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神秘的古老鯊魚,體長不輸於大白鯊,但科學家知之甚少!

2020-12-04 八兩科學

「不斷瘋狂地追尋食物,永遠處於飢餓狀態,牠們貪食的胃口從未消減半分。」這是希臘詩人歐匹安(Oppian)形容鯊魚的一句描述,相信也是眾人對鯊魚這種現代海洋殺戮機器的普遍印象。不過鯊魚是地球上令人驚訝的多樣化動物群,大到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的鯨鯊,小到只有18釐米的侏儒鯊。因為演化史讓鯊魚明白一個道理,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鯊魚是在4.18億年前突然演化而來的,一出現它們就身具軟骨,並具備上下顎及牙齒。要知道那時的地球還沒有有牙齒的動物,鯊魚那10天就能換一組牙齒的技能簡直「開怪了」,也是令其從底棲無脊椎動物慢慢演化成現代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原因之一。當然中間上位的辛酸曲折就不說了,直到現在,依舊有部分鯊魚品種保留了其祖先底棲物種「不拋頭露臉」的習慣,悠然在深海中遊蕩。

01 太平洋睡鯊(Pacific sleeper shark)

太平洋睡鯊,屬於睡鯊屬的一種大型鯊魚,主要棲息在從日本到墨西哥的北太平洋、超過2000米的大陸架上。成年長度可以達到3.7到4.3米,但從照片估計,太平洋睡鯊的最大長度可達到7米。平常以魚類、章魚、烏賊、蟹、和腐肉為食,同時也被認為和抹香鯨一樣,會捕食大王烏賊。

值得一提的是,睡鯊成員的肉基本上有毒。這是因為其體內含有高濃度的三甲胺氧化物(TMAO),這東西的存在能幫助它們增加身體的浮力和滲透調節能力,並能抵消深海壓力對體內蛋白質的影響。如果有動物吃了睡鯊的肉,幾乎和人類醉酒效果差不多。

迄今為止,人類發現太平洋睡鯊的記錄只有3次。第三次是在2016年,美國海洋學家菲利普斯(Brennan Phillips)領導的團隊在索羅門群島所屬的旺烏努島南部海域、卡瓦奇(Kavachi)的海底活火山探測時發現。雖然海底火山沒有噴發,但二氧化碳和甲烷源源不斷從火山口噴出。恰恰是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潛水機器人的攝像機拍到了太平洋睡鯊在高溫、高酸性海水中悠哉悠哉地閒逛,可以說是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02 灰六鰓鯊(bluntnose sixgill shark)

灰六鰓鯊,又稱灰六鰓鮫、六鰓鯊,屬於六鰓鯊科六鰓鯊屬的一種原始鯊魚,主要分布於熱帶或溫帶海域中650—3300米米的大陸架和深海平原上。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8億年前,是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後演化出來的古老鯊魚。灰六鰓鯊的名字由來是因其有6道鰓裂(咽部兩側一系列成對的裂縫),有別於大多數鯊魚的5道鰓裂。

灰六鰓鯊的體背側為棕灰色,腹側為白色,身體兩側有淺色的側線,主要以魚類、銀鮫、螃蟹、蝦、腐肉等為食。平均體長為3-3.5米,最大可達8米。其中母鯊的體型往往要比公鯊大,成熟的母鯊的體長普遍超過5.5米,並能一次產下40-110條幼鯊。美國科考團隊「Ocean X」於2019年於巴哈馬附近海域800米深海底處,意外發現一條長約6米的灰六鰓鯊,期間更是遊近潛水艇,並攻擊潛水艇裝備。

其實「Ocean X」的研究人員過去一直想為灰六鰓鯊植入定位標籤,以了解更多關於灰六鰓鯊的習性。但實在是太困難了,因為灰六鰓鯊的棲息深度都超過了1400米。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去年研究人員在潛艇上架設了一支上了標籤的魚槍,在多次嘗試後,他們成功為一隻公鯊植入標籤。標籤的壽命設定為3個月,到期後漂到海面上被研究人員收回。屆時研究人員有望通過標籤所收集的數據對灰六鰓鯊的分布範圍和繁殖地點有進一步的了解。

