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撿到一米長大蜥蜴 民警將其送到動物園

2021-01-09 騰訊網

一隻形似蜥蜴窩在紅色桶中,趴著一動不動。

海峽網2月10日訊(記者 賴志昌 文圖)面對一隻身長一米,渾身綠色的大蜥蜴,這位網友有些犯難了。昨日,網友「獨吖犢」發微博求助,「今天突然冒出的客人,請問這是啥?它吃啥?該咋處理嘞?」

網友發的微博圖片中,一隻渾體翠綠、尾尖帶黑形似蜥蜴窩在紅色桶中,它的尾部長長的,四肢帶有鋒利的爪子,趴著一動不動。

記者聯繫上該網友。網友告訴記者,這隻蜥蜴,是昨天下午3點多,她和同事在福州臺江萬達附近的一樹叢中發現的,膽大的同事將其帶回,並暫時飼養在籠子裡。

「可能是人工飼養跑出來的。」該網友稱,自己也清楚這隻蜥蜴的品種,隨即發微博求助網友。不過,為了更好地保護這隻蜥蜴,昨日下午她撥打了福州市森林公安民警電話,民警已將其帶回。

「它頭尾約有一米長,性格溫順並不怎麼兇,也不清楚具體是什麼品種的蜥蜴。」福州市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昨日接到市民反映,他們前往將其帶回飼養。民警猜測,這隻蜥蜴很有可能他人飼養的寵物,不小心逃出來的。今日下午,民警已將這隻蜥蜴送往至福州市動物園。

網友「獨吖犢」發的求助信息,立即吸引眾多網友圍觀。眼尖的網友認出了這隻外形奇怪的傢伙。網友「shiloh_7years」稱,這是只雌性綠鬣蜥,肚子很大可能是肚子裡有卵,也可能是天氣太冷沒法消化。並提醒,讓它泡在溫水裡,水溫可以熱一點,四十多度都可以。如果害怕的話可以帶厚的手套,因綠鬣蜥牙齒很短,只有一兩毫米,一般不會咬人。網友叮囑,冬天不要輕易丟棄或放生,「福州冬天,它在野外活不了」。

記者查詢了解到,綠鬣蜥是美國比較受歡迎的爬蟲寵物之一,近年來,國內也有不少人通過各種渠道購買飼養。然而,綠鬣蜥飼養成本較大,生長迅速,長成後體形較大,對飼養空間和溫度都有極高的要求。

民警提醒,綠鬣蜥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物種,相當於我國的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隨意買賣屬違法行為。此外,綠鬣蜥是外來物種,隨意放生野外,可能對當地的生態安全構成威脅。

(海峽網)

