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鍍非晶Ni-P合金鍍層耐蝕性研究

2020-11-24 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摘要:採用化學鍍方法在碳鋼上沉積非晶Ni-P合金鍍層(10.90wt.%),考察Ni-P合金結構、性能及熱處理溫度對耐蝕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在10%HCl溶液中,非晶Ni-P鍍層具有較好的耐蝕性;熱處理影響鍍層的耐蝕性,非晶Ni-P鍍層經200℃熱處理後,可使耐蝕性能提高37%,熱處理溫度達到300℃和400℃時,鍍層分別出現亞穩相和穩定相,耐蝕性能降低,但耐蝕性仍優於鍍態Ni-P鍍層。

    關鍵詞:化學鍍;Ni-P合金;非晶;熱處理;耐蝕性

    中圖分類號:TQ153.2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3-1251(2013)01-0011-03

    碳鋼表面硬度較低,並且耐蝕性較差,使其應用受到了制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由於化學鍍Ni-P鍍層具有厚度均勻、結合牢固、較高的硬度﹑較好的耐磨和耐腐蝕性等特點[1-2],因此對碳鋼進行化學鍍處理,可有效地解決腐蝕問題,達到延長零件使用壽命的目的[3]。梁婷等[4]通過靜態浸泡法以及電化學的方法,發現基體施加了化學鍍層後,與未施加化學鍍層相比,具有很小的腐蝕電流。王霞等[5]對化學鍍Ni-P合金的耐蝕機理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提高Ni-P合金耐蝕性能的優化工藝。李雪松等[6]研究了熱處理溫度對含磷量8.3%的Ni-P鍍層耐蝕性的影響,發現經200℃熱處理,可改善鍍層的耐蝕性;溫度高於300℃後,鍍層的耐蝕性下降。宋玉強等[7]發現含磷量5.6%的Ni-P鍍層耐蝕性隨熱處理溫度的升高和保溫時間的延長呈現增強趨勢。熱處理能夠提高鍍層的耐蝕性,但熱處理前後鍍層的耐蝕性變化規律,很多研究給出了不一致結論[6-8]。熱處理對Ni-P鍍層耐蝕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是因為鍍層的性能主要取決於鍍層的成分和結構[8]。本文在碳鋼上進行化學鍍沉積Ni-P合金,對鍍層的耐蝕性進行研究,並通過對Ni-P鍍層進行後續的熱處理,進一步探究熱處理溫度對Ni-P鍍層的結構及耐蝕性的影響。

    1·試驗

    本試驗選用45號鋼為基體材料(10mm×5mm×1mm),基體經去油、除鏽、活化後放入鍍槽中,鍍液組分及施鍍條件如表1所示。鍍液裝載量為1dm2/L。

    將化學鍍後獲得的Ni-P鍍層放入熱處理爐中,分別進行200℃、300℃、400℃熱處理,保溫30min後,隨爐冷卻至室溫。

    採用X射線衍射儀對相結構進行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對鍍層表面形貌進行觀察;能譜儀對成分進行分析;採用MF-300型顯微硬度儀對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試樣進行顯微硬度測試,每個試樣上打5個點,取五個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樣品的硬度值;採用失重法計算鍍層的腐蝕速率,即將樣品在腐蝕前稱重,然後放在腐蝕介質(10%鹽酸溶液)中浸泡,每隔1h從燒杯中取出,用蒸餾水衝洗並吹乾,用精密電子天平稱重,記錄質量變化,計算腐蝕率。

    2·結果與討論

    2.1性能及結構分析

    採用X射線衍射方法對化學鍍Ni-P合金鍍層的晶體結構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化學鍍Ni-P合金鍍層在45°附近出現較寬的「饅頭峰」,說明鍍層呈非晶態結構。能譜儀結果顯示,獲得的鍍層含磷量為10.90wt.%,分析可知,Ni-P鍍層屬於高磷非晶鍍層。

    化學鍍Ni-P是胞狀生長方式,表面形成胞狀形貌,非晶Ni-P合金鍍層的表面形貌如圖2所示。在Ni-P合金鍍層的表面存在許多小氣孔,這是由於化學鍍過程中的析氫反應所導致。

