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製造,首先我們會想到什麼?是航空母艦?是殲擊機?是「天眼」?還是佔據海外市場多年的各類生活用品?
令人驚訝的是,一件最普通,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打火機,竟然需要依賴日本。
打火機為了保持火苗的穩定,讓火苗保持在一定的橫度上面,需要一個墊片,這個墊片直至今日還需要向日本進口 ,我們國家還是生產不出來。
相信大家不會忘記原子筆引發的熱議,誰又能想到,一支小小的原子筆,其筆尖上的鋼珠球需要靠進口?看似簡單的事物,其背後卻有著核心技術和材料的限制,我國年產原子筆大概400多億支,原子筆產生的利潤是多麼巨大。
原子筆的鋼珠球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也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充斥著我們中國製造之中個各種「瓶頸」,而這些所謂的「瓶頸」,又有多少敗倒在利益之下?多少大廠商與其苦心研發,不如花錢進口,賺取利潤,埋頭苦幹不如悶聲發財來的實在,這些大廠商即使進口,利潤依舊頗豐,即使有人研究,也是利益至上,劣質假冒產品泛濫其中。
我們近年來對一直中國製造保持著自豪感,某些無良廠家正是利用百姓愛國熱情和對民族產業的認同,打著支持國產,支持中國製造的口號來營銷自己的產品,叫著「中國名」,卻不一定是有著「中國心」。支持國產,到頭來卻變成了支持了廠家的發展。
中國製造任重道遠,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
本文由原創小排骨原創,點擊關注作者,帶你一起長知識,深度剖析社會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