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為什麼不給我們做病毒檢測?」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1日早晨,全美累計新冠肺炎確認病例超過1350萬。僅在剛剛過去的11月,美國新增確診病例就超過400萬 ,是10月病例數的兩倍多,再次刷新單月確診病例最高紀錄。

毋庸置疑,要想有效控制疫情,加大病毒檢測力度已刻不容緩。但據美國媒體報導,時至今日,在美國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仍然是件「奢侈的事情」 ,不但各個檢測點人滿為患、檢測者長時間拿不到檢測結果,甚至很多在高危環境中工作的一線護士連檢測機會都沒有……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舊金山的醫護人員為民眾做新冠病毒檢測。

被忽視的一線護士

瑪麗·特納是美國明尼蘇達州護士協會的主席,也是一名夜間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從今年2月起,她就在抗疫一線工作,但自己卻從來沒有接受過病毒檢測。

瑪麗·特納:

我曾握著垂危病人的手,聽他們呼喊自己看不到的家人;我還照顧過那些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同事,他們生病就是因為醫院和政府沒能保護好他們。疫情期間,我們不得不重複使用N95口罩,在這種條件下我們無法保證自身安全。事實上,自今年2月在重症監護室工作以來,我一直沒有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

簡·桑多瓦爾是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醫療中心的護士。她告訴《華盛頓郵報》,在她懷疑自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後,醫院方面卻以資源有限為由拒絕為她檢測。因此,目前她只能自我監測,大量服用維生素C和鋅片,希望能消除喉嚨裡想咳嗽的癢感。如果症狀持續,她打算自行前往檢測點進行檢測,但這意味著要自掏腰包並且停薪待在家裡,直到拿到檢測結果。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近日,美國大批抗疫一線的護士聚集在洛杉磯街頭,抗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拒絕為醫護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抗議者指責說,都是一樣的人,那些職業運動員和體育明星們能夠「隨時隨地」接受病毒檢測,而一線醫護人員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這看著讓人很痛苦,好像他們的生活比我們的更重要」。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的護士手舉「拯救醫護人員/拯救生命」的標語牌,抗議院方拒絕為他們進行病毒檢測。(圖源:《華盛頓郵報》)

這些護士的遭遇絕非個例。《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全國護士聯合會(NNU)對1.5萬名護士的抽樣調查結果指出,全美大約三分之二的護士從未接受過相關病毒檢測。 而NNU在10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時,美國已有1700多名醫護人員因為缺乏足夠的防護裝備和沒有病毒檢測機會而死於新冠肺炎。

對此,NNU會長讓·羅斯感到非常憤怒。

讓·羅斯:

我當然很憤怒,全國的體育明星都能得到病毒檢測,但護士們卻沒有。護士是你們的生命防線,是你們唯一的生命防線!

被忽視的「檢測荒漠」

除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得不到及時檢測之外,美國許多偏遠地區的居民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在美國東南部阿拉巴馬州的薩姆特縣,由於沒有固定的檢測點和檢測設施,當地很多居民不得不開車一個小時去別的地方做檢測。對此,薩姆特縣縣長馬庫斯·坎貝爾也很無奈:「我們是『檢測荒漠』,人們總是會問,為什麼別的地方能夠方便地做病毒檢測,而我們卻不能。」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移動實驗室專為「檢測荒漠」而設。

「檢測荒漠」不只是邊遠地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有色人種社區獲得病毒檢測的機會明顯少於白人社區 。比如在阿拉巴馬州,以非洲裔居民為主的社區比白人社區所能接受的檢測更少;在俄勒岡州、德拉瓦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南達科他州一些以拉美裔和土著居民為主的地區,也存在類似情況。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截圖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珍妮弗·努佐指出,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覆蓋面不夠廣,處於「檢測荒漠」地帶的居民無法獲得及時的檢測和診斷,這十分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珍妮弗·努佐

被忽視的防疫重點

檢測能力不足、檢測資源分配不公、檢測結果等待時間過長、檢測結果不準確甚至被弄錯……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作為最發達的國家,在病毒檢測方面的表現一直飽受詬病。白宮領導人甚至曾建議放慢檢測速度,因為「檢測越多病例越多」。

美國聯邦政府9月底曾向各州發放1億套快速檢測工具,但被專家評價為「太晚也太遲」。問題還不止於此。

據美聯社報導,目前美國大型醫院通常以電子方式將快速檢測結果反饋給各州衛生部門,但其他地方則沒有標準化的上報方法,很多州政府官員常常無法追蹤這些檢測結果的去向,也無法知曉檢測結果是否會被上報。這意味著一些新增確診病例並沒有被納入官方統計之中 。