    圖3是化學鍍Ni-P鍍層在10%HCl溶液中,腐蝕速率的計算結果。從圖3可看出,隨著腐蝕時間的增加,腐蝕速率先提高,從4.17mg/cm2·h增加到6.25mg/cm·h;腐蝕時間超過3h後,腐蝕速率迅速下降;當腐蝕時間為4h,腐蝕速率降為2.40mg/cm2·h。化學鍍Ni-P鍍層是高磷非晶結構,由於非晶態合金的成分高度均勻,不存在晶態結構中的晶界、亞晶界、相界的結構不完整性,因此無法形成腐蝕微電池,所以在腐蝕介質中比較穩定且耐蝕性好。

    由於鍍層表面存在缺陷(孔隙),使腐蝕速率較快,但隨著腐蝕的進行,鍍層中的P加速金屬元素合金的鈍化,在腐蝕環境下形成一種磷化物鈍化膜,從而提高合金的自鈍化能力和耐蝕性,因此使腐蝕速率降低。Ni-P合金鍍層在介質中形成的磷化膜對基體可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9]。

    2.2熱處理Ni-P鍍層的耐蝕性

    圖4是非晶鎳磷合金鍍層經不同溫度熱處理的X射線衍射圖。經200℃熱處理後,45°附近的衍射峰仍然較寬,但變得尖銳,此時認為合金鍍層為非晶態和晶態的混合結構,鍍層中非晶結構變少,仍有磷原子無規則、過飽和地固溶於鎳的晶格中。經300℃熱處理時,鍍層衍射圖上出現了尖銳的Ni和Ni12P5的衍射峰,表明鍍層中出現晶體結構,析出Ni和亞穩相Ni12P5。隨著熱處理溫度的升高,400℃熱處理時,磷原子擴散偏聚,Ni的衍射峰進一步增強,亞穩相Ni12P5衍射峰消失,穩定相Ni3P出現。

    圖5是高磷化學鍍Ni-P鍍層(熱處理前與熱處理後)在10%HCl的溶液中浸泡4h的耐腐蝕試驗結果。由圖5可知,經200℃熱處理的Ni-P鍍層具有良好的耐鹽酸腐蝕性能,平均腐蝕速率為2.7243mg/cm2·h,使鍍態Ni-P鍍層的抗腐蝕性能提高37%。隨著熱處理溫度不斷升高,Ni-P鍍層的耐腐蝕性呈下降趨勢,但是耐蝕性均優於鍍態Ni-P鍍層。

    200℃熱處理時,有利於消除合金中殘留的原子氫,鬆弛內應力,可改善其耐蝕性。隨著熱處理溫度提高,非晶鎳磷合金鍍層發生晶化,出現晶界並伴有亞穩相和穩定相析出,在合金溶解時,新生成的相與基體間可形成腐蝕微電池而加速腐蝕。因此,隨著熱處理溫度的提高,導致鎳磷合金耐蝕性降低,抗腐蝕能力下降,腐蝕速率升高。

    圖6是不同熱處理溫度條件下鍍層的顯微硬度柱狀圖,非晶態化學鍍Ni-P合金鍍層在鍍態時顯微硬度為484.3HV,經熱處理後,硬度值隨熱處理溫度的升高而提高,在400℃時顯微硬度達到1129.06HV。

    由於含磷過飽和的鎳磷固溶體在熱力學上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加熱時固溶體發生分解,在過飽和固溶體上沉積析出彌散相,這些相增加了鍍層的滑移阻力使鍍層強化,提高了硬度。到400℃時,彌散強化效果最好,硬度達到最高。

    3·結論

    高磷非晶態化學鍍Ni-P鍍層具有較好的耐鹽酸腐蝕性。熱處理溫度影響化學鍍鎳層的耐蝕性。非晶Ni-P鍍層經200℃熱處理後,可進一步提高鍍層的耐蝕性,使耐蝕性能力提高37%;熱處理溫度達到300℃和400℃時,出現晶界並伴有亞穩相和穩定相析出,與基體間可形成腐蝕微電池而加速腐蝕鍍層,耐蝕性能降低,但耐蝕性仍優於鍍態Ni-P鍍層。熱處理不僅可提高Ni-P鍍層的耐蝕性,還可進一步提高鍍層的硬度。硬度值隨熱處理溫度的升高而提高,在400℃時顯微硬度達到1129.06HV。

    參考文獻:

    [1]Z H Li,Z Y Chen,S S Liu,etal.Corrosion and wearp roperties

    of electroless Ni-P plating layer on AZ91 Dmagnesium alloy[J].

