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探訪神秘「天上哨所」系列③
三闖卓拉:晚雪擋道無功返
■中國軍網記者柳軍 馬三成 尚超
特約記者 晏良
通訊員肖李華 嘎桑次仁 路建 攝影報導
推土機「累壞」了,記者仍不甘心,執意上哨。
西藏軍區邊防某團團長李廣華先環顧長空,再抬腕看表,建議先回團部休息。雖然,卓拉周邊天候多變,氣象預報經常失靈,但李團長總能尋出規律,靈活應對。
這位「邊防通」幽默地說,亙古以來,卓拉只有兩季——冬季和大約在冬季。因為,這裡天無一日晴、雪無一日停,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
儘管困難重重,但記者始終不願放棄,官兵們決定涉險相陪。
「共產黨員請出列!」團長當場點將,挑選了幾位經常往返於卓拉哨所並熟悉地形的官兵在前面突擊,記者和其餘人員跟在後面,走向沉沉雪線。
上卓拉的路既陡且滑,記者出發伊始就手腳並用,在第一道「絕望坡」上爬冰臥雪。
曾任卓拉哨長、現換防到連隊的藏族排長羅培一馬當先,讓大家踩著他的腳印走。對羅培和曾在卓拉守防的官兵來說,上哨徵途猶如回家之路,熟悉如自己的掌心紋絡。在記者眼中,卓拉老兵踩出的雪地腳印,猶如一枚枚吉祥的符號,跟著走就能逢兇化吉。
「不聽老兵言,吃虧在眼前。」上等兵陳建春擅自開道,結果半截身子陷入雪坑,動彈不得……他在脫險後有了痛徹領悟。
經此一劫,陳建春想打退堂鼓,羅培乾脆用背包繩將自己和陳建春拴在一起,表明「兩個人,一條命」。英雄激虎膽,後者瞬間有了底氣,緊跟排長向上爬去。
雪鎖山頭山鎖雪,天連路尾路連天。從每年10月開始,卓拉哨所周邊就風雪肆虐,隨之氣溫持續走低,冰封雪裹。在長達半年多的封山期裡,整個防區天地一體、蒼茫無邊,特別是每天下午4時以後,烏雲總會銜來風雪,增加行路風險。
轉眼兵約黃昏,我們面臨艱難選擇。晚風卷著雪花,漫天飄飄灑灑,我們既站不穩也看不清,只得估摸著大致方向,貼地攀爬。
「這場雪,估計要下到明天早上……」邊防連指導員陳龍話說一半,又咽了回去。記者明白,他是想提醒大家,在極端條件下硬闖卓拉十分危險,但礙於採訪組的犟脾氣才欲言又止。
陳龍不好直接勸阻,就講了一個關於卓拉哨兵的夜行故事。前年某夜,哨所的電話被雷擊毀,無法與上級通聯。要命的是,當晚恰巧有份邊情要呈送。
「特殊邊情不能『過夜』!」哨長孫少周果斷決策,採取人工傳遞。彼時,晚風烈,夜雪急,他連滾帶爬下山,片刻不敢耽擱。
「站住——口令!」連門口的哨兵發現有人靠近,厲聲制止。然而,孫少周已無力氣回復,當哨兵趕到跟前時,看到的是滲滿鮮血的雙手和腫大的頭……
雖然,記者強調「人定勝天」,但在西藏的惡劣自然面前,不得不懷揣敬畏之心。聽了夜行故事,我們迷途知返,回到團部抓緊休息,期待來日再戰。
又一次無功而返,
上哨之路如此艱難,
哨所裡的戰士生活是不是更苦?
敬請關注《探訪「天上哨所」系列④》
來源:中國軍網;
編輯:張曉君;
編審:任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