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陌 審|樂一
想必大家不難發現,近幾年來關係相處得並不融洽,主要是因為「臺獨」分子實在是太猖狂了!臺灣和大陸本來可以好好相處,但是他們非要劍走偏鋒,破壞兩岸關係對他們有任何好處嗎?捫心自問大陸一直秉持友好互助的原則幫助臺灣,可是臺灣卻不知感激,甚至反咬一口。
臺灣現在之所以能夠繁榮發展離不開大陸的幫助,特別是臺灣的學校。由於臺灣和大陸的友好建交,一些大陸家長才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臺灣學習。一旦兩岸關係破裂,那麼大陸的這些家長還會繼續把孩子放到臺灣嗎?如果民進黨當局非要和大陸搞分裂,那最好仔細考慮一下後果,不要最後追悔莫及。
民進黨當局「改頭換面」
自從民進黨當局任職臺灣領導人之後,就公然否認「九二共識」。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兩岸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臺獨」分子在民進黨當局的支持下,勢力越來越雄厚,現在已經達到囂張至極的地步。
自她上任以來,民進黨當局中有分量的職位差多都被換了,那些和她想法有出入的職員大多已經都被撤職。我認為她的這種做法根本不是一個領導人該有的行為,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最大的想法不應該是為群眾著想嗎?
為了自己的「臺獨」勢力能夠得到穩定發展,民進黨當局的大部分力量都被換成民進黨的「自己人」。在我看來,民進黨當局根本把政治行為當成兒戲,「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已經不復存在。
陳菊擔任下屆臺灣「監察院長」
民進黨當局的第二次任職演講將會在5月20日召開,在此之前臺灣的部分人員調動也已經決定下來了。原來擔任民進黨當局辦公室秘書長的陳菊將會任職下屆臺灣「監察院長」,而空缺出來的辦公室秘書長由臺灣立法機構的上一屆負責任蘇嘉全任職。
蘇嘉全原本被民進黨當局任命為民進黨秘書長,但蘇嘉全堅決反對這一決定,最後把他安排在民進黨當局辦公室秘書長的職位上。
臺灣的一位自由作家洛杉基表示,臺灣當局的這次人員調動從根本上講是民進黨當局的錯誤決定。民進黨當局的這一做法已經將整個臺灣當局搞得烏煙瘴氣。
陳菊飽受爭議
針對陳菊擔任下屆臺灣「監察院長」的這一人員調動,遭到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的質疑。在他看來,如果陳菊擔任「監察院長」,那麼陳菊身上背負的五個重大案件,是不是就不再深入調查了?
第一個案件是「慶富案」。在他犯罪過程中,難道沒有臺灣官員和他內外勾結嗎?不然僅憑他一人之力,又怎能輕易得到貸款呢?
第二個案件是「高雄氣爆案」,在發生這一事件時社會上紛紛進行資金幫助。然而大家卻懷疑最重的善款又到哪裡去了?希望陳菊能夠給出回應。
第三個案件是「天坑」,馬路上為什麼會出現坑坑窪窪的情況?陳菊作為市府官員監管不力,難道不應該承擔責任嗎?
第四個案件是「清汙預算」,近十年來大家都不清楚這筆預算花到哪裡去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沒有被用在清汙工作中,否則不會留下一大堆完全堵塞的排水箱。
第五個案件是「趙嘉寶案」,為什麼趙嘉寶在犯罪之後還能逍遙法外呢?作為陳菊愛將的趙嘉寶是否得到陳菊的包庇?
消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