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交配、螳螂捕蝶、蜜蜂築巢……
這些昆蟲們的自然活動,有沒有立刻喚醒你童年時期的自由回憶呢?
可是如今城市裡的孩子,再也很難擁有這樣穿梭在大自然裡觀察昆蟲生活的體驗了。
「城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水泥盒子,把孩子們困在鋼鐵森林裡邊,與外邊的大自然相隔絕。」
這是一位日本有名的竹細工手藝人齋藤徳幸(Noriyuki Saitoh)說的,但是人家並不只是隨便發發牢騷而已。
因為他真的就像擁有神奇魔法一般,能徒手「變」出斑斕萬千的昆蟲世界。
這些與真實昆蟲1:1同比例大小的手工作品,都是齋藤用日本當地真正的竹子做出來的!
所謂「竹細工」,既不是常見的編織,也不是傳統的雕刻。是將竹子剖為竹片、竹梗或竹絲,再以各種手法組合成物品。
在所有竹細工之中,齋藤最喜愛也最擅長的就是這種昆蟲竹細工。
無論是蚱蜢的觸鬚——
還是蝴蝶的花紋——
在齋藤德幸的竹藝作品中,每一處細節都無懈可擊。
就連在擺出來時大家並不會輕易注意到的胸膛腹部,齋藤也做的節理分明。
要是直接把這些可愛玩意直接放到草叢裡的話,怕不是連同類見了都要飛上來打個招呼吧~
從2007年開始接觸竹細工這種藝術,齋藤已經有了13年製作竹昆蟲的經驗了。可是誰能想到,在此之前,他說他並不是一個對昆蟲感興趣的男生。
「了解昆蟲只是因為出生在高崎而已」
2007年,齋藤從東京回到老家,長期的高壓工作終於在回到家鄉之後得以釋緩。
在這個被大海和群山環繞的地方,齋藤從小就看著其他男孩子們一到放學後,就跑到田野裡沙灘上去捉各種各樣的蟲子。雖然真的天性不喜歡昆蟲,不過這段自由自在的童年經歷還是讓他自然而然地就熟悉了很多種類的昆蟲。
△ 卡瓦蜻蜓:尾巴很長,在交配時,尾巴會形成心臟
△ 日本棉鈴蟲:身體為綠色或棕色,並且觸感很長
△ 枯葉螳螂;它的顏色和形狀類似於枯葉
△ 號稱中南美最大的蜻蜓
△ 小提琴甲蟲:外觀類似於小提琴,機翼的周邊呈半透明的窗簾形狀
枕著如此溫馨柔軟的記憶,齋藤的竹昆蟲自然也會充滿著靈動的氣息,而不只是毫無血氣的竹雕標本而已。
齋藤自己曾表示,「我用竹子為素材製作成昆蟲,從來不是為了製作一個仿製標本或是復刻品。而是把自己第一眼看到的昆蟲的印象、感受放在第一位。」
而第一眼就能給人栩栩如生之感的,一定是眼睛。
只要眼睛做的傳神了,那便看蜻蜓是蜻蜓,看蝴蝶是蝴蝶。
還有一處讓藝君高呼瑞思拜的,是它們的翅膀!
都知道「薄如蟬翼」本來就是個挺牛掰的詞,沒想到齋藤真的從竹子裡面抽出了那層薄皮,然後給粘到竹絲繞成的翅膀上去了!
因為實在過於逼真,齋藤徳幸的竹昆蟲還漸漸被一些博物館「請」去用作標本。
特別對於一些瀕臨絕種,十分珍貴的昆蟲物種,齋藤的作品可以給博物館觀眾提供比圖片和視頻更加直觀的觀感與科普。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曾在博物館被齋藤的這些手作昆蟲表標本「迷惑」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