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來自中國、荷蘭、芬蘭、瑞士、法國等國家的空間科學專家齊聚第五屆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以「精確感知 深度應用」為主題開展為期兩天的交流與討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莊國京在開幕式上表示,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推動了中荷乃至中歐的合作交流,成為中荷航天領域重要的交流平臺。
    大會期間,中國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總工程師楊思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慧潔、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研究員郝雪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科技委主任王小勇、荷蘭增值服務公司聯盟(NEVASCO)主席Ger Nieuwpoort、芬蘭氣象研究所教授Gerrit de Leeuw、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的Ana Maria Madrigal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專家在大會上作了報告,均引起熱烈的討論與交流。
    「荷蘭在空間光學領域有著雄厚的技術積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是歐洲宇航和天文光學技術的引領者,參與了所有歐洲的主要光學任務,這對推動中國空間光學技術的發展不無裨益。」508所科技委主任王小勇表示,對於荷蘭,可與中國攜手開展技術轉化、共享成果。以光譜儀為代表的氣象、物質觀測數據可通過中國發射的衛星免費獲取,進而開展相關分析工作。
    除了技術,雙方還在項目上開展合作。「現在我們在聯合申請火星探測、月球探測工程的一些載荷項目,各個層面都在推進。圍繞深空探測也在做一些工作,而且,歐洲認為能參與中國的探月、探火是很有意義的事。」王小勇提到。
    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空間與科學儀器部負責人kees Buijsrogge 表示,「在過去的5年裡,基於聯合實驗室,雙方合作不斷深入,而且越來越多的荷蘭企業、組織也與508所建立了友好關係。除了項目上的合作,我們正搭建一個平臺,將荷蘭和歐洲其他地區的空間光學儀器和應用領域的專家與中國同行連結起來,一年一度的這個學術會議就是他們『百家爭鳴』的『講壇』。未來,我們將繼續攜手,共同探討世界性的難題,迎接全球性挑戰。」
    本屆研討會由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主辦,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