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冰庫搞變暖競賽?專家警告:南極變暖雖比北極慢,但危害更重

2020-12-06 中國氣象愛好者

與北極相比,南極洲對全球變暖的反應較慢,這是因為南極大陸被廣闊的海洋所環繞,這使它往往與大型暖空氣侵入隔離開來,緩衝了全球變暖的衝擊。儘管如此,冰凍的南極大陸仍然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變得更加溫暖,結果導致數十億噸的冰損失,並且正產生全球性後果。

南極洲在不同地方出現了對於氣候變化的不同程度的響應——多項研究報告稱,西南極洲氣溫上升。由David Bromwich201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稱,1958-2010年間氣溫上升了4.3±2.2華氏度。 Bromwich和Julien Nicolas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重建了1958年至2012年的南極近地表月平均氣溫,得出的結論是,南極洲西部的年氣溫每十年上升0.40±0.22華氏度,南極半島每十年上升0.59±0.31華氏度。而相反,東南極洲近幾十年來氣溫已經降溫。

南極降雪已經積累了數百萬年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冰蓋,基本上是一個向四面八方流動的巨大冰川。南極冰蓋延伸超過近540萬平方英裡,幾乎覆蓋了整個南極陸地區域,通過數十個冰川到達海洋。一些冰川終止於海岸線,有些冰川在漂浮的架子上延伸到海洋上方。

冰蓋通過降雪獲得質量,並且降雨量極少。它們以三種方式失去質量:消融(冰蒸發),冰山產犢和融化,無論是在表面上還是從與海洋接觸的冰架下面。當通過融化和其他方式平均每年冰損失等於降雪時,冰蓋處於平衡狀態。否則,冰蓋會增加或減少質量。

目前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南極洲西部和南極半島的冰蓋正在減少質量,而東南極洲相對穩定甚至增加了質量。例如,2012年由Andrew Shepherd領導的研究調和了不同的測量模型,計算出東南極洲在1992 - 2011年間增加了冰,西南極洲和南極半島損失了冰,西南極洲和南極半島損失的冰要比東南極洲多很多,也就是說南極洲正在損失冰。2018年的另一項研究則證實了冰蓋變化的東西差異,由80名極地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得出結論,從1992年至2017年,海洋融化和冰架崩塌導致南極半島和西南極洲以越來越高的速度失去冰:在南極洲西部,年均冰損失增加了約3倍,南極半島年均冰損失增加了約5倍。從這樣看,雖然南極變暖速度確實慢於北極而且響應滯後,但南極的冰也已經在消融了,這將帶來更危險的後果。

冰川與海洋相接的冰架是冰川流入海洋的「緩衝區」,當冰架消失後,沒有什麼可以減緩冰川的流動,這意味著冰川會加速流動。比如在南極半島拉森B冰架解體後的18個月內,冰架的冰川加速了原來的速度的三到八倍。隨後的觀察繼續發現時隔多年後當地的冰川加速流動。加速的冰川流量確實對海平面有影響,因為它引入了陸地上的冰進入海洋,增加了之前沒有的海洋體積。

拉森C冰架一次近6000平方千米的冰架崩塌事件

拉森B冰架的崩塌全過程

如果整個南極冰蓋立即融化,它將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超過180英尺(約合54米),但目前除非是類似巨型小行星撞擊南極洲這種史詩級自然災害,冰蓋幾個世紀後都不會完全融化,但它將在下個世紀促成海平面上升。儘管南極洲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可以用毫米來衡量,但冰川的加速確實在引發全球海平面的危機。

