客,並且每個乘客的腳都有自己的落點位置時,這就是一種宏觀上的平衡。

再舉一個便於理解的例子:在下雪的夜晚,封閉的操場上由於沒人走動雪會越積越多,因為每一片雪花都會自發地落到地面,然後堆積起來平鋪成非常平坦的一層。此時就是熵值最大的時候,因為達成了宏觀平衡。


或許有人會說,此時將操場上的雪全部清理出去,就不是將操場內的熵降低了嗎,為什麼還說它是一個不可以逆轉的過程呢?

有這個疑惑說明你對熵增定律還沒有真正理解。由於掃雪這個動作需要外界能量進行驅動,而在能量轉換率不可能達到百分百,必然會產生額外的熱量,額外的熱量加上掃雪所做的功,其實是大於掃雪讓操場減的熵,所以從操場這個孤立的系統中來看,它的熵值依舊是增加了,並沒有因為雪的減少而減少。

當然了, 如果你覺得這有些晦澀難懂也沒關係,這是十分正常的情況,因為許多科學家在最開始都對此感到難以理解,甚至有科學家還專門設計了一些實驗,試圖證明這個難以理解的定律是錯誤的。


1871年,被譽為「現代物理學先聲」的物理巨匠麥克斯韋,為了證明熵增定律只有在某些限定條件下才能成立,從而設想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

麥克斯韋設想一個完全隔熱的箱子被擋板分成A和B兩個區域,擋板由一隻小妖控制,小妖知道箱子中每一個分子的運動速度。


當A區域中速率高的分子將要撞擊擋板時,小妖會打開擋板,將其引導進B區域,那些速率不高的分子則留在A區域中。

而另一區域則完全相反,小妖會讓B區域運動速率高的留在B區域不動,將那些運動速率低的分子引導進A區域。


一段時間之後,A區域的分子整體速率會偏低,而B區域則會偏高,即A區域溫度較低、B區域溫度較高。

要知道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總會從高溫熱源向低溫熱源移動,最後歸於平均,這是不可逆的過程。而此時原本溫度相同的兩個區域卻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溫度差,這說明熱力學第二定律並非不可逆。


對於這個在後來被稱為「麥克斯韋妖」的設想實驗,雖然當時許多人都覺得很不合理,存在著致命的「漏洞」,但受限於當時的物理發展水平,誰也說不出究竟是哪裡不對勁。

直到20世紀50年代信息熵概念的出現,人們才徹底制服了這隻「麥克斯韋妖」。因為小妖在箱子中為了完成分子的歸類,必須要獲得分子的速率信息,這種獲取信息造成的熵增,足以抵消分子動能遷移減少的熵。


所以從整體上看,這個看似無懈可擊的實驗,其實還是遵循著熱力學第二定律,這個實驗不僅沒有打破這個定律,反而是對定律的再次肯定。

此時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一個普通的熵增定律怎麼會和絕望與恐懼聯繫到了一起呢?


我們都知道,世間萬事萬物都在不停的消耗能量,而從宏觀上看宇宙就是一個孤立的系統,能量的消耗意味著系統的「熵」會越來越大,混亂的程度也就會越來越大,而當混亂程度或無序程度達到峰值時,就意味著滅亡。

所以按照熵增定律,宇宙這個孤立系統總有一天會消亡,而作為生活在其中的智慧生物,當然會感到絕望和恐懼,畢竟不是誰都能接受宇宙中的一切變成無意義粒子。


而從某種角度上來看,人類文明又何嘗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呢?所以按照熵增定律,消亡將會是人類文明最終難逃的結局。

或許我們可以依靠科技手段進行「熵減」,但這不過是延緩消亡到來的時間,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的改變結局。


