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特」在哪?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特」在哪?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逐步浮出水面。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是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深刻演變的一個縮影,理清其歷史脈絡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秘密指揮鏈

  1980年12月15日,為解決「鷹爪行動」暴露出的聯合不暢和指揮混亂等突出問題,美軍對各軍種精銳特種部隊進行了全面整合,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組建了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該司令部下轄海軍「海豹」6隊、陸軍「三角洲」部隊、空軍第24特種戰術中隊等多支專門執行反恐等絕密任務的「特種任務部隊」,以及聯合航空部隊、聯合通信部隊、情報支援處、技術情報部隊和信號情報處等保障單位。該司令部是美軍海外重大特種作戰行動的指揮中樞,也是美軍職能型聯合作戰司令部的最早雛形。

  儘管美軍於1987年組建了特種作戰司令部,將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各軍種特種作戰司令部等納入麾下,而且《美國法典》第10編也名義上把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列入作戰指揮鏈,同時規定總統和國防部長有權對作戰指揮鏈的構成進行調整,但由於特種作戰任務的特殊性質,特種作戰司令部內部形成了較為特殊的「準軍種」運行機制和任務分工,即特種作戰司令部主要負責部隊裝備、預算、戰略、條令與訓練等行政管理職能,而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則主要承擔海外重大特戰行動的作戰指揮職責,因此就構建了一條較為隱蔽的作戰指揮鏈,其實際安排就是「國家指揮當局」(總統、國防部長)-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聯合特遣部隊。

  這條秘密指揮鏈即便時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未能完全知曉,以至於「9·11」事件後,他直接找到時任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查爾斯·霍蘭德,令其負責指揮海外反恐行動,卻未得到積極回應。正如《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秘史》作者西恩·內勒所言,「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不願接手,意味著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幾乎成為拉姆斯菲爾德的獨家部隊,也意味著作戰指揮鏈在拉姆斯菲爾德之上就只有一個環節,那就是總統。」2006年擊斃扎卡維行動之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無意間透露了這條秘密指揮鏈,使得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由幕後逐步走向臺前,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靈活多變的用兵模式

  針對「基地」等暴恐組織「兵民身份模糊難辨、作戰手段混合多元、行動空間多維一體」的新特點,美軍對海外重大特種作戰行動的用兵模式,特別是「國家指揮當局」的構成進行了靈活調整,中情局局長、聯邦調查局局長等其他政府部門要員均可在得到總統授權情況下,替代國防部長進入作戰指揮鏈,從而使作戰行動的性質可隨著任務目標的不同,在軍事與民事行動之間靈活切換,以適應戰場形勢的動態變化。

  例如,2011年擊斃賓·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動中,美軍作戰指揮鏈由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中情局局長萊昂·帕內塔居中督導,時任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威廉·麥克雷文海軍中將坐鎮指揮,以「海豹」6隊為骨幹的「海神」聯合特遣部隊一線執行。

  這種用兵模式最為直接的效果,就是極大地模糊了特戰行動的任務邊界,使美軍可充分利用國際法的「灰色地帶」,對作戰行動的性質進行靈活調整,一方面既能以民事行動為掩護轉換特種部隊身份,將部隊秘密派往未經宣戰的對象國執行絕密任務,從而達成「以民掩軍、有效控局」的目的,把軍力運用的法律負面效應降至最低,另一方面也能以軟硬結合的「巧實力」理念為牽引,充分發揮軍事與民事力量的「合力」優勢,全面提升軍力運用的效率和效果,特別是有效應對介於平時與戰時、軍事與民事行動之間的「灰色區間」事態。

  前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對「海神之矛」行動評論稱:「誰該負責這次突襲行動從來不是問題。如果由國防部負責,美國政府就無法否認自身知情;如果由中情局負責,那就另當別論了。為了留有餘地,至少掩蓋美國政府知情,我們一致同意:時機一到,總統將授權帕內塔指揮突襲行動。國防部則會定期『借調』部隊,支援中情局行動。如此一來,這就成為一種我們熟悉的行動模式。」這種全新的用兵模式代表了「信息化混合戰爭」時代,美軍軍事力量「常態化」運用的主流趨勢。

