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一年的時光倏然而過,而大連工業大學所獲得的榮譽與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歷歷在目,那些記憶深深烙印在每一個學校師生們的心中,也必將載入大連工業大學的榮耀史冊。今天,就讓我們翻開這本承載喜悅與驕傲的史冊,重溫這一年大連工業大學那些高光時刻!
獲批新設輕工技術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9年9月27日,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下發的《關於批准新設湖南大學哲學等3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105號)中,大連工業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一級學科成功獲批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這是學校繼獲批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後在學科建設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成果。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博士後人才隊伍,加快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平臺。輕工技術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設立,將進一步優化學校學科布局,為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培養高層次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擴大學術交流等構建更為廣闊的平臺,對促進學校實現"一抓四上"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獲24項"紡織之光"201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2019年10月10日,關於授予"紡織之光"201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的決定》(中紡聯[2019]58號),大連工業大學喜獲24項"紡織之光"教育教學成果獎。本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經過初評、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產生一等獎26名,二等獎72名,三等獎239名。大連工業大學共24個項目獲獎,獲獎項目總數比上屆高出140%,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6項。
"紡織之光"教學成果獎主要面向紡織行業院校,針對本科院校和職業教育院校每隔兩年評審一次,意在為相關高校的交流提供平臺,更好地為紡織院校的教育教學研究服務,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共同促進紡織行業教育的發展。
榮獲2019年遼寧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10月18日,遼寧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2019年年會在瀋陽化工大學隆重召開。大連工業大學獲批"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2個,同時被評為"2019年遼寧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研究生學院丁琳、王璐被評為"2019年遼寧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管理學院通過BGA認證申請並獲批為BGA會員
大連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於2019年10月提出BGA會員認證申請並獲得批准,成為首批會員單位,也是東北唯一入選協會的院校。
商學院畢業生協會(The Business Graduates Association,BGA)源自AMBA於1967年最初成立時的名稱,其宗旨是"倡導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專注於促進責任管理和在線學習的使命。BGA認證系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在AMBA 認證基礎上,於2019年推出了一個姊妹品牌,旨在打造商業教育領域的"引領全球運動",致力於責任管理實踐和終身學習,並希望為學生、經濟乃至社會帶來積極影響。其持續影響力模型(CIM)是整個 BGA 認證的基礎,包括願景戰略、畢業生成就、價值創造、社會貢獻、生態系統、學術成效等六大要素。
獲批22項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在2019年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中,大連工業大學共獲批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中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9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1項,項目直接經費1220萬元。獲批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項目總經費18萬元。
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教育部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公示名單
2019年12月27日,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發布的《關於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關培育建設項目結果的公示》名單中。大連工業大學《打造五位一體學工隊伍構建可視化學生多維成長體系》成功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成為全國三所入選管理育人類項目的高校之一。此次入選是學校繼去年獲批網絡育人項目後,再度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打造五位一體學工隊伍構建可視化學生多維成長體系》項目運用"網際網路+思政"教育模式,以學校構建的五位一體(專職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兼職班導師、心理教師、機關學工部門)學工隊伍為依託,以"大學印象"App為載體,構建可視化學生成長體系。成長體系圍繞素質教育和學生個性化、多樣性發展,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點記載學生學業水平、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個性特長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形成學生獨有的成長維度積分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明晰方向、合理規劃,充分發掘學生內在潛力、創造鍛鍊機會、實施分類引導,達到全過程育人的總目標。
大連工業大學13個專業入選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2019年12月31日,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6號),大連工業大學通信工程、輕化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7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紡織工程、包裝工程、工商管理6個本科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上專業順序按照專業代碼排序)。大連工業大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位居遼寧省理工類院校第二位。
"雙萬計劃"是為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新時代高教40條"有關要求,2019年4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啟動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三年共計建設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各10000個。
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
根據2020年5月14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顯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中國內地一共有296所高校有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大連工業大學農業科學新晉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農業科學入選ESI全球前1%學科,標誌著相關領域的學科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在快速提升,學科整體水平顯著提高,"雙一流"建設取得標誌性成果。同時,也表明大連工業大學在高水平學術團隊和科學研究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是學校建設特色突出、優勢學科國內知名、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大連工業大學經過不斷發展與歷史積澱,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等方面為國家和省市做出了積極貢獻。全面推進內涵建設,始終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遼寧區域經濟發展。凝心聚力,改革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特色突出,優勢學科國內知名、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研究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來自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