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作為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論發現,使得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是()
A.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學說
B.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
C.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D.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學說
2.根據是否承認世界的統一性,可以把哲學派別劃分為()
A.唯物論和唯心論
B.一元論和二元論
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D.辯證法和形上學
3.古希臘哲學家克拉底魯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認為世界萬物像一陣旋風,瞬息萬變,不可捉摸。這是一種()
A.相對主義詭辯論觀點
B.形上學觀點
C.唯物辯證法觀點
D.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4.在唯物辯證法看來,發展的實質是()
A.事物數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運動變化
C.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
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6.下列各項正確說明意識本質的是()
A.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B.意識是獨立於物質的精神實體
C.意識是人的純粹主觀創造
D.意識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產物
8.與感性認識相比較,理性認識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抽象性,另一個是()
A.能動性
B.直接性
C.間接性
D.客觀性
9.在真理觀上堅持辯證法,就必須承認()
A.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B.真理既具有絕對性,又具有相對性
C.真理既是正確的,又包含錯誤因素
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樣性
10.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認識是否同()
A.已被實踐證實的理論相符合
B.大多數人的主觀願望相符合
C.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相符合
D.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符合
11.在社會意識中,思想體系是()
A.低級層次的社會意識
B.高級層次的社會意識
C.有階級性的社會意識
D.無階級性的社會意識
12.既承認社會形態發展的客觀規律又承認人的自覺活動的作用,這種觀點屬於()
A.歷史唯物論觀點
B.唯意志論觀點
C.折衷主義觀點
D.機械決定論觀點
13.社會基本矛盾有兩對,它們之間是()
A.相互孤立的關係
B.相互平行的關係
C.相互決定的關係
D.相互制約的關係
14.階級鬥爭的根源在於對立階級之間()
A.思想觀念的分歧
B.物質利益的對立
C.宗教信仰的不同
D.政治主張的差異
16.商品價值的實體是()
A.使用價值
B.交換價值
C.具體勞動
D.抽象勞動
17.資本有機構成可以表示為()
A.生產資本與流通資本的比率
B.產業資本與商業資本的比率
C.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率
D.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率
18.在必要勞動時間和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條件下增加剩餘價值生產的方法是()
A.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B.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C.超額剩餘價值生產
D.平均剩餘價值生產
19.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體是()
A.議會民主制
B.君主立憲制
C.資產階級專政
D.總統共和制
20.下列各項既屬於不變資本又屬於流動資本的是()
A.以生產工具形式存在的資本
B.以勞動對象形式存在的資本
C.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
D.以廠房設備形式存在的資本
21.生產不再下降,失業不再增加,企業倒閉停止。這種狀態屬於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的()
A.危機階段
B.蕭條階段
C.復甦階段
D.高漲階段
22.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利潤率是()
A.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
B.剩餘價值與不變資本的比率
C.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D.剩餘價值與預付流通資本的比率
15.正確認識和評價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應該堅持()
A.歷史主義的原則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B.現實主義的原則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C.歷史主義的原則和階級分析的方法
D.現實主義的原則和階級分析的方法
5.我國堅持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基礎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係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係的原理
D.事物的量變和質變辯證關係的原理
24.構成資本家全部職能資本的是()
A.產業資本和借貸資本
B.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
C.生產資本和借貸資本
D.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
25.當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徵是()
A.國家壟斷取代私人壟斷
B.私人壟斷取代國家壟斷
C.自由競爭取代私人壟斷
D.自由競爭取代國家壟斷
27.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
A.自由競爭來實現
B.私人壟斷來實現
C.「參與制」來實現
D.「個人聯合」來實現
28.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是()
A.共產主義者同盟
B.德國社會民主工黨
C.中國共產黨
D.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29.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組織原則是()
A.集體領導制
B.個人負責制
C.民主監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原則是()
A.按勞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按生產要素分配
7.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之間最基礎性的關係是()
A.認識關係
B.實踐關係
C.相互依存的關係
D.相互作用的關係
23.商業利潤的來源是()
A.商品流通中的賤買貴賣
B.商業店員和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C.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D.商業店員創造的剩餘價值
26.20世紀後半期壟斷組織發展的新形式是()
A.辛迪加
B.卡特爾
C.託拉斯
D.混合聯合公司
二、多選題
3.下列各項屬於意識能動作用的有()
A.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B.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C.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一定影響作用
D.意識能通過指導實踐改造客觀物質世界
2.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因為()
A.勞動實踐是人類和人類社會產生的決定性環節
B.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實踐活動
C.物質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基礎
D.實踐活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5.下列說法中,屬於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A.多數人認為正確的就是真理
B.有權人認為正確的就是真理
C.符合原有理論的才是真理
D.能在實踐中得到證實的才是真理
7.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
A.生產時間
B.流通時間
C.生產資本構成
D.預付資本量
8.資本主義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調節的目標包括()
A.保持經濟的穩定與適度增長
B.保持幣值與物價的穩定
C.實現充分就業
D.保持國際國內收支的大體平衡
9.資本家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生產費用包括()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流通資本
D.剩餘價值
10.資本主義社會為自身的滅亡創造了主客觀條件,它們有()
A.社會化大生產
B.現代無產階級
C.市場經濟
D.馬克思主義理論
4.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下列觀點符合這一界定的有()
A.人的本質是後天的
B.人的本質是具體的
C.人的本質是可變的
D.人的本質是永恆的
6.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主觀條件包括()
A.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
B.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
C.社會平均的勞動強度
D.社會平均的工資水平
1.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展觀
三、簡答題
1.簡述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三個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論來源。
3.超額剩餘價值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單個企業能夠穩定長期地獲得嗎?
5.為什麼說社會主義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2.簡述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對立的主要表現。
4.簡述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實質。
四、論述題
1.用認識反覆性的原理,說明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2.試述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原因和源泉。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