  「F3EA」與「全球特種部隊網絡」

  針對「基地」等暴恐組織全球化、跨域化和網絡化的行動特點,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依託人力情報網和大數據等尖端信息技術手段,逐步摸索出一套以「F3EA」和「全球特種部隊網絡」為核心支柱的全新戰法。

  一是「F3EA」。通過多年戰場實踐,美軍逐步總結出了「基地」等暴恐組織的活動規律,將其視為一個由指控中心、作戰人員和通信網絡構成的作戰體系,並根據其活動特點,形成了一套新戰法——「F3EA」(發現-鎖定-完成-利用-分析)。「發現」是識別和定位目標、「鎖定」是對目標實施連續監控、「完成」是捕獲或擊斃目標、「利用」是通過審訊俘虜等人力情報手段尋找後續目標、「分析」是分析對手行動規律和運行模式。為此,美軍逐步擴大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行動權限和活動範圍,將觸角擴展到了非洲、中亞和西亞等地區,全面提升了人力情報與作戰力量之間的一體化融合。例如,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擁有一種名為「分析筆記本」的軟體,能將「基地」和「伊斯蘭國」高級頭目現身地點的可靠數據輸入電腦,逐步拼出其活動規律,鎖定其大致活動區域,最終對其實施「斬首」奇襲。扎卡維在致賓·拉登的一封信裡,曾對其眾叛親離、風聲鶴唳的處境做過一番生動的描述,這也是對美軍「F3EA」功效的最好註解——「沒有高山供我們逃難,沒有樹林供我們躲藏,我們的後背暴露在外,我們的運動遭到打擊,到處都是眼睛」。

  二是「全球特種部隊網絡」。美國國防部2013年授權特種作戰司令部負責各戰區特種作戰司令部的人員、裝備和訓練等行政管理職能,從而把各戰區以及盟軍特種部隊等全球分散部署的特戰力量,整合為一個密如織網的「全球特種部隊網絡」,形成「一體聯動」的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效果,以「合力」優勢有效應對「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等跨區跨域威脅。在此戰法指導下,美軍特種部隊近年來先後取得生擒「基地」組織頭目阿布·阿納斯·利比以及剿殺「伊斯蘭國」重要頭目阿布·薩耶夫等一系列戰績。正如前國防情報局局長麥可·弗林所言,「情報審訊工作、高端通信技術、有效戰場行動的無縫融合……讓我們比敵人行動更為迅速、手段更為殘酷、反應更為靈敏,這就是我們最終的取勝之道」。

