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在 2021 年開始在 iPad Pro 和 MacBook 採用 Mini LED。比起現有傳統 LED、Micro LED 和 OLED,Mini LED 有什麼獨特優勢,以吸引蘋果全面轉向 Mini LED?有什麼差異呢?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它吧。
Mini LED是什麼?
Mini LED 是「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指晶片尺寸介於 50~200μm 之間的 LED。由於 Mini LED 尺寸介於傳統 LED 與 Micro LED 之間,是在傳統 LED 背光基礎上的改良版本,目前也算是 Micro LED 發展過程中的最佳替代品。
Mini LED 比起傳統 LED 來說,顆粒更小、顯示效果更加細膩、亮度更高,同時比 OLED 更省電,而且支持精確調光,不會產生 LED 的背光不勻的問題。目前可將 Mini LED 視為 LED 到 Micro LED 之間的過渡,相比於 Micro LED 的低良率,Mini LED 明顯在量產方面更有優勢,目前也已經有採用 Mini LED 的液晶顯示產品了。
Mini LED 有什麼優勢?
蘋果之所以全面轉向 Mini LED 面板,主要是 Mini LED 有以下優勢:
- 輕薄、省電
- 亮度、對比度均超越 HDR(即蘋果口中的 XDR)
- 色域更廣、顏色更飽和
- 峰值亮度提升 3~5 倍 (>1000nit)
- 顯示壽命比 OLED 延長 3~5 倍
- 可比 OLED 省電多達 80%
- 成本比 OLED 更低
Mini LED、Micro LED、OLED之間有什麼差異?
OLED 指「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 OLED),其主要特點是能不需背光模組和濾色片等就能獨立發光顯色。
與 LCD 相比,OLED 結構更簡單,成本也更高,蘋果在 2017 年的 iPhone X 上首次採用 OLED,直到 2020 年全系 iPhone 12 都採用 OLED 屏幕。OLED 的優點有:
- 可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模組等組件
- 更薄、更省電
- 可彎曲
- 色域更廣、亮度更高、對比度超高、顏色更鮮豔
- 延遲低
OLED 的優勢很強,但缺點也很明顯。影響最大的便是燒屏和色彩偏移問題,這也是所有採用 OLED 屏幕設備的顯示通病。
Micro LED 是指「微發光二極體」,尺寸比 Mini LED 更小,Micro LED 同樣不需背光模組和光學濾色片。其採用無機材料構成發光層,所以不容易出現 OLED 上常見的燒屏問題,同時屏幕通透率優於 LCD 和 OLED,也能做到更加省電。
Micro LED 就是將微發光二極體焊接至 TFT 基板上,每顆 Micro LED 的體積小於 30 納米,相當於在 1080p 屏幕中的像素點數量高達 207 萬,而 4K 屏幕的像素點則高達 829 萬。
不過當前 Micro LED 的主要問題便是良率很低,而且成本過於高昂,外界預測最快在 2027 年才有可能讓 Micro LED 技術普及、提升良率和降低成本。
Micro LED 的優點在於高亮度、高對比度、高清晰度、可靠性強、反應時間快、更加節能等特性,而且功耗也要比 LCD 和 OLED 更低。同樣採用自發光顯示技術,但 Micro LED 的亮度要比 OLED 高出 30%,適合於車用、工業與軍事領域。
蘋果的Mini LED之路
蘋果其實在 2019 年 WWDC 上發布的 32 英寸的 6K 顯示器 Pro Display XDR,主要便採用 Mini LED 式背光架構,由 12 個控制器控制由 576 個藍光 LED 組成的背光陣列,以達到直下式局部調光 (local dimming),實現超高對比度、色彩飽和度和動態範圍。
但 Pro Display XDR 的 LED 晶粒尺寸約 200~300 微米,並非目前主流認定 Mini LED 的 100~200 微米,所以其只能夠稱為類 Mini LED。蘋果目前正準備推出多款 mini LED 產品,包括 iPad Pro 和 MacBook Pro。
LEDinside 預測在 2021 年 Mini LED 將會大規模運用在車載 LCD、筆記本電腦、中大型液晶電視上。到 2023 年,Mini LED 設備將增長到 8070 萬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5.3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