    Trans.NonferrousMet.Soc.China,2008,18(4):819-824.

    [2]唐娟,程凱,張韌,等.化學鍍鎳-磷的研究與應用[J].電鍍與塗飾,2011,30(8):24-27.

    [3]李新躍,曾憲光,鄭興文,等.低碳鋼快速化學鍍Ni-P合金的研究[J].電鍍與環保,2011,31(4):21-24.

    [4]梁婷,孫杰,張麗麗,等.碳鋼Ni-P化學鍍耐鹼性溶液腐蝕性能的研究[J].表面技術,2009,38(1):28-29.

    [5]王霞,彭健鋒,陳玉祥,等.化學鍍Ni-P合金耐蝕性能優化的研究方向[J].表面技術,2006,35(4):9-12.

    [6]李雪松,王金波,杜立輝.熱處理對化學鍍Ni-P合金耐蝕性及晶體結構的影響[J].電鍍與環保,2007,27(2):20-22.

    [7]宋玉強,王引真,何豔玲.化學鍍Ni-P鍍層高溫熱處理後耐蝕性的研究[J].材料保護,2003,36(5):31-33.

    [8]TRabizadeh,SRAllahkaram,AZarebidaki.Aninvestigationon

    effectsofheattreatmentoncorrosionpropertiesofNi-Pelectroless

    nano-coatings[J].Mater.Des,2010,31(7):3174-3179.

    [9]吳化,李延取,李雪松.化學鍍鎳-磷合金鍍層耐腐蝕性能的研究[J].電鍍與塗飾,2008,30(10):10-12.