03 哥布林鯊(Goblin Shark)

哥布林鯊,又叫歐氏尖吻鮫、歐氏劍吻鯊、地精鯊,屬於鼠鯊目尖吻鮫科下的一種中型鯊魚。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溫帶及熱帶海域,生活在250米-1300米的深海,並以魷魚、蟹類和其他深海魚為食。其歷史可追溯至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是最古老的鯊魚之一。

哥布林鯊曾被列為世界上最醜的魚,僅看圖片的話,多數人都會覺得這不是地球上的生物。哥布林鯊有著向前突起的吻部,大部分情況下,它們的外形看起來和大部分鯊魚沒多大差別。但在發現獵物時,它們會突然啟動可伸縮的顎將獵物咬住,展現其不修邊幅的牙齒,猶如異形一般,科學家將這種狩獵方式稱為「彈弓式捕食」。或許是深海壓力的關係,哥布林鯊皮膚呈現半透明,可在深海中「隱形」,但上岸後會表現出一種淡淡的粉紅色。而鰭部則呈現明顯的青色,再加上退化的小眼睛,組合起來就非常醜陋,因此被人起名為「哥布林」。

哥布林鯊的大部分生命周期(包括它如何配對和生育)都是一個謎。目前有記錄的最大個體長18英尺(5.5米),重463磅(210斤),但科學家猜測它有可能長得更大。

04 鬼鯊(ghost shark)

鬼鯊,也叫幽靈鯊。雖名字帶有「鯊」字,但它其實是一種學名為銀鮫(chimaera,屬藍頭圓吻銀鮫)的罕見深海生物。它和鯊魚是親戚,大約在4億年前的鯊魚進化樹裡分離出來,此後一直獨立演化。目前科學家對它們的了解很少,似乎分布在除南極以外的所有海洋,棲息在深度200-2600米範圍內,而且各種海底環境都能適應。

根據科學家的初步研究,鬼鯊沒有一般魚類的硬骨骼,全部由軟骨組成,同時具有鯊魚和魟魚的特徵。從外形上看,體長在60-200釐米之間,體色顏色從黑色到淺藍色到棕灰色不等;頭很大,有一雙空洞的黑色大眼睛,全身光滑沒有魚鱗。仔細觀察,它的頭部有很多彎曲的線條,類似於神經管,猜測應該是電感應器官,可用來感應水流和在黑暗中尋找獵物。

此外,鬼鯊沒有鯊魚那終生可更換的牙齒,取而代之的是鈣化的牙床,有3排永久性的牙板(tooth plates),用來碾碎獵物。總而言之,它似乎是拼湊而成的機械物種。

寫在最後:

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鯊魚約有500多種,但海洋是否還存在未知的鯊魚種類呢?暫不清楚。畢竟深海中的生物數量,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感謝閱讀!求三連擊!

