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中的電壓與頻率的關係(1)
隨著變頻調速技術的發展,民熔變頻器的變頻器調速已成為交流調速的主流,在化纖、紡織、鋼鐵、機械、造紙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異步電動機的轉矩是電機的磁通與轉子內流過電流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在額定頻率下,如果電壓一定而只降低頻率,那麼磁通就過大,磁迴路飽和,嚴 重時將燒毀電機。
因此,頻率與電壓要成比例的改變,即改變頻率的同時控制變頻器輸出電壓,使電動機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飽和現象的產生。這種控制 方式多用於風機、泵類節能型變頻器。 頻率下降時電壓V也成比例下降。V與f的比例關係是考慮了電機特性而預先決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儲裝置(ROM)中存有幾種特性,可以用開關或標度盤進行選擇。頻率下降時完全成比例地降低電壓,那麼由於交流阻抗變小而直流電阻不變,將造成在低速下產生的轉矩有減小的傾向。因此,在低頻時給定V/f,要使 輸出電壓提高一些,以便獲得一定的起動轉矩,這種補償稱增強起動。可以採用各種方法實現,有自動進行的方法、選擇V/f模式或調整電位器等方法。
由於通用變頻器一般採用V/f控制,即 變壓變頻(VVVF)方式調速,因此,變頻器在使用前正確地設定其壓頻比,對保證變頻器的正常工作至關重要。變頻器的壓頻比由變頻器的基準電壓與基準頻率 兩項功能參數的比值決定,即基準電壓/基準頻率=壓頻比。基準電壓與基準頻率參數的設定,不僅與電動機的額定電壓與額定頻率有關(電機的壓頻比為電機的額定電壓與額定頻率之比),而且還必須考慮負載的機械特性。
對於普通異步電機在一般調速應用時,其基準電壓與基準頻率按出廠值設定(基準電壓380V,基準頻率50Hz),即滿足使用要求。但對於某些行業使用的較 特殊的電機,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設定基準電壓與基準頻率的參數。由於變頻器使用說明書以及有關書籍中沒有對這兩個參數作詳細介紹,因此正確的設定該參 數對於不少使用者來說,並非很容易的事。為此,本文結合變頻調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負載的機械特性與基準電壓、基準頻率參數的關係,列舉實例,詳細說明基準 電壓與基準頻率參數的設定方法。
變頻調速的基本控制方式與基準電壓、基準頻率的關係 電機用變頻器調速時有兩種情況--基頻(基準頻率)以下調速和基頻以上調速。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是:儘量保持電機主磁通為額定值不變。如果磁通 過弱(電壓過低),電機鐵心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電磁轉矩變小,負載能力下降。如果磁通過強(電壓過高),電機處於過勵磁狀態,電機因勵磁電流過大而嚴重發熱。
根據電機原理可知,三相異步電機定子每相電動勢的有效值:E1=4.44f1N1Φm 式中 :E1--定子每相由氣隙磁通感應的電動勢的有效值,V ;f1--定子頻率,Hz;N1——定子每相繞組有效匝數 ;Φm-每極磁通量 由式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決定,但由於E1難以直接控制,所以在電動勢較高時,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壓降,而用定子相電壓U1代替。那麼要保證 Φm不變,只要U1/f1始終為一定值即可。這是基頻以下調時速的基本情況,為恆壓頻比(恆磁通)控制方式,屬於恆轉 矩調速。
基準頻率為恆轉矩調速區的最高頻率,基準頻率所對應的電壓為即為基準電壓,是恆轉矩調速區的最高電壓,在基頻以下調速時,電壓會 隨頻率而變化,但兩 者的比值不變。在基頻以上調速時,頻率從基頻向上可以調至上限頻率值,但是由於電機定子不能超過 電機額定電壓,因此電壓不再隨頻率變化,而保持基準電壓值不變,這時電機主磁通必須隨頻率升高而減弱,轉矩相應減小,功率基本保持不變,屬於恆 功率調速區。由圖可見,基準頻率為恆功率調速區的最低頻率,是恆轉矩調速區與恆功率調速區的轉折點,而基準電壓值在整個恆功率調速區內不再隨頻率變化而改變。
感謝大家觀看本篇文章,覺得有幫助的記得點讚收藏加轉發!有更好的建議和理解可以在評論區中進行評論,作者大大將會給你一一解答。 更多相關資料關注工,重,號,「民熔電氣集團」,回復「變頻器」獲取更多行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