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北京國資公司所屬國家遊泳中心冬奧會冰壺場館「冰立方」順利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啟動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
據悉,國家遊泳中心於2019年底首次完成泳池到冰場的轉換,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並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上項目場館中首個完成「奧運標準」製冰工作並且迎來高規格正式賽事的場館。今年11月27日,國家遊泳中心冰壺場館改造工程順利通過完工驗收,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實現完工的改造場館。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施工方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項目團隊在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冬奧組委的指導下,科學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於2月14日順利取得復工許可,成為疫情下北京第一個復工的冬奧工程,也是北京市首批覆工的重點工程之一。疫情初期,在京外工人無法及時返京復工的特殊情況下,項目施工管理團隊自行完成化冰、可轉換冰場架體拆除等工作,確保項目如期實現節點目標。「沒有工人,我們管理人員上,冬奧工程一天也誤不起,」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項目經理劉軍說。
根據改造方案,「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裝修、機電設備安裝、防水、膜維修等工程領域。改造中最大的難點在於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的「水冰轉換」。即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這種轉換模式不僅實現了「水立方」與「冰立方」互換,還實現了轉換材料重複利用,大幅降低後期拆除改造成本。
在工程通過完工驗收後,在北京國資公司的指導下,在北京冬奧組委和市重大辦的支持下,國家遊泳中心及時啟動了第二次「水冰轉換」,並有效縮短了轉換工期,僅用20天就完成了結構轉換具備了製冰條件。這一方面得益於已有首次「水冰轉換」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在本次轉換過程中,中建一局施工團隊將原有施工機械進行了智能化改造,還對原有構件進行了編碼排序,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通過運動捕捉技術與施工測量技術相結合,極大提高了安裝精度。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造是在國外技術人員因疫情原因無法來華的情況下,由國家遊泳中心團隊與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施工團隊獨立完成的第一塊冰場,國企攜手為冬奧場館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
在此基礎上,國家遊泳中心的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及時面向廣大市民和遊客開放了試運營。在此次體驗項目中,市民和遊客可以到國家遊泳中心奧林匹克比賽大廳的冰壺冰面學習冰壺項目的技巧,體驗冰壺項目的魅力;同時,國家遊泳中心還安排了專業講解人員,帶大家了解冰壺運動的起源、冰壺運動精神、中國冰壺項目的發展歷史、冰壺比賽規則等。該項目在開放體驗的基礎上,還可以接受公司團建、冰壺賽事、團體研學等活動預約。
此次體驗項目是國家遊泳中心「推廣冰壺運動」「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實踐行動,也是落實蔡奇書記調研水立方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項目力求寓教於樂,讓市民和遊客在親身體驗冰壺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冰壺項目的興趣,接受冰壺知識的科普,激發參與奧林匹克文化活動和冰雪運動的熱忱。(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