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下面教大家如何選擇導線,下次遇到家庭裝修線路時,就知道該怎麼選擇導線了,自己解決,省事省時省力。
1、不要按照功率選擇導線
通常來說,我們選擇導線都是選擇導線的載流量,也就是電流。幾乎不會有人按照導線能承載多少功率來選擇導線的,都是轉化為相應的電流。
想要理解為什麼不按照功率選擇導線,首先要想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隨隨便便買一根導線,而要進行選擇?答案很簡單,因為不安全!那麼,造成導線不安全的因素是什麼呢?因為電流過大導線會發熱而引起火災,由P=I2R可知,導線的自身功耗由電流和電阻成正比關係,電流越大,導線的自身功耗越大,所以必須根據載流量選擇合適的導線。其實,電流是最危險的,電路中的電路板燒毀、晶片損壞都是由於電壓轉化為電流引起的,人觸電的根本原因也是電流引起的。電流有熱效應,電流越大,發熱量也就越高——而導線可承載的功率高,不等於其電流大。
所以,要流過越高的電流,就需要電阻越小的導線。同材料同長度的情況下,橫截面積越大,導線的電阻越小。
2、導線的載流量
國軍標上有明確規定導線的具體載流量,本人列出常用的銅導線規格載流量(數據來源於《GB/T 4706.1-2005》):
還有就是估算(鋁導線):
(1)16平方以下,按5A/mm2計算;
(2)25平方按4A/mm2計算;
(3)35平方按3A/mm2計算。
(4)銅導線升級算。
(5)穿管情況,安全載流量×0.8,非正常溫度(一般以25度為準),安全載流量×0.9。
家庭電路中常用的導線截面面積為:1、1.5、2.5、4、6、10、16、25、35。上面的估算公式是以鋁導線為基準的,銅線計算自動升一級。
例如:1.5鋁線:1.5×5=7.5A,但是1.5銅線~2.5鋁線:2.5×5=12.5A。如果1.5銅線+穿管敷設,安全載流量=12.5×0.8=10A,如果環境溫度在40度,則安全載流量=10×0.9=9A。
3、功率的計算
功率的計算公式是P=UI,即:功率=電壓×電流。
電壓為供電額定電壓,比如380V或220V,電流為導線的載流量。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就可以得出導線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載功率。
其實,電路中的實際電壓並不是穩定的,會有上下波動的變化,比如家庭用電220V,在240V到200V之間波動都有可能的,通常家用電器的工作電壓範圍都比較大,可達上下50V左右。所以,通常在選擇導線時都會預留餘量,一般降額百分之七八十左右。
打個比方,以2方銅線為例,平均載流量為10A,用於220V供電時,它能夠承載的功率是2200W;
用於380V供電時,它能夠承載的功率是3800W。所以同樣的導線使用於不同的電壓場合時,它能承受的功率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