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輪發電機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經檢測發現振動嚴重超標,必須立即停止進行處理才能使用,如果不處理很可能會危害汽輪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在此,很多人是不是有個疑問?發動機為什麼振動會變大呢?對此中華軸承網(簡稱:華軸網)分享出下面有關汽輪發電機軸承振動問題及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般情況下,汽輪發動機軸承的振動大的原因有三項:
1、動靜部位碰摩振動;
2、油膜建立不穩定或破壞,油膜振動;
3、軸系中心不在同一位置、軸系質量不平衡,動平衡振動。
引起第一項發動機軸承振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
(1)、安裝時,動靜部位的間隙過小,主要有軸瓦與軸承間隙、油擋間隙、發電機風擋間隙、汽輪機葉片與缸體通流間隙、發電機葉輪與定子間隙、汽封凹窩間隙;
(2)汽缸受熱膨脹受阻,相對轉子傾斜。
引起第二項發動機軸承振動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幾種:
(1)潤滑油供油量過小;
(2)軸瓦底部油囊油孔卸油;
(3)潤滑油油溫過高或過低;
(4)潤滑油油質不合格。
引起第三項振動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幾種:
(1)聯軸器找中未合格,軸系中心不一致;
(2)進汽蒸汽參數過熱度太低或變化頻繁,汽輪機轉子中心變化;
(3)疏水不充分或暖缸時間不足,轉子、缸體膨脹未同步;
(4)汽封溫度過高,凹窩中心上移,軸系中心被破壞;
(5)真空、排汽溫度過高或過低;
(6)軸承座鬆動;
(7)軸承磨損;
(8)汽輪發電機組大軸彎曲;
(9)聯軸器螺栓配重未合格,轉子質量不平衡;
(10)輪機掉葉片;
(11)發電機轉子配重塊鬆動或掉落;
(12)汽輪機轉子質量不平衡;
(13)發電機轉子質量不平衡。
經檢測總結出:汽輪發電機軸承振動大的問題處理方法:
(1)安裝時,動靜部位的間隙過小
停機後,對各瓦口間隙、軸瓦與軸承間隙、油擋間隙、發電機風擋間隙、汽封間隙等動靜部位的間隙全部進行了檢查和處理,尺寸在廠家要求的範圍內且無碰摩痕跡。
(2)汽缸受熱膨脹受阻,相對轉子傾斜。
衝轉過程中檢查汽缸軸向、徑向膨脹無阻礙,且相對側膨脹同步。
(3)潤滑油供油量過小
衝轉過程中,各軸瓦溫度回油溫度符合要求,其中軸瓦最高溫度為#4瓦支撐軸承瓦溫61.06℃,回油最高溫度為#4瓦57.44℃,且在廠家的指導下,將# 4瓦進油節流孔由原設計值8mm擴大至10mm,第二次啟機檢查: #4瓦軸承最高溫度為56.33℃、回油最高溫度52.65℃、對振動無影響。
(4)軸瓦底部油囊油孔卸油
安裝時已將各瓦的底部油囊油孔全部焊死,不會卸油。
(5)潤滑油油溫過高或過低。
首次衝轉過程中,對潤滑油油溫在32C~47℃之間進行多次調節,當母管油溫
(6)潤滑油油質不合格
停機後,對潤滑油油箱進行清理、各瓦進行翻瓦,僅發現#1軸承處有輕微磨痕且由生產單位對油質進行了檢查,符合要求。
(7)聯軸器找中未合格,軸系中心不一致
檢查安裝單位的原始施工記錄,符合廠家要求。並對聯軸器螺栓緊固度進行檢查,無鬆動。
(8)進汽蒸汽參數過熱度太低或變化頻繁,汽輪機轉子中心變化
整個衝轉過程,進汽蒸汽參數一直保持未變。
(9)疏水不充分或暖缸時間不足,轉子、缸體膨脹未同步
就地測量疏水管道管壁溫度,均> 110℃。
(10)汽封溫度過高,窪窩中心上移,軸系中心被破壞
對軸封送汽溫度在設計值126℃~190℃範圍內調整,各瓦振動無變化。
(11)真空、排汽溫度過高或過低
對真空在設計值-60~-89kPa排汽溫度在設計值56℃~78℃之間調整,各瓦振動無變化。
(12)軸承座鬆動
遠方瓦振不大,就地測量、感觸,無明顯振動。
(13)軸承磨損
翻瓦檢查,#1瓦有輕微磨痕外,其他各軸承無磨損,且在翻瓦後進行了處理,第二次啟機振動無明顯改善。
(14)聯軸器螺栓配重未合格,轉子質量不平衡
檢查安裝單位螺栓配重記錄,符合廠家要求。
(15)汽輪機掉葉片
汽輪機振動不大,就地也未聽見異音。
(16)發電機轉子配重塊鬆動或掉落
衝轉停機後,打開發電機兩端端蓋,檢查配重塊未鬆動或脫落。
(17)汽輪機或發電機大軸彎曲
轉子熱變形引發的振動特徵是與轉子溫度和蒸汽參數有密切關係,大都發生在機組冷態啟機定速後帶負荷階段,此時轉子溫度逐漸升高,材質內應力釋放引起轉子熱變形,振動增大。而本次振動大發生在機組衝轉階段,故可排除。
(18)汽輪機、發電機轉子質量不平衡
架設振動分析儀,確定#3、#4軸承振動都集中在1倍頻,即質量不平衡引起軸承振動,對發電機平衡塊重新進行配重,再次開機,各軸承振動最大值不超過70μm,完全符合廠家及規範要求,能夠滿足機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
更多軸承資訊和軸承知識,可到「中華軸承網簡稱(華軸網)」上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