△美聯社:雖然現在可以多做數百萬次病毒快速檢測,但檢測結果上報了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分析指出,美國政府在疫情前期對病毒傳播的危害性缺乏重視,疫情惡化後投入的醫療資源又嚴重不足,這都是造成目前美國病毒檢測困難重重乃至整體抗疫不力的重要原因。

郭憲綱:

當新冠肺炎疫情剛剛暴發時,美國政府關注的是選情,是經濟指標,所以就淡化疫情。為了打消民眾的擔憂,美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對檢測問題很不上心,導致疫情迅速蔓延。隨著患者越來越多,檢測也就更加滿足不了需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2020-10-04 22:31:16   來源:央視網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失控還要持續多久?美國專家呼籲全美抗疫結束...
    由於擔心感染新冠病毒,該地區約有300名醫護人員辭職。  賓夕法尼亞州護士及相關專業人員協會則透露,目前費城有超過1500名護士正準備罷工。這些護士懷疑自己已感染新冠病毒。  據密西西比州當地媒體報導,該州首府傑克遜市目前已沒有重症監護病床。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氣溫升高 「開倒車」的美國難辭其咎
    德國總理默克爾5月底在闡述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主要政策時直言:「現在與美國合作比我們想像的要困難。從氣候變化到貿易政策,以及當前對於國際組織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性,雙方都有分歧。」 △德國總理默克爾 2017年6月,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 深網觀察 第112期|「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希拉蕊·柯林頓在社交媒體上回擊川普所謂「中國病毒」的言論稱「總統……轉移人們注意力,(掩蓋)他未能及早認真對待新冠病毒、未能廣泛提供檢測、未能為美國應對危機做好充分準備。」;其三,罔顧科學常識和國際共識,基於一己私利,對中國與其他國家施行雙重標準的「政治病毒」,在美國政界流毒已久。「中國病毒」的提法,昭示了感染「政治病毒」的政客們既無常識,又無良知;既無合作理念、又違人類道德的嘴臉。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病例破百萬的州增至三個 是什麼讓它們的疫情失控?
    本文轉自【環球資訊+】;繼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之後,佛羅裡達州當地時間2日成為美國第三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0萬的州。而此時,全世界累計病例超過百萬的國家也不過12個。 「這是一個我們從未想過要達到的數字!」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1月4日,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最終才檢測出陽性。核酸檢測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照妖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讓看不見的病毒「顯形」。為什麼有的人1次「照」不出來,竟然需要11次?
  • 「我們要做的就是與病毒賽跑!」——探訪邢臺核酸檢測實驗室
    「我們要做的就是與病毒賽跑!」——河北日報記者零距離探訪邢臺核酸檢測實驗室1月7日,河北省邢臺市全員核酸檢測奮力衝刺,部分小區已採集完畢。這樣的高效率自然離不開市民積極配合,亦離不開背後專業檢測人員不分晝夜的辛苦付出。「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衝鋒在前,與病毒賽跑!」
  • 南極洲暴發疫情 企鵝也要做病毒檢測了?
    據美聯社23日報導,智利當局宣布,截至目前,包括智利在南極洲的兩處基地,以及一艘前往南極大陸的海軍艦艇「阿爾迪亞中士」號(SergeantAldea)上,累計已有58人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新冠病毒或在南極被冰封,專家:應對企鵝做核酸檢測
    智利在南極的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基地共有36人感染新冠病毒,智利陸軍發表聲明解釋說,感染人員在出現症狀之後已撤離,然後接受核酸檢測,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疫情出現在南極影響極大,南極氣溫低,病毒生存能力強,病毒被冰封在南極冰原下,過很多年後再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甚至可能隨著融化的冰山漂流到世界其他地區。
  • 每經20點丨多方回應:為何進口水產品檢疫暫不包括新冠病毒檢測...
    每經編輯:周宇翔1丨多方回應:為何進口水產品檢疫暫不包括新冠病毒檢測據一財,對於進口水產品,中國一直都有嚴格的管理辦法和檢驗檢疫規定,但新冠病毒目前並不在進口水產品檢驗檢疫項目裡面一位省級進出口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肉類和水產品屬於貨物,貨物的檢測一般以安衛環(安全衛生環保)項目居多,新冠病毒屬於新型病毒,估計還未納入。此外,海關總署12360平臺回應,目前在進出口水產品的檢驗檢疫項目中,並沒有特別增加新冠病毒的檢測,但是不等於未來不增加這個項目。
  • 為什麼中國大規模檢測這麼驚豔?是勤勞勇敢?不,是科學啊
    歐洲頭條丨為什麼中國大規模檢測這麼驚豔?是勤勞勇敢?不,是科學啊  英國城市利物浦在11月20日剛結束一場大規模的新冠檢測項目,這是英國第一次在一個城市做大規模檢測。利物浦是英格蘭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每百萬人感染率是英格蘭平均水平約2倍,所以被選為試點。