科學家們對未來海平面上升進行了一些模擬,其中指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融化冰蓋的海平面上升不一定在全球範圍內平均分配。南極冰蓋如此巨大,以至於它們對周圍的海洋施加了引力——預計融化冰蓋的質量損失會導致當地海平面下降,與此同時,遠離南極冰蓋的海岸線將會看到引力的相對增加,以及相應的海平面上升。預計南極冰蓋損失導致海平面迅速上升的地區包括南印度洋、太平洋中東部、北美洲東西海岸和墨西哥灣,這樣來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眾多島嶼和島國以及美國可能成為受這一變化最為嚴重的地區。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兩極地區升溫最快,北極變暖速度遠高於南極
    北極地區變暖速度更快的一個原因是海上冰層的融化,這導致反射陽光的白色冰層面積減少,而深色的海水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能。 近幾年對氣候的研究表明,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全球正在變暖,而兩極地區氣溫上升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都快——這被稱作「極地增強現象」,然而兩極的氣溫上升情況並不完全相同。北極地區變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兩倍,而南極地區升溫的速度比北極慢很多。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是南極地區的海拔高度。南極洲平均海拔大約2500米,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北極地區平均海拔高度只有1米。
  • 全球變暖」是21世紀最大謊言?科學家:北極冰川正在「腐爛
    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這種話題我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很多人都把全球變暖當成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以為到了一定時間這種情況就會消失,不會危害到我們人類的自身安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歐洲環保總署的說法:全球變暖,冰川全部融化,我們地球上的海平面會上升7米左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 南極危機!全球變暖的警示
    「綠雪」,是自然給人類的警告。   據悉,在地球上,南北極冰川在以每年數萬噸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海平面的上升和海洋生物、陸地生物的死亡。在科學家眼中,冰川融化是地球氣候變暖的真實寫照,也是人類將要面對的最可怕的事件之一,而南北極則成了全球變暖的「犧牲品」。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現代快報訊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兩天消失40%的面積;歐洲熱浪翻滾,專家估計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近日全球變暖再次釋放信號。溫度升高、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很多人也感到一年比一年熱了。遙遠的北極和南極正在發生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現代快報訊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兩天消失40%的面積;歐洲熱浪翻滾,專家估計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近日全球變暖再次釋放信號。溫度升高、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很多人也感到一年比一年熱了。
  • 變暖!變冷!誰在忽悠地球?
    這幅廣泛傳播的公益宣傳畫旨在警告人類立刻行動起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阻止氣候變暖,遏止北極海冰融化消失的進程,保護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北極海冰家園。  北極海冰融化的趨勢似乎仍在不斷加快,媒體上不斷傳來科學家關於海冰消融的最新研究報告,其中,北極海冰完全融化的時間預言被研究報告不斷提前,從「最快2050年夏季」到「最快2030年夏季」到「最快2015年夏季」,再到「最快2013年夏季」。
  •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之前機器人索菲亞在由黃子韜、周冬雨等知名明星參加的綜藝《小小追球》中看過,由於全球變暖,北極冰塊融化,海豹和北極熊都受到了致命的影響。 海豹們沒有了可以上岸歇息的地方,因缺氧大量死亡,現已被列入瀕危物種名錄之中。
  • 南極氣溫突破新高達到20.75℃!全球變暖的危害
    據英國《衛報》2月13日報導,巴西科學家2月9日在南極西摩島上測到當地氣溫一度達到20.75℃,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南極洲首次測得超過20℃氣溫值。(來自環球時報)西摩島為南極洲最大無冰陸面之一,1843年為英國探險家羅斯(James Clark Ross)發現。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背景材料2月13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西摩島上測得20.75℃的新高溫紀錄,這是有記錄以來南極高溫首次超過20℃!這意味著,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極,此時的溫度甚至高過了中國很多的北方城市。從科林斯冰蓋上脫落下來許多浮冰 圖/羅斌祥南極半島的西部是南極半島山脈,曾經可能與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相連。而氣流在南極半島越過山脈後便開始下沉在下坡加速過程中不斷加壓和升溫,並產生所謂的「焚風」。這些熱風會導致氣溫短暫上升30℃。
  • 北極氣候變暖,科學家發現遠古生物,人類千萬不能大意