-THE END-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神秘巨鯊:比大白鯊還大,可追溯至1.8億年前
    作為海洋霸主,「大白鯊」令很多人談虎色變,但近日由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學者迪安·格魯布斯率領的海洋探險隊「Ocean X」在佛羅裡達東巴哈馬海域深潛時,卻意外發現了一種比大白鯊更可怕、古老和巨大的鯊魚,灰六鰓鯊(bluntnose sixgill shark)。
  • 科學家推斷大白鯊遷徙深海捕食巨型烏賊
    北京時間3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大白鯊和巨型烏賊都是令人談之色變的海洋怪物,人們唯恐避之不及。不過,當兩者相遇時會是什麼樣?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生活在加州海岸附近海域的大白鯊遷徙1600英裡(約2600公裡),到太平洋深處同巨型烏賊開戰。 幾乎沒有其他海洋生物像大白鯊和巨型烏賊一樣籠罩著原始的神秘色彩。
  • 摧毀深海潛艇,捕食體長3米大白鯊?海洋內隱藏著怎樣的未知生命
    這個佔據地球面積七成的存在,充滿了難以形容的神秘,即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能夠了解的也不超過它全貌的5%,還不包括能夠利用的能量和資源。在地球存在生命開始的漫長歲月裡,人類僅僅是曇花一現的存在,時間範圍還沒有超過我們熟知的—恐龍。
  • 皺鰓鯊:深海幽靈神秘的清道夫
    鯊魚無疑是海洋中最成功的獵手之一,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三億年頭,如果按年頭論英雄我們連給鯊魚提鞋都不如,在歷史的長河中鯊魚出現過許多讓人聞風喪膽的品種,其中著名的巨齒鯊可謂是海洋中的超級怪獸它體長最長可達20米,體重更是可以超過50噸。
  • 超級掠食者一口吃掉3公尺大白鯊的深海秘密,至今仍無法正確推論
    Alpha體長3公尺。而一般成年雌鯊可以長到四到五公尺,所以他仍然處於青春期,還有成長的空間,但這不妨礙他是海洋頂級掠食者的事實。到底是什麼生物可以去攻擊一條三公裡長的大白鯊,並且把它吃下肚了,Dave在後來的研究紀錄片中稱,這個兇手為超級掠食者。這個超級掠食者真面目是什麼呢?
  • 深海幽靈鯊魚長什麼樣呢?蝰魚用牙齒當籠子捕食
    幽靈鯊是一種被遺忘的鯊魚,生活的地點是在深海難以被發現,外觀根本一點都不像鯊魚。我們通常在電視中看到大白鯊比較多,還有一個鯊魚的近親蝠鱝,也是見的比較多的,會經常在一些紀錄片出現。幽靈鯊在全世界分布的範圍非常廣,大多數生活在2600米左右的溫帶海底,但也有一少部分生活在低於200米的海域。
  • 深海中 大白鯊被一口吃掉:至今不知何物
    裡格斯發現阿爾法的「黑匣子」有些不對勁。阿爾法是一條大白鯊,黑匣子是戴在它身上的追蹤器。四個月前,裡格斯和他的團隊在澳大利亞西南部的布雷默灣抓到了一條雌性大白鯊,因為它年輕健壯,故而起名阿爾法。裡格斯團隊給阿爾法戴上了追蹤器。追蹤器就像個黑匣子一樣,記錄阿爾法身處的方位、水深、水溫。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大白鯊洄遊的特性,也是保育計劃的一部分。
  • 深海,9900米海中探測器離奇爆炸,3米長的大白鯊被一口吞食
    導讀:大海神秘又遼闊,那些不為人知的黑暗深海中,是否隱藏著人類不曾發現的史前巨獸?、深度以及大白鯊洄遊情況的數據,但這不起眼的實驗卻在4個月以後變得詭異起來。不久以後,科學家在幾十公裡以外的海灘上找到了傳感裝置,而當初的大白鯊早已不知所蹤了。
  • 《深海狂鯊3》:大白鯊被牛鯊虐殺,又來一部值得一看的鯊魚電影
    這是一部低成本但是頗有誠意的鯊魚電影,陳舊卻不乏亮點,至少比第二部要有趣一些,雖然演員演技依舊差、反派智商依舊弱,故事走向依舊簡單粗暴,鯊魚出場依舊不多,但是——這部低成本鯊魚電影的導演和攝影都有一定的水準,使得這個幾百萬投資的電影,在質感上有了幾千萬的感覺。
  • 神秘丨海洋中十大最可怕的生物
    大洋孕育著地球上最神奇的動物,科學家預測,大約有2/3的海洋生物仍不為人所知。海洋生物種類繁多,這些生物可能自古就有,而有些最古老的生物目前仍舊生活在海洋之中。海洋是地球上某些體型上最為巨大,力量上最為強大的動物們的棲息地。。。
  • 地球上最大的十種鯊魚,大白鯊僅排名第三!
