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這恐怕是無數科學家最想解開的謎題。火星的位置、環境、地理特徵以及大氣構成等特徵都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創造了條件。
美國宇航局(NASA)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機構,自1976年起已經有7個無人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接下來他們的目標就是實現載人太空飛行器到達火星去看個究竟。就在上周,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實驗剛剛取得成功,中國航天局宣布計劃在2020年擇機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火星過去是否存在生命?現在是否還有生命?2020年代隨著人類實現登上火星,或許就能解開這個太空探索最大的謎題。
目前有5個國家6個航天機構都計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然而基於美國宇航局現有火星探索數據和圖像,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一位昆蟲學教授本周發表了驚人的觀點:火星上曾經有生命,現在仍然有生命。
榮休·威廉·羅索默博士,曾在俄亥俄州大學擔任昆蟲學教授達45年之久。多年來他一直在研究美國宇航局拍攝的火星世界照片。
他聲稱發現了很多類似昆蟲的生命形式在火星上存在。他說,這些圖像突出了這些「生物」的外骨骼和連接的附肢,足以證明這些生物是和昆蟲類似。並且從這些圖像上來判斷,這些類似昆蟲的結構有的像蜜蜂,也有的像爬行動物,其中既有化石,也有仍然存活的生命。
如圖:照片中面向鏡頭的類似昆蟲的整個生物體,可以發現相關特徵。左上至右上分別是腿、複眼、胸腔、腹部,下方左起分別指示著頭,腿。
他於11月19日星期二在密蘇裡州聖路易斯舉行的美國昆蟲學會全國會議上介紹了他的發現。他指出,火星上昆蟲類的動物群有著明顯的多樣性,它們表現出許多與人類昆蟲類似的特徵,這些特徵被認為是先進生命群體才具有的,例如,翅膀的存在、翅膀的彎曲、靈活的飛行,以及結構多樣的腿元素。
羅索默博士利用了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原始圖像資料庫,在更改諸如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反轉等攝影參數後,對單個圖像進行了仔細研究,並且編輯了全景拼接圖。這些拼接圖是多年來從不同的火星任務中收集而來的,其中大部分來自「好奇號」火星車。
他通過大量圖像調查發現了類似昆蟲形式的存在,它們與周圍環境產生顯著背離、具有形式的清晰性、身體的對稱性,可以觀察到這些生物身體部分的分割、重複的形式、骨骼殘留物以及彼此非常接近的生命形式。
他還研究了這些在他眼裡存在的「生物」的姿勢、運動、飛行的證據、相對位置所暗示的明顯相互作用,以及閃亮的眼睛,這些特性被認為與生命形式的存在相一致。羅索默博士解釋說,一旦某一特定形式的清晰圖像被識別和描述出來,它就有助於識別其他不太清晰但同樣有效的相同基本形式的圖像。外骨骼和關節附屬物足以將其識別為節肢動物。
在我們的地球上,只要發現三個身體區域,一對觸角和六個腿就足以確定昆蟲身份。這些特徵同樣應能有效地識別出一個節肢動物。在火星車者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節肢動物,昆蟲樣的形式。
羅莫瑟博士進一步說,在許多圖像中,可以發現獨特的飛行行為。這些生物大致上類似於地球上的大黃蜂或木匠蜂。其他圖像顯示這些「蜜蜂」似乎躲藏或築巢於洞穴中,還有些圖像則顯示出類似於蛇的化石。
他認為,他所描述的昆蟲和爬行類生物存在的解釋在未來可能會隨著火星生命知識的發展而改變,但是現在所能提供的大量的證據令人信服。火星上存在高等後生動物,意味著存在營養能量來源、過程,食物鏈和網絡以及水,這些元素在一個即使是極端的,但卻足以維持生命的可行的生態環境中發揮作用。
美國宇航局將在2020年向火星發射火星車以尋找生命跡象,並選擇了傑澤羅隕石坑進行探索任務。這個地區是35億年前的一個湖泊的所在地,到處都是碳酸鹽和水合二氧化矽。
位於隕石坑內緣的碳酸鹽,已經被發現在地球上的化石中倖存了數十億年,而在三角洲發現的水合二氧化矽以其保存生物特徵的能力而聞名。
美國宇航局聲明中分享說,火星2020任務將僅專注於天體生物學或「研究整個宇宙的生命」,換句話說,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