當然了,雖然熵增定律讓人感到害怕,但別忘了,人類目前對宇宙的認識僅僅算是皮毛,誰也不知道它漆黑的帷幔後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熵增定律會像地心說一樣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所以我們完全不用對此有任何心理負擔,更何況這一天的到來還早著呢,開心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一個讓人感到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紛紛表示:寧願當初沒發現它
    我們人類文明到現在,自然是有很多的科學發現,這些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服務於我們的生活,但是總是有這麼幾種理論會叫人有種心生絕望的感覺,比如說這個「熵增定律」。一個讓人感到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紛紛表示:寧願當初沒發現它。
  • 一個讓人感到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紛紛表示:寧願當初沒發現它
    我們人類文明到現在,自然是有很多的科學發現,這些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服務於我們的生活,但是總是有這麼幾種理論會叫人有種心生絕望的感覺,比如說這個「熵增定律」。一個讓人感到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紛紛表示:寧願當初沒發現它。
  •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大家感到絕望,科學家:雖然真實,但我寧願不知道
    隨著大家對物理的不斷探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物理定律,而我們也正是利用這些物理定律,做出了很多科技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也正是這個原因,幾乎每一次有巨大的物理發現,都會引起人們的轟動,但是一個叫做克勞修斯的人,他發現了一條定律,卻令人感到了無比的絕望。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自己沒發現它
    每一條物理定律都是經過人類多年研究和反覆觀察論證後得到的「結論」,這些物理定律在生活中任何一個地方都適用,就算在宇宙中這些定律也不會發生變化,除非小於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尺度,或者是進入更高的緯度中,否則人類的物理定律就是宇宙中的「真理」,至少在目前人類的觀察中,可觀測宇宙內人類的物理定律都同樣適用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在影響世界最為深刻的物理定律中,有一條讓人印象深刻,甚至讓人感到絕望,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這個定律幾乎決定了宇宙的最終歸宿,導致一些科學家悲觀地表示,寧願沒有發現這條定律。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水和乙醇混合之後不能自發地分離開來,所以熵只會自發地變大。其二,孤立系統中能被用於做功的能量(有效能)多少也可以用「熵」來表徵。系統的有效能越多,則熵越小,反之亦然。舉個例子,汽油燃燒之後可以推動活塞做功,從而驅動汽車前進。
  • 科學家發現一條物理定律,雖然很真實,但我寧願不知道!
    科學家發現一條物理定律,雖然很真實,但我寧願不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對宇宙產生了興趣,宇宙是非常神秘的,即使科學家有先進的儀器,探索這麼多年,雖發現了很多新鮮的東西,但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一直沒有解開。
  • 這是一條讓所有人看了就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這是一條有史以來令人類越看越絕望的物理定律!連科學界也沮喪地聲稱:寧願沒發現它!!!究竟是什麼物理定律如此「邪惡」,令所有人都絕望和沮喪呢?因為每當一看到這條定律,就會讓人看到一幅世界末日的畫面:「宇宙中僅存的最後一個文明,環繞著宇宙中最後一顆紅矮星(恆星最終演化狀態)建造了最後一個戴森球(人造行星,專門接收恆星能量星體),帶著對宇宙幾萬億年的歷史的懷念,絕望地看著那顆星星慢慢地暗下去。」
  • 讓科學家絕望的物理定律:真希望它不存在!
    人們初次接觸物理應該是在初中,可能對學霸來說物理很簡單,但是對於學渣來說物理簡直就是「天書」,對於真正物理愛好者初中的物理簡直就是皮毛。當我們知道萬有引力、相對論時,可能會覺得還可以理解,但是當你接觸這一物理定律的時候會望而止步,這個就是讓科學家也絕望的物理定律,並且都希望它不存在!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定律的發現,新的定律有可能預示著新的物理學。幾條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就能構建起一座物理大廈,並能夠指導科技的發展。在過去的幾百年,物理學和科技就是這麼蓬勃發展起來的。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定律的發現,新的定律有可能預示著新的物理學。幾條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就能構建起一座物理大廈,並能夠指導科技的發展。在過去的幾百年,物理學和科技就是這麼蓬勃發展起來的。在這些物理學定律中,有一條讓物理學家「又愛又恨」。有的科學家寧願宇宙中就只有這條定律,有的科學家則寧願沒有發現這條定律。
  • 最可怕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有發現它,令人絕望
    宇宙中的事物都是非常複雜的,科學家在不斷探索宇宙中,也發現了很多事物,但是在茫茫的宇宙中,還有很多事物是我們無法探索到的,宇宙對我們來說充滿了神秘。科學家在探索宇宙的時候,認為宇宙的起源是源於一場大爆炸,後來才慢慢形成了各種宇宙天體,同時科學家還發現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這意味著宇宙遠比我們的想像還要廣闊,那麼宇宙會不會也有走向毀滅的一天呢?
  • 一條令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
  • 一條令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自然界中的現象遵循著某一規律,物理學家通過不斷觀測,並進行大量實驗,最終總結出了科學結論,這就是物理定律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
  • 終極物理定律疑被發現,科學家:寧願從未發現過它
    古代,人類只有仰望星空,想去探索,卻沒有那個條件,而現代人類科技的高度發展,飛出地球,到太空走一圈,已經不成問題了。宇宙浩瀚而神秘,似乎無規律所尋,實際上宇宙萬物都遵循著一個規律,只是我們人類還沒有發現而已,但是我們的科學家並不因此而氣餒,而是勇往直前,敢於探索這個世界的一切謎團,再說科學的本質就是不斷發現宇宙中存在的物理定律,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人類感到絕望,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發現它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人類感到絕望,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發現它大家都知道,科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近代科學出現之後,人類的文明便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然,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理論的探索,每一次的科技大爆發的前提,都是有著足夠的理論知識做支撐,而
  •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人類感到絕望,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發現它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人類感到絕望,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發現它大家都知道,科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近代科學出現之後,人類的文明便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然,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理論的探索,每一次的科技大爆發的前提,都是有著足夠的理論知識做支撐
  • 一百多年前,有人提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熱力學定律,科學家寧願沒它
    在現代物理學中,存在著多個物理定律和物理理論,牛頓的三大定律,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麥克斯韋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和電磁場理論物理定律和理論可以說人類科技發展的基石,一個新物理定律的建立,必然會構建一個全新的物理框架,為人類物理學添磚加瓦,或許會顛覆之前錯誤理論,或許會補充之前不完善理論,但是,新物理定律能讓物理學變得更加完整和全面,推動人類科技邁進另一個高度。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自然界中的現象遵循著某一規律,物理學家通過不斷觀測,並進行大量實驗,最終總結出了科學結論,這就是物理定律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但同時,有些物理定律也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一些物理學家寧願不想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
  • 為什麼說熵增定律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定律?
    在了解熵增定律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一個方程S=K.log W這個就是玻爾茲曼輸運方程,關於此方程描述的系統,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空間中一具有溫度梯度的流體。另外的一個就是我們要還要理解熵的概念。從物理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將熵看成一個衡量系統能量混亂度的物理的量。熵底的系統,有序程度高,熵高的系統就比較混亂。從能量的角度可以理解為,能量在轉換的過程中無法實現100%的利用,總有部分能量被消耗掉,變成混亂無序的熱能。這部分能量導致了熵增,熵增定律在很多自然現象中都可以提現出來。
  • 最令人害怕的物理定律,科學家都後悔發現它,知情者感到失望
    畢竟茫茫宇宙中還有很多人類不知道的事情,神秘一直都是宇宙的形容詞之一。但是萬物生長終究還是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規律,每種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走向死亡,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所以說,不僅地球上的生物會生老病死,就連宇宙中的生物也會有滅亡的一天。例如太陽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了就會不再發光發熱,而是變成了一顆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