  • 每經24點丨車諾比森林大火逼近輻射物儲存區:僅有2公裡;美國...
    2丨綏芬河市代市長:目前在觀察的1479名人員感染率可能在15%到20%之間今晚央視節目《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特邀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永平進行解讀。王永平:自從3月21日,我們國家對歸國人員實行入境以後就地集中隔離以來,綏芬河口岸累計入境2497人,目前累計報告確診病例是243例,同時還有無症狀感染者是102人,疑似病例是8例,所以我們目前重點要面對的是目前仍然處於集中隔離觀察的1479人。
  • 環球深觀察丨什麼仇什麼怨,美國還要繼續制裁它?
    崔洪建:「儘管近兩年來美國通過各種手段,同一些歐洲國家搞了一些頁巖氣的合作,但是畢竟美國的頁巖氣要輸往歐洲,一個是本身成本比較高,再一個運輸的費用也不便宜,所以美國的頁巖氣在歐洲市場並不佔優勢。現在美國對歐洲方面施壓,首先還是要考慮它的能源和經濟效益。
  • 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或重啟,應對企鵝做核酸檢測
    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因為南極氣溫低,病毒很可能生存下來,隨時釋放出來禍害人類。 由於疫情影響,南極大陸 2020 年僅剩下各國科考站人員。智利在南極的貝爾納多 · 奧希金斯 · 裡克爾梅基地共有 36 人感染新冠病毒,智利陸軍發表聲明解釋說,感染人員在出現症狀之後已撤離,然後接受核酸檢測,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他告訴記者,所有的檢測費用都是政府承擔,企業會承擔叉車人員、搬運人員的費用,再加上進口冷鏈食品量大減導致冷庫閒置,每天大約會損失七八萬元人民幣,「不過這都不是我們現在考慮的問題,說實話,政府投入的成本比我們大多了。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我們作為國有企業也責無旁貸」。上海東方國際水產市場是一家大型批發市場。
  • 環球深觀察丨「這名美國軟體工程師生平第一次買了一支槍」
    「暴力之城」不分黨派 救人者也會躺槍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當地時間23日報導,今年至今,洛杉磯已發生超過300起兇殺案件,這是自2009年以來該市發生此類案件最多的一年。單是剛剛過去的周末兩天,當地就發生了4起兇殺案,造成4人喪生。
  • 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應對附近企鵝做核酸檢測
    【環球時報 -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2020 年歲末,新冠疫情抵達了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 南極,自此新冠病毒已席捲世界 7 大洲。智利在南極的貝爾納多 · 奧希金斯 · 裡克爾梅基地共有 36 人感染新冠病毒,智利陸軍發表聲明解釋說,感染人員在出現症狀之後已撤離,然後接受核酸檢測,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
  • 每經24點丨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新冠病毒,不排除性傳播可能;美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丨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新冠病毒,不排除性傳播可能據券商中國,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在「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研討會」上透露,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生精細胞上發現有病毒侵蝕,性傳播可能也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 視頻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已完成核酸檢測 沙依巴克區全面鋪開
    視頻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已完成核酸檢測 沙依巴克區全面鋪開烏魯木齊市衛健委副主任常建梅就核酸檢測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為迅速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全市所有市民核酸檢測,在國家衛健委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市組建由自治區、市、區(縣)醫療機構共同組成的採樣工作隊,共抽調6600名採樣人員(自治區抽調5100名,我市、區(縣
  • 「量子熱機」變身「量子冰箱」;首次直接觀察電子吸收光子;擦除...
    未來我們尋找地外生命時,可能需要擺脫狹隘的「類地生命觀」,能夠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環境,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加豐富多樣。生物會產生各種氣體,包括潛在的生物標誌氣體,當這些氣體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積累到可觀的程度,便能被我們檢測到。但是類似地球的行星大氣較薄,從地球上尚且難以精確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