責任編輯:周良坤

【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

相關焦點

  • 化學鍍低磷鎳一磷合金工藝的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系,黑龍江哈爾濱150001)     摘要:使用丙酸一乳酸體系化學鍍低磷Ni一P合金,研究了鍍液中鎳與磷的濃度比、乳酸、丙酸、pH對鍍速和磷含量的影響,並得到了最佳低磷化學鍍Ni一P合金工藝。實驗結果表明,提高硫酸鎳與次磷酸鈉的質量濃度比和pH,降低乳酸和丙酸的質量濃度,有利於得到低磷化學鍍Ni一P合金層。
  • 化學鍍層及其檢測知識
    一、化學鍍原理 化學浸鍍(簡稱化學鍍)技術的原理是:化學鍍是一種不需要通電,依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利用強還原劑在含有金屬離子的溶液中,將金屬離子還原成金屬而沉積在各種材料表面形成緻密鍍層的方法。
  • 化學鍍Ni-P-PTFE複合塗層不同含量PTFE和硬度表徵的關係
    化學鎳鍍層因其優異的耐磨性而廣泛用於化學、機械和電子行業。本文旨在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顆粒對複合鍍層的影響。觀察到的摩擦特性表明,化學鍍Ni-P-PTFE複合塗層的摩擦係數相對較低。硬顆粒(例如Al2O3,Cr2O3,SiC和聚四氟乙烯)分散在塗料溶液中,然後化學沉積在表面上,以提供這些離子的複合物。這樣的處理可以改善塗層特性,例如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性和潤滑性。化學沉積的Ni-P塗層由於其獨特的性能(如耐蝕性和高硬度)而在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外,眾所周知,將顆粒摻入Ni-P基體中會增強腐蝕和耐磨性,具體取決於顆粒類型。
  • 鎳鐵氟龍Ni-P/PTFE高濃度化學鍍廣泛的應用場景
    鎳特氟龍(Ni-Teflon,Ni-PTFE)鍍層,高磷化學鎳磷含量約為10-13%之間,其餘為鎳,比中磷化學鎳(磷含量7-9%之間)的耐蝕性能可以大幅提高。鎳特氟龍(Ni-Teflon,Ni-PTFE)鍍層,含有PTFE(聚四氟乙烯)粒子的鎳複合鍍層化學Ni-P/PTFE複合電鍍技術是在化學鎳磷鍍膜中均一的析出1.0微米以下的PTFE(聚四氟乙烯)微粒子的化學複合電鍍技術。由於PTFE微粒子的共同析出,所以可以得到潤滑性、脫模性以及防水性優秀的複合電鍍薄膜。
  • 一次帶你了解磷化、電鍍、化學鍍、電泳等釹鐵硼常見鍍層方法
    之前懂磁帝也有文章為大家介紹過幾種常見鍍層,今天我們將系統地為大家梳理和比較一下釹鐵硼常見的鍍層。表面防護處理可以分為幹法和溼法兩大類溼法是磁體在純水、無機溶液或有機溶液下實施的表面防護處理,如電鍍、化學鍍、電泳、噴塗和浸塗等。
  • 鎳磷PTFE鎳磷鐵氟龍複合化學鍍,高硬度耐潤耐磨不沾塗層
    鎳磷合金(Ni-P alloy)有著優異的硬度(> 600 HV)、耐磨耗及化學耐蝕性,已在機械、模具、汽車、光電及電子製造等領域廣泛得到應用。因此,研究人員在化學鍍(無電解)(electroless plating)鎳磷合金(Ni-P alloy)的程序中,加入0.2 μm直徑的PTFE顆粒,以進行Ni-P-PTFE鎳磷鐵氟龍複合鍍層的製備。此複合層在應用時,可兼具鎳磷合金優異的硬度與耐磨耗性,以及PTFE膜的低摩擦係數、超撥水性、高抗沾黏等特性。
  • 絡合劑對化學鍍鎳-磷合金的影響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絡合劑對化學鍍鎳-磷合金的影響     李雨,楊晨,劉定富     (貴州大學,貴州貴陽550025)     摘要:對確定的化學鍍Ni-P合金工藝實驗路線,篩選5種不同絡合劑的單因素實驗獲得了厚度大致相同的鍍層,並考察各絡合劑對Ni-P合金化學鍍的影響
  • Fe-Cr-Ni電鍍工藝和電化學腐蝕研究
    (中原工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河南鄭州450007)     [摘要]研究了不同工藝條件對Fe-Cr-Ni電鍍層的沉積速率和腐蝕性能的影響。用電化學方法進行鍍層的沉積,用動電位描進行鍍層性能的測試,用正交實驗法對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 短時間熱處理後鎳磷合金鍍層的性能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1前言   由於優良的耐腐蝕性、耐磨性和其它性能以及電鍍法無可比擬的均鍍能力等方面的特點,化學鍍鎳磷非晶態合金在工業生產領域被廣泛地應用。但是,由於化學鍍鎳磷合金特殊的加工工藝過程和鍍層性能,迄今為止,人們不僅對鎳磷合金鍍層的反應沉積過程了解不甚清楚,同時對影響鎳磷合金鍍層性能的諸多因素也考察不夠。
  • 配方分析技術之化學鎳
