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雪花銀大家最早聽到的應該是「電視劇」吧,那一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是我們對古代官員有一定的了解。
而現實中我們去旅遊或者在市場會有人在售賣雪花銀,並聲稱雪花銀相對其它銀飾純度高、硬度低、亮度高,造型豐富而獨特收到很多遊客的鐘愛。
關於雪花銀那是雲南麗江最出名,更是納西族文化傳承,最早也只有麗江這塊這麼叫,後來很多旅遊勝地也開始規模售賣。今天我就簡單給大家講一講雪花銀與其它銀飾的區別……
首先「雪花銀」這個名詞在國標之中根本不存在,那些鼓吹雪花銀通過特殊而傳統工藝加工,對身體有多麼好的話都是為了賣高價,它只是一種飾品就是一種美的裝飾,喜歡可以入手但是太貴或者聽信一些功能就要收手啦。
這些所謂的雪花銀應該算是一種商業名詞,基本所有他們說出的歷史根源於傳承藝術都是編造,古時候因為冶煉技術比較差很難有純度極高的白銀。
古人把一些純度較高的叫做雪花銀,主要是因為其顏色原因就有了「白花花的銀子」和我開頭的「十萬雪花銀」等句子。那現在市場上賣的雪花銀到是是啥呢?
① 經過檢測市面賣的雪花銀基本都是s990和s925兩種,也就是足銀與925銀,連s999都達不到,因為並沒有明確規定什麼雪花銀,所以一些正規市場、店面可以把任何亞光偏白的銀飾都叫「雪花銀」。
說白了就是雪花銀與其它銀飾並沒有實質的區別,更沒有那些附加的眾多功能,如果價格與其它銀飾一樣您可以入手,如果高了那就直接走開啦。
還有一種「雪花銀」就是一些菜市場、早市、集市等等一堆堆的售賣「銀飾」,他們打著非常醒目的標題拿著大喇叭吆喝各種「廠家倒閉」之話。通常這樣的攤位會圍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一般賣30一件50兩件的,一天下來他們都會收入好幾千元。
有時候也會有各種「銀元」來售賣,其實這些都是極其普通的金屬製品(大多白銅),一般進貨價都在倆三塊錢一件。像金銀類貴金屬本身是可以回收的,國家也有明顯的回收價格,不會像其它商品一樣賣不出去就要處理。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理智,守好自己的錢包,控制住衝動的情緒,只要不貪圖便宜或者有那種佔小便宜那種心思就不會上當。在珠寶文玩界不要相信任何與珠寶無關的一些話語,任何新的礦石出來先讓它晾一晾不要一股腦買一堆放著等升值。學會淡定後你會發現任何事情都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