>

相關焦點

  • 市民撿到7隻夜鷺幼鳥送動物園 結果好心辦壞事
    揚子晚報網5月11日訊(通訊員 賀麗華 記者 萬凌雲)「不建議市民去捕捉,或者是善意的撿來救助。因為,這麼小的幼鳥需要母親的餵養,人工餵的飼料,無法替代『母鳥』的胃液,不能滿足幼鳥的生長需求」,11日,鎮江世業洲開心動物園負責人王金龍告訴記者,面對丹陽好心市民送至動物園的7隻夜鷺幼鳥,動物園方也有點束手無策,「其中有一隻幼鳥,已經快不行了」。
  • 市民在家養黃金蟒 不堪重負將其捐予動物園
    3年後,當初比筷子長不了多少的黃金蟒長到了四五米,趙先生心裡有點發怵,不想養了,可這黃金蟒究竟該如何處理呢?24日,趙先生將自己親手養大的黃金蟒送到了重慶市動物園。整條蛇通體金燦燦的,目測有四五米長。原本天冷,黃金蟒應該比較懶,它卻在籠舍中十分精神,四處遊走,龐大的身軀很靈活,引來不少市民圍觀。    「這是我們動物園第一次收到市民捐贈的黃金蟒。」 兩棲爬蟲館主管歐女士透露,捐贈人是位男士,前天和動物園聯繫的,說因為工作沒有精力繼續飼養,想送到動物園。    歐女士介紹,黃金蟒是緬甸蟒蛇的白化突變種,是一種十分稀少的變異品種。
  • 市民抓到的"綠蜥蜴"是保護動物嗎?網友稱是綠鬣蜥
    市民在家抓到的綠鬣蜥。童建華 攝  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黃鸝新村的一王姓居民在家中發現一條『小可愛』,他認為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我們真的不懂,只能求助萬能微博,該如何辦?10月14日,江東白鶴社區民警童建華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條信息,立即引來不少網友包括野生動物專家的圍觀。  市民在家抓到「綠蜥蜴」  昨天,記者聯繫上了童警官。他告訴記者,這條奇特的「綠蜥蜴」,是黃鸝新村一位王姓老年居民在家中發現後抓到的,他認為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便送到派出所來,讓我們轉交動物保護機構。
  • 撿到一隻飛不動的長嘴大鳥,市民帶其到派出所「求助」,原來這鳥竟...
    9月20日晚,成都青羊公安分局府南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名熱心市民報警求助,在清江中路168號,將其撿到的一隻飛不動的「大鳥」帶回派出所。撿到大鳥的熱心市民在派出所裡,民警觀察到,有著長長尖嘴的大鳥沒有明顯外傷,膽子很小也很警覺,人一靠近就不停地撲騰,面對人遞放的食物也不吃不喝。
  • 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鳳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同志,我撿了一隻受傷的鳥,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12月16日上午,沙坪垻區大學城轄區一市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民警查詢,是一隻受傷的鳳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最終將其移交給重慶市動物園救治。
  • 宿城一市民撿到一隻受傷隼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0月7日,宿城區陳集鎮的蘇先生無意間撿到一隻受傷的隼,並將其交於警察。目前,這隻隼已被安全送至宿豫運河灣森林動物園進行療傷飼養。蘇先生見狀將它帶回了門市,不知道如何處理的他撥打了宿城區陳集派出所的電話。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這不是常見的鳥,可能是隼。」在場民警經過仔細觀察後說。他們為受傷的「大鳥」進行了檢查和簡單地包紮,並將它放在了紙箱中。8日,陳集派出所的民警驅車將這隻「大鳥」送到了宿豫運河灣森林動物園,交給了工作人員。
  • 熱心市民撿到貓頭鷹 叮囑民警:千萬不要摸它喲
    熱心市民撿到貓頭鷹 叮囑民警:千萬不要摸它喲 2020-10-29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蚌埠一市民把大鱷龜送到張公山動物園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蚌埠日報全媒體微信消息,8月2日,家住勝利西路的王先生向蚌埠日報求助,他們家中養了一隻很大的鱷龜,如今要搬家,住樓上養起來不方便,外來物種不能放生,思來想去希望送到動物園,這樣以後還能去看看。
  • 女子家中驚現1米長蜥蜴,長相怪異!竟是外來物種
    日前,廣東佛山南海官窯派出所治安中隊民警辛烈坤提著一個鐵籠,裡面裝著一隻美洲綠鬣蜥。原來,這隻綠鬣蜥誤闖村民家中,被及時到場的民警捕獲,並在農林部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送到野生動物救助站。接報後,官窯派出所治安中隊民警辛烈坤立即提起鐵籠趕到現場。  民警到場後,在嚴女士的指引下找到了這隻蜥蜴,只見它趴在村民家的樓頂,長約1米,背部有刺狀物,喉部像扇子一樣,外形十分怪異,與平時常見的蜥蜴非常不同。嚴女士說,早上聽到家房頂有異響,前去察看發現這隻大蜥蜴。由於這隻蜥蜴長相怪異,村民們都不敢接近,於是報警求助。
  • 市民街上撿到一隻白鷺 沒過夜就死了
    前日下午,在泉州市區東海大街,曾女士的女兒撿到這隻白鷺,並將它帶回租房,白鷺雖然飛不了,但偶爾還能跳幾下。可是,它一直不吃不喝,昨日凌晨2時許就死了。  曾女士一家來自四川。她的女兒楊女士介紹,前日下午,一位老鄉開小車載她路過東海大街時,他們在路中央發現了一隻白鳥,「它好像被小灌木絆住了腳」。他們就將白鷺放到小車後座上,帶了回去。