    講到南極北極,大部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極光,或者當地特有的動物,例如北極熊和企鵝。,要知道南極北極其實在維持地球的生態系統方面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氣候變暖是由於人們的不合理活動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 全球變暖是因為溫室效應?因紐特人提出警告:是因為地球「動了」
    我們不難發現,最近幾年南北兩極的冰川逐漸融化,特別是北極的氣溫,已經突破了歷史記錄,最高溫度已經上升到38攝氏度,顯然有點不符合常理。人們將這一切都歸咎於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可是真的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是因為溫室效應所導致的嗎?在因紐特人眼中,導致全球變暖其實另有原因。
  • 全球變暖是因為溫室效應?因紐特人提出警告:是因為地球「動了」
    我們不難發現,最近幾年南北兩極的冰川逐漸融化,特別是北極的氣溫,已經突破了歷史記錄,最高溫度已經上升到38攝氏度,顯然有點不符合常理。
  • 研究認為:北極變暖趨勢難以遏止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8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警告,「北方不再那麼冰冷」已成趨勢》的報導稱,科學家在對北極地區的年度評估中說,北極地區在2020年繼續轉向新的氣候模式。因為該地區幾乎創紀錄的變暖效應驟增,冰雪覆蓋面積減少,極端野火事件增多。
  • 為何會出現全球變暖?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
    為何會出現全球變暖?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近些年來,環境變化最為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溫度的升高,甚至連最為寒冷的北極溫度都已經上升到了38攝氏度,我們將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歸咎於是溫室效應所導致的,二氧化碳甲烷濃度上升之後,產生溫室效應,溫度進而升高,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因紐特人卻覺得全球變暖的原因,另有緣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又是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
    在地球的很多地區,尤其是寒冷地帶,遠古病毒被「封印」在凍土和冰層當中,等待著甦醒的那一天。然而近年來的全球氣候變暖,似乎為這些遠古病毒「解除封印」提供了絕好機會。我們把時間線調整到2016年。2016年夏天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爆發的炭疽熱,導致了許多牲畜死亡,有學者認為,這可能就是因為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融化,導致被封印在麋鹿屍體內的炭疽菌甦醒引起的。
  • 從「全球變暖」到「全球變冷」:誰在忽悠地球—新聞—科學網
    這幅廣泛傳播的公益宣傳畫旨在警告人類立刻行動起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阻止氣候變暖,遏止北極海冰融化消失的進程,保護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北極海冰家園。 從預測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無冰覆蓋」到實際上「北極冰蓋面積大幅增加」,人們被警告做好應對「全球變冷」準備,這一頗具戲劇性的反差,著實讓人心中產生大大的疑問:「地球到底是在變暖還是在變冷?」
  • 你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有多嚴重嗎
    今年的一月份在南極測得溫度是20.75攝氏度 ,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南極溫度首次超過了20攝氏度。至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今年的一月份成為了史上最熱的一月份。今年的夏天,美國洛杉磯的溫度甚至達到了49攝氏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強烈的感受到,我們的氣候在逐漸變暖 ,小時候的藍天,白雲,星空似乎早已成為了美好的回憶。
  • 德國專家警告: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地中海49個城市將沉入海底
    全球變暖會產生危害,全球人口增加又將帶來什麼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已經有了答案。4月3日,《自然通訊》雜誌刊文稱,加拿大北極島嶼在近半個世紀以來滑坡頻繁增加了五十九倍,這是全球變暖最危險一個後果。另據預測,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南部地區永久凍土在21世紀末消失三分之一左右。
  • 面對全球變暖 普通人的「節能帳」該怎麼算?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因為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科學聯盟不久前聯合發起了第四次國際極地年計劃(2007年3月1日—2009年3月1日),而南極和北極是研究全球變化的關鍵地區,這一地區包含了大氣、海洋、陸地、冰雪和生物多圈層相互作用的全部過程。
  • 地球變暖或停止,新冰河時期馬上來了?科學家:可能面臨變冷威脅
    上面一大片說全球變暖,你現在又在說地球變暖或將停止,這是完全懵了,我們來看看。這是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研究人員給出的研究。根據科學家們表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南極的冰山融化將會加劇,從而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將使地球陷入新的冰河時期,這不?從這個結論來看,全球變暖是引發冰河時期的出現根本,所以這兩個是不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