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日前,市區新城的綠洲花園有住戶反映,他們住在該小區10幢2單元,冬春之交蚊子特別多,包括樓梯間、電梯間及房間內都有橫衝直撞的蚊子,上下樓乘坐電梯也要被蚊子咬。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長林獻丹表示,由於這個季節氣溫相對較高,蚊子成活率與活躍度比往年要強,綠洲花園的蚊子特別多,與小區臨近河道有一定關係。
住戶:大冬天也要天天殺蚊子
位於市區匯源路的綠洲花園,不少房子沿河道而建,住戶反映蚊子特別多的10幢2單元房子正好臨近河道。當住戶鄭先生領著記者走進樓梯間與電梯時,他不停地揮著手,趕著蚊子。在樓梯間與走道的天花板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蚊子停歇著;在電梯間內也有不少蚊子貼著不鏽鋼轎廂壁上,部分已被人拍死。
鄭先生說,他住在五樓,但是蚊子也不見少。「大門口的紗門防蚊效果一般,室內仍會發現不少蚊子,冬天都要天天殺。」鄭先生於2012年搬進這個小區,發現每年夏天的蚊子也要比其他小區多。
該幢樓2單元的另一位女住戶稱,天氣晴好時,樓梯間、電梯間及房間內的蚊子更多,小孩上下樓一次,臉上都可能要被咬。另一位居民稱,打開走道的配電箱等地方,會發現有成群的蚊子。
不過,綠洲花園10幢1單元的住戶稱,他們樓梯間、電梯間的蚊子不多。
專家:暖冬使蚊子活躍依舊
實際上,不僅綠洲花園10幢2單元這些住戶,還有一些市民稱家裡收拾得很乾淨,晚上仍能發現蚊子。
對此,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長林獻丹給出肯定答案:因氣候溫暖所致,今年蚊子的確比往年多。該所之前曾監測發現,去年10月份,蚊子密度達到一個小高峰——5.53隻/燈·小時;到了去年11月與12月,隨著氣溫下降,蚊子密度就迅速下降。
林獻丹表示,像綠洲花園10幢2單元的蚊子較多,與小區綠化較好及該幢樓臨近河道有關係,更容易滋生蚊子;同時,因氣候原因,原本於每年4月前後才重新變活躍的蚊子,可能提前到3月份了。據了解,當氣溫高於16℃時,蚊子就會變得活躍。在天氣寒冷的冬天,蚊子為了越冬,會藏於陰暗場所,待氣溫升高再出來繁殖。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鄭俊傑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