  • 視頻|市民凌晨把一隻貓頭鷹寶寶送到米易民警手裡,然後……
    黃勤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我是在路邊見到這隻貓頭鷹的,當時看見它受了傷,我趕緊就把它送到了你們這裡……」近日,一位熱心群眾凌晨在攀枝花市米易縣順牆南街的路邊發現一隻受傷的貓頭鷹,擔心是國家保護動物,不敢隨意處理,將其送到了正在巡邏的民警手中。
  • 市民撿到受傷「尖嘴鳥」 淹城動物園救助
    市民撿到受傷「尖嘴鳥」 淹城動物園救助今天上午,住在湖塘的朱金平一個電話打給波波,說叫自己昨天晚上撿到一隻嘴尖的不得了的鳥,他啊稀奇撒個咧,要緊喊著波波去望望看咧。隨後,幫幫團的小馬把這隻鳥帶到了淹城野生動物園,人家獸醫一看,就曉澤這個是夜鷺,夜鷺平時一般生活在池塘邊還有灌木叢裡面,吃的呢主要魚和蝦,經過簡單的檢查之後,獸醫說咧,這隻夜鷺還比較瘦,不僅嗉囊沒有食物的,胸口個佬也全是骨頭。
  • 市民撿到傷鳥可與野生動物保護站聯繫
    隨著萊西市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各種鳥類的數量不斷增多,不少市民有在野外撿到受傷的野生鳥類的經歷,而絕大多數人對這些野鳥如何辨別其種類、名稱以及撿到後如何進行處理,向哪個部門尋求幫助並不清楚。8月8日,市民姜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遛狗的時候撿到一隻受傷嚴重的野鳥,不知如何處理。
  • 好心市民收留珍貴鷹轉交動物園後將其放生(組圖)
    好心市民收留珍貴鷹轉交動物園後將其放生(組圖) 點擊進入>>> 受傷鷹鴞蒙市民相救  人民網深圳10月9日電近日,深圳市民黃先生收留了一隻受傷的「貓頭鷹」,並將其送到深圳野生動物園進行了鑑別和護理。經鑑別後被確認為一隻珍貴的褐鷹鴞,動物園的負責人和黃先生商議後已將該鷹鴞放生。
  • 市民撿到受傷山斑鳩,民警仔細檢查後放飛藍天
    揚子晚報網7月17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江景軒)昨天上午,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公安分局特巡警支隊研創園警務站接到報警,一位市民稱在自己所在的小區內撿到一隻鳥,需要民警到現場處理。圖為民警放生小斑鳩。
  • 重慶倆小男孩撿到鱷魚 抬進派出所嚇壞民警
    鱷魚屬於生性兇猛的冷血動物,存在安全隱患,市民不得非法飼養,遇到了也要趕緊報警求助。而在重慶,兩位小男孩居然抬著一條鱷魚就進了派出所,稱撿到了一條鱷魚,民警大為震驚。據上遊新聞報導,3月8日,在重慶萬盛區萬盛派出所,一位小男孩急匆匆前來報案:「叔叔,我們對面的小區有條鱷魚。」
  • 屬於保護動物,已被送到南京紅山動物園
    昨天,因他飼養的蟒蛇屬保護動物,所以被南京警方沒收並送往紅山動物園,而他也將受到相關處罰。通訊員 鼓公 朱思遠  現代快報記者 李紹富  發現 他家像動物樂園,還藏著15條蟒蛇  7月1日晚上,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江東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內走訪時,發現江東北路某小區有居民家可能飼養了蟒蛇等動物。
  • 小學生撿到貓頭鷹送到派出所 還寫了封介紹信(圖)
    儘管信中沒有留下人名和身份等相關信息,但派出所民警通過筆跡和描述,初步判定是學生在上學途中撿到貓頭鷹,害怕其受到傷害,寫下字條,希望派出所民警好好保護它。  「貓頭鷹介紹信」經多個微博大V轉發後,走紅網絡。網友紛紛為學生們的行為點讚,稱他們為現實生活中的人上了一課。目前,貓頭鷹已被送往巴中市重點珍禽保護園。保護園的負責人表示,一個月之後將會試著將其放飛。
  • 平潭一保安在西航海壇名街撿到貓頭鷹 上交森林公安
    等待放生的貓頭鷹­  昨日上午,西航海壇名街美食新天地的保安彭禮民,在巡邏時撿到了一隻貓頭鷹。在意識到貓頭鷹是國家保護動物之後,彭禮民迅速報了警,並將貓頭鷹交於區森林公安局民警手中。­  記者了解到,彭禮民在西航山葉集團任保安隊隊長,上午8時許,他照常在海壇名街進行巡邏。這隻「迷路」的貓頭鷹恰巧出現在了路中間,引來許多市民圍觀拍照,大家齊呼:「太可愛,要被萌化了!」­  「我追到了這隻貓頭鷹,結果很多人要掏錢向我買,還有孩子哭喊著要買。」
  • 市民撿到受傷小鳥 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鴉鵑
    賀州新聞網訊 6月4日中午,賀州一市民雙手捧著一隻小鳥,急匆匆的跑到賀州市公安局城區警務警察支隊二大隊靈峰警務站,稱其在路邊發現一隻受傷的小鳥,望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這隻小鳥幫助。市民把小鳥送到警務站。民警對市民的行為進行了讚揚,並立即通知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處理,在等待過程中民警為它準備了食物和水,對該鳥進行仔細檢查,發現該鳥翅膀已受傷,難以飛行。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到來後,稱需要把小鳥帶回認證,才能確認鳥的種類及等級。下午,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將該小鳥移交市林業局處理。市林業局工作人員檢查小鳥是否能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