    4.45米,最重的達至800公斤,世界上遊的最快的鯊魚是尖吻鯖鯊,它的速度紀錄為每小時50公裡。灰六鰓鯊   灰六鰓鯊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一種鯊魚。
  • 古今大型鯊魚大集合,總有幾個你不認識
    在我們的地球上,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叫做鯊魚,它們大約在5億年前就出現了,比恐龍的誕生還早3億年左右,可謂是生物中的「骨灰級大佬」。我們對「鯊魚」這個名字十分熟悉,然而又是十分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生物,說陌生是因為對它們的了解又是十分有限。
  • 提起鯊魚不要只認識大白鯊,奇特的它們也是鯊魚家族的一員
    鯊魚一定是不少潛水愛好者在每次行程上最希望看到的生物之一但鯊魚也有分很多種類
  • 我國的近海有鯊魚嗎?有哪些?
    實際上,鯊魚每年約殺死6人,而人每年要殺死7500萬-1億條鯊魚。從數字上看,人遠比鯊魚要兇殘的多。鯊魚的分布鯊魚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它們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比恐龍都要早幾億年。從分布上看,鯊魚幾乎遍布全球各大海洋中,而且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鯊魚在海中的分布也很廣,從淺海到千米的深海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在海洋深度的分類中,0-500米屬於淺海(近海),500米以上屬於深海。
  • 為什麼大多數鯊魚不吃海豚,海豚還有吃大白鯊的時候?
    大多數鯊魚都不考慮把海豚作為它的食物,因為打不過!世界上最大的鯊魚種類大白鯊也會成為他們狩獵的對象。大白鯊體長4~5米,體重大約一噸,比虎鯨小得多,智商差的就更多了。而且,虎鯨喜歡集體行動圍攻大白鯊。在捕食大白鯊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虎鯨會把大白鯊圍在中間,然後由其中一頭虎鯨使身體撞擊大白鯊讓他失去平衡,然後另一頭虎鯨用巨大的尾鰭把鯊魚翻轉過來讓他沒辦法移動,接著,剩下的虎鯨一擁而上把大白鯊殺死。
  • 澳海域發現一條罕見的鯊魚,短毛貓鯊體長50釐米,對其種群了解不多
    在海洋生物中,鯊魚並不單單是指大白鯊,大白鯊是鯊魚中一種,鯊魚的種類非常繁多,已知的鯊魚大約有300多種,有很多鯊魚品種比大白鯊更為罕見。近日在澳洲的大堡礁海域中,一艘「Falkor」號科考船的船員們發現了一條罕見的鯊魚——短毛貓鯊,短毛貓鯊種群的發現次數非常有限,人們對其短毛貓鯊種群了解不多,所以這種鯊魚品種非常罕見。
  • 兩隻超級大白鯊先後現身,夏威夷海域頻頻上演美女與鯊共舞
    深藍,是一隻大個體雌性大白鯊,出沒於墨西哥的瓜達盧佩島,瓜達盧佩島是大白鯊每年秋冬兩季的聚集地,在此地的眾多大白鯊中,深藍可能是最大同時也是最神秘的。深藍最早被鯊魚專家拍攝到,是在1999年,當時也只是驚鴻一瞥,雖然只留下一張照片,但足以顯示這是一隻巨大並且粗壯的雌性大白鯊。
  • 科學家首次繪製大白鯊基因組
    科學家首次繪製大白鯊基因組  黃琨 • 2019-02-20 08:25:25 來源:前瞻網 E1402G0
  • 奇怪的墨西哥灣小型深海鯊魚被證明是一種新物種 體長僅144毫米
    據外媒報導,近日科學家確定了一種新的深海鯊魚物種。這種美國口袋鯊體長只有5.5英寸(約144毫米)。早在1979年,科學家就在東太平洋捕捉到了一條口袋鯊。直到2010年2月,才有另一條被捕,這次是在墨西哥灣。
  • 極其稀有鯊魚新品種,體長只有14釐米,僅被捕捉到兩條!
    一說到鯊魚,很多人立即想到大白鯊,這種噬人鯊,滿嘴尖牙利齒,時刻準備著攻擊人,但在大自然中,大白鯊是鯊魚中一種,而現在暫時已發現鯊魚種類約300多種,並不是所有鯊魚都有大白鯊那樣攻擊能力。就例如最近幾年才命名的鯊魚新品種——口袋鯊魚,學名是Mollisquama mississippiensis!之所以叫它為口袋鯊魚,一是這種鯊魚的體型太小了,體長只有14釐米左右,一個巴掌大小,一個口袋就可以裝下。但實際上,是因為這種鯊魚在胸鰭處有一個口袋狀的孔,孔口的直徑約4毫米,因此得名口袋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