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對《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中看到的工程師飛船印象深刻,其實他們飛船的構造相當令人困惑,這種不連續的圓環形飛船其實是非常糟糕的設計,大氣層中的飛行不利於降低風阻,在太空中的飛行不利於對關鍵位置的保護,那麼科技水平如此之高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飛船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呢?
我們從全息粒子影像中可以看到,工程師啟動飛船的導航系統使用的是一種長笛吹奏的音樂(其後大衛也用同樣的手法啟動了飛船),那麼工程師為什麼要選擇如此複雜的啟動方式呢?聲音傳播是需要空氣的,如果處在真空狀態,或者缺乏吹奏的條件是不是就不能啟動了呢?
另外在《異形:契約》中,大衛利用「甜甜圈」釋放黑水殺死了天堂星上的生物,但是其後為什麼「甜甜圈」和飛船的停靠裝置「大甜甜圈」都墜毀了呢?
針對這些疑問,我感覺如果「甜甜圈」是「活」著的話就容易解釋了。當然我這裡所謂的「活」著,是指其構成可能有一部分為有機體或者融合了某種生物技術,並不是說它和我們一樣是具有獨立意識的生物。我知道這聽上去很扯,不過這的確可以解釋許多事情。
首先「甜甜圈」只是本人戲虐的叫法,飛船在《普羅米修斯》的官方稱呼是「Juggernaut」,意為「不可阻擋,碾壓一切之物」。漫威的X戰警中也有一個叫做Juggernaut的角色,中文譯名「紅坦克」,確實是人如其名吧!
話說回來,Juggernaut其實是個外來詞彙,來源於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溼奴」的化身「Jagannath」,又被稱為世界之主,傳說中祂的戰車能夠碾壓一切敵人,古時候許多印度教徒會在祭祀毗溼奴的時候讓車輪碾過自己的身體,以此體現其無邊的力量。電影的編導用神靈的名字為「甜甜圈」命名是不是蘊含著什麼呢?
飛船的這種圓環形設計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讓人想到一種遠古的圖騰銜尾蛇(Ouroboros),這種頭尾相接的巨蛇在古代象徵著「無限大」、「循環」等意涵,但重要的是它還象徵著「不死」和「自我修復」,而工程師的科技方向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銜尾蛇
我們在電影中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工程師穿著太空服的狀態(或許是一種艙內服),我們可以與地球上沒穿太空服的工程師比較一下。其脖頸處的太空服與皮膚似乎融合在了一起,或者說他們的太空服根本就是皮膚的一部分,這說明工程師的科技似乎是一種生物技術,且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工程師們有能力製造出黑水。那麼如果他們將這種先進的生物技術運用到飛船上呢?
一個文明的科技走向通常可以從他們製造的產品中體現出來,看一看選擇了原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人類就清楚了。而選擇了生物科技的工程師們,將自己的生物技術或多或少地運用到星際旅行的飛船上是不是也有可能呢?這也是為什麼工程師需要吹奏長笛來啟動導航系統,或許他們需要一種特殊的音頻震動來與飛船上的生物部分進行溝通。
影片向我們展示飛船內部構造的時候,總給人一種說不上來的詭異感,它的艙壁看著更像骨骼而非金屬,並且在《異形1》中,達拉斯帶領他的隊員在LV426登上那艘廢棄的「甜甜圈」時,他說飛船的內部都已經「化石化」了(fossilized)。當然這可以解釋為導演想要為大家展示一種類似生物巢穴般的詭異氣氛,但如果它真的「活」著的話,是不是更容易解釋一點呢?
《普羅米修斯》中,先遣隊來到飛船內部時發現艙壁上的壁畫發生了改變,也是一個很難解釋的現象。先遣隊員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打開了密封艙室,改變了那裡的空氣環境,導致了壁畫的改變。我們暫且不論空氣構成的改變是否能造成艙室內壁的變化,僅就這種能自己改變形態的艙壁而言,本身是否就需要一個解釋呢?所以我覺得更合理的解釋是飛船的生物技術感知到了有其他生物進入,才導致壁畫起了變化。甚至可能整個飛船內部的空氣也是被這艘「活」著的飛船淨化處理過的,以適應進入其內部生物的生存需要。
當然這些都可以用「人工智慧」來解釋,但工程師的科技方向與人工智慧完全是兩條路徑,並且很有可能極其厭惡這種技術(或許是對大衛痛下殺手的真正原因)。
最後關於《異形:契約》中的開場,大衛釋放黑水殺死那裡的生物後,並沒有交待他和「甜甜圈」的狀態。但是等到契約號降落在天堂星的時候隊員們發現「甜甜圈」墜毀了,至於那個比飛船大得多的停靠裝置我們可以從一個短促的鏡頭中看到,它也同樣墜毀在離城市不遠的山坳上。難道「大甜甜圈」是一種一次性的裝置,隨用隨拋?難道「甜甜圈」剛好飛到天堂星就沒油了?
或許它們在大衛釋放黑水後,受到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孢子」的影響,內部生物技術的部分遭到破壞,進而導致墜毀?
當然,跟往常一樣,這些都只是我個人不負責任的推測,或許事實根本不是這樣,誰知道呢?但這的確能給許多疑問賦予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不是嗎?
不知道您怎麼看,歡迎給我留言,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