    反應除了生成金屬ni之外,還還生成了p、h3-和H2,反應過程中生成的H+使鍍液pH下降,酸性更強。反應速率與鍍液成分、pH和溫度以及其他因素都有關係。從方程(4) (5) (8)可以發現,反應生成的鎳與磷結合生成鍍層合金。所以實際上若還原劑使用次亞磷酸鹽則反應形成的鍍層是鎳-磷合金,其含磷量約在3-15%之間。
  • 一次帶你了解磷化、電鍍、化學鍍、電泳、PVD、CVD等釹鐵硼常見鍍層方法
    之前懂磁帝也有文章為大家介紹過幾種常見鍍層,今天我們將系統地為大家梳理和比較一下釹鐵硼常見的鍍層。溼法是磁體在純水、無機溶液或有機溶液下實施的表面防護處理,如電鍍、化學鍍、電泳、噴塗和浸塗等。幹法是磁體不接觸溶液,通過物理或化學過程實施的表面防護處理,如物理氣相沉積(PVD)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其中物理氣相沉積包括真空蒸發鍍、真空濺射鍍和離子鍍(IVD)。
  • 常用鍍種之黑色鍍層電鍍及特點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黑色鍍層電鍍工藝也是一種流行的僅次於仿金電鍍工藝的裝飾性電鍍工藝。常規的黑色鍍層是黑鎳,即鎳—鋅合金鍍層。     近年來以鎳—錫為主要黑色鍍層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槍色鍍層或珍珠黑。
  • 化學鍍作為新型的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相較於電鍍,有哪些優勢?
    化學鍍是不施加外部電流,利用異相固相,液相表面受控自催化還原反應,在基體表面得到所需性能的連續、均勻附著沉積過程的總稱,也稱為化學沉積、非電解沉積、自催化沉積。其沉積層被稱為化學沉積層或化學鍍層。與電鍍相比,化學鍍具有鍍層均勻、針孔小、不需要直流電源設備、可在非導體上沉積及有某些特殊作用等優點。化學鍍作為一種新型的金屬表面處理技術,該技術因工藝簡單、節能和環保,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 非晶及納米晶--崛起中的高端製造核心材料
    這種非晶合金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由於它的性能優異,從 80 年代開始成為國內外材料科學界的研究開發重點。從形態來看,非晶合金可以分為塊狀非晶(厚度>1mm)、非晶板帶材、非晶絲、非晶粉末、非晶鍍層等。再詳細劃分來看,僅從力學性能看,塊狀非晶又包含至少三種不同類型:1. 室溫脆性的但彈性應變極限很大(2%)的塊體非晶合金,如 ZrTiCuNiBe(鋯鈦銅鎳鈹合金)2. 室溫有塑性但是無加工硬化的塊體非晶合金,如 PtCuNiP(鉑銅鎳磷合金)3.
  • 鋅合金電鍍滾鍍鹼銅方法
    慧聰表面處理網:鋅合金電鍍滾鍍工序中,氰化鹼銅電鍍是整個工序的重中之重。一個鋅合金電鍍廠師傅現場控制水平主要體現他控制鹼銅的水平,筆者根據自己多年鋅合金電鍍實踐略談幾點看法:     鋅合金電鍍溶液組成及操作條件:
  • 鋁及其合金電鍍硬鉻工藝探討
    (1.常州卡爾邁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江蘇常州21316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江蘇南京210016)    摘要:對目前鋁及其合金電鍍硬鉻的工藝流程、溶液的配方以及操作條件進行了研究,同時也介紹了各工藝流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和鍍鉻層的檢測參數。
  • 解析銅化學鍍錫液|應用範圍、工藝特點、鍍層特點、鍍液特點
    解析銅化學鍍錫液|應用範圍、工藝特點、鍍層特點、鍍液特點化學鍍錫是當今世界主要工業國大力倡導的新型金屬表面處理技術,廣泛應用於各種五金零件、機械零件、電子連接零件、模具、航空航天通信零件等,適用於鋼、鐵、銅、鋁及合金等金屬。
  • 【電鍍技術】化學鎳配方分析技術
    化學鍍鎳工藝簡便,成本低廉,鍍層厚度均勻,可大面積塗覆,鍍層可焊姓良好,若配合適當的前處理工藝,可以在高強鋁合金和超細晶鋁合金等材料上獲得性能良好的鍍層,因此在表面工程和精細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1.化學鍍工藝化學鍍工藝流程為:試樣打磨-清洗-封孔-布輪拋光-化學除油-水洗-硝酸除鏽-水洗-活化-化學鍍-水洗-鈍化-水洗-熱水封閉-吹乾。
  • 化學鎳鈀金鍍層的PCB組裝質量與可靠性控制
    PCB化學鎳鈀金(ENEPIG)鍍層能同時滿足表面貼裝,導電膠粘接,金絲/鋁絲鍵合等工藝要求,在微組裝工藝應用日趨廣泛。研究了在微組裝工藝中,化學鎳鈀金PCB在金絲鍵合和焊點可靠性方面出現的工藝質量問題,分析了影響工藝可靠性的機理和原因,提出了該工藝可靠性控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