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更新了(年三十到初六休息),但是看完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還是按捺不住心情,於是乎,更新一篇。
先從大的方面說說。
大的方面大概透漏了人類對自己、對外星人、對高級生物的這樣幾點思考:
一是更願意外星人長成靈長類動物的模樣,這樣好像可接受性更強。
片中對外星人,再次沿用了其他一些科幻片中描述的外星人猴的模樣。
二是任何高等生物都有「七情六慾」。影片中,外星人有了頭箍後,「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界面估計大家記憶猶新。
誰牛逼了,對先前「惹我」的人都得「秋後算帳」。復仇心理對外星人也不例外。
然而,好漢禁不住三句好話,經過耿浩(黃渤飾)、大飛(沈騰飾)一番討好,自罰,請客,喝酒,先前的事基本擺平了。
也又一次驗證了中國酒局的魅力。
三是外星生物科技再發達,也「有所待」,什麼叫「有所待」呢?不知道還記不記得莊子的《逍遙遊》,就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那篇,指有所依靠,有所憑藉,不能脫離外物而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影片中的「老外」(外星人),離開了頭箍,對人類的鞭子服服帖帖,讓幹嘛幹嘛(他們也知道忍氣吞聲、韜光養晦,哈哈)。
也就是說外星人再牛也是「人」,離佛、菩薩、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還很遠。
從小的方面說說。
一是影片從平民入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便於吸引最大、最廣泛的群眾來觀看,讓觀眾找到共鳴。
影片可謂又一次走了「群眾路線」。能夠獲得不錯的評分、票房,不意外。
任何東西不融入人民,都沒有前途、生命力,這個道理被無數次證明,又被無數次應用,百試不爽,屢戰屢勝。
美國大片也是這樣的道理。《終結者》《風語者》……
筆者印象深刻的,2004年的《天下無賊》,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2013年的《泰囧》《無人區》,2015年《夏洛特煩惱》,去年的《西紅柿首富》,都是這樣。
二是從小是小非,小善小惡入手,告訴人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耿浩(黃渤飾)改行,不做「猴王」,也能生存,可能像大飛說的,可能更好,但是他從內心、良心出發,感覺還是堅持一下,這一堅持不要緊,來了一個「大機會」。
針對外國佬的「嚴刑拷打」,本來可以「老實交代」,但是這樣一來,一則錢沒了(說好了拿外星人泡藥酒賣錢的);二則外國佬說給就給嗎?不能便宜「孫子」(筆者完全沒有辱罵國際友人的意思,只是做一個故事人物內心的揣測),堅決不能。
但是對於強敵,不能「硬抗」,必須「智取」。
筆者要表達什麼呢?對待小善小惡的態度,決定人生的成敗。
「大飛」雖然有很多不良「社會習氣」,但是很講「哥們義氣」,很夠意思,是有血有肉的好哥們。
三是加入了對未來、對未知、對當今世事的思考。
①經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眼見也不完全為實,美國特工帶著懷疑再次找上門來時,看到了「靈魂附體」後的猴子在打人,真的信了,猴子就是外星人,耿浩(黃渤飾)、大飛(沈騰飾)沒說謊。
但是老外大錯特錯了。
②對未來靠實力,也需要運氣。幸運指數上不去,再牛逼也讓你「byebye」。
美國現在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科技、經濟、軍事實力雄厚,但是影片中,以美國為藍本的C國連個外星人的影子都沒見過。
真可謂,能見著的得來全不費工夫,無緣者踏破鐵鞋無覓處。C國人費勁心機,動用特種部隊,從裡約熱內盧找到莫斯科,又從莫斯科到埃及金字塔,燒了錢、費了力、可能還死了人。
最後見到的也最多是「外星靈魂附體」的地球猴。
而耿浩、沈騰飛(大飛),普通平民百姓,坐家裡被外星人砸到,領略了外星人的風採,還拿他當過「猴」耍,還交上了朋友,做了「獵戶座」的市場代理。
為什麼說《瘋狂的外星人》並不瘋狂呢,全篇,我沒有看到外星人的瘋狂,反倒是滿滿的理性。上面介紹的細節中,您覺得有瘋狂之處嗎?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語無倫次,文無章法,見笑見笑。
祝各位新春愉快、闔家幸福。(本文作者邊說邊看,獨家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