  本版製圖:逄忠平

相關焦點

  • 日媒:中國軍改看齊美軍聯合作戰 但需時間磨合
    解放軍正在削減其規模,建立一個聯合參謀部、對軍隊人員和區域進行重組……這些改變都意味著什麼呢?解放軍研究專家肯-艾倫巴拉斯科和約翰-科貝特對此進行了分析並對解放軍的此次軍改有一個概括:建立聯合作戰司令部權威,對人員進行再平衡減少非作戰單位,主題是精簡,對象主要來自陸軍。
  • 低空出鏡,隸屬美軍特戰司令部的特種魚鷹傾轉旋翼機現身基輔
    作為」魚鷹「傾轉旋翼機家族的一員,CV-22傾轉旋翼機的主要任務是為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執行遠程滲透、突擊和補給任務。這種多功能、可自部署的旋翼類航空器為美國空軍提供了比其他諸如直升機、自轉旋翼機等航空器更高的飛行速度和更遠的作業距離,使得美國空軍特種部隊的士兵能夠更高效地執行遠程特種作戰任務。
  • 軍科院少將透視外軍聯合作戰體制改革:聯合是制勝基本規律
    美軍:三輪改革涉及三大內容 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起步最早、主動性最強。經過近70年的三輪改革發展,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已日臻成熟。這個時期,主要是確立了當前的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賦予了參聯會主席多個關鍵領域的權力,進一步強化了戰區司令的權力和影響力。它徹底結束了軍種幹預作戰指揮的局面,從法律和實際操作兩個方面,實現了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的突破,建立起了「由國家指揮當局(總統和國防部長)到作戰司令部(戰區司令部和職能司令部),再到任務部隊」的指揮鏈。 這輪改革最為堅決,也最為徹底,基本上掃清了體制上的障礙。
  • 美國海軍陸戰隊成立太空作戰司令部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1月13日宣布,作為美國太空司令部的下屬組織,美國海軍陸戰隊設立了一個名為海軍陸戰隊太空司令部的新部門。太空新聞(Spacenews)於11月13日報導,美軍陸戰隊司令部表示,他們將成立「陸戰隊太空司令部」(Marine Corps Forces Space Command),並指派馬修·格拉維少將(Maj. Gen .
  • 美媒對比中美特種部隊:中國已有5個特戰旅!蛟龍突擊隊被點名
    另外美媒還表示目前中國已有5個特戰旅(旅級規模的特種作戰部隊),東部、西部、北部、南部、中部戰區各有一支。中國的特種部隊前身為偵察兵部隊,在八九十年代才正式開始建設現代化的特種作戰部隊,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也非常迅速。
  • 西報:美國黑水公司在巴展開秘密戰爭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在美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下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喀拉蚩設立了一個先鋒秘密行動基地,其中包括原來的「黑水公司」旗下的僱傭軍精英成員,他們是在巴基斯坦國內外暗殺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成員的秘密行動的核心。
  • 推薦9部超燃的特種作戰電影,你們都看過哪幾部?
    推薦9部超燃的特種作戰電影,你們都看過哪幾部?《勇者行動》是由邁克·麥克羅伊和斯科特·沃夫聯合執導,埃米裡奧·瑞弗拉、羅塞莉·桑切斯和涅斯特·薩拉諾等聯袂出演的一部動作片。 影片講述了海豹突擊隊員解救被綁架的CIA特工,並且發現了威脅整個美國的恐怖網絡,繼而展開全世界範圍內的大搜捕和大圍剿。
  • 「美軍『袋鼠效應』」告訴我們什麼?
    審視這四場戰爭,會發現一種驚人的現象:美軍要到哪裡打仗,美國的輿論就向哪裡聚焦;輿論達到頂峰,美軍隨之宣戰;明明是強盜邏輯,美國人卻總打著「人權」的旗號。現代戰爭是媒體的特殊舞臺。這四場戰爭已經使媒體成為一種由特殊走向普遍應用的作戰武器,以全新作戰樣式向對方實施攻心奪氣亂謀的作戰;把公眾的情緒引向戰爭;麻痺對方,營造戰爭迷霧,增加戰爭進程中的不確定性;等等。
  • 美軍特種部隊竟用俄式運輸機執行秘密任務
    資料圖:美軍編號C-145A的波蘭產安28運輸機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為什麼美國空軍要使用幾十架外表看起來像俄羅斯飛機的運輸機並在許多偏遠地區悄悄執行任務,還沒有編號?這與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有關。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3月9日報導稱,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為陸軍(特種部隊和遊騎兵)、海軍(海豹突擊隊)和海軍陸戰隊的突擊隊員等參與的行動提供專門的運輸機、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還為上述部隊提供支持人員(作戰氣象員、傘降救援員、空中管制員)。這些是靠近200架飛機和直升機以及15000人來完成的。
  • 美軍規模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據韓國媒體報導,7月7日,位於韓國京畿道的駐韓美軍平澤基地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美籍士兵,包括2男1女,年齡都在20歲左右。這一消息,讓人們看到了「平澤」這一地名與美軍的關聯性。平澤基地距離平澤港、平澤站、烏山基地等地約20千米,京釜線鐵路支線也經過該基地,便於美軍運送兵力和軍事物資。 2017年7月,作為美國陸軍部隊中唯一永久前沿部署的野戰部隊,美第8集團軍司令部從首爾市中心龍山基地南遷,正式入駐平澤基地。次年6月,駐韓美軍司令部也結束了在龍山基地長達73年的駐紮,遷移至平澤基地。 於是,平澤基地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駐韓美軍的「作戰樞紐」。
  • 日本要成立自衛隊「天網電」司令部,構築太空監視網絡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 作者:王鵬導讀:日本政府決定,在防衛省自衛隊內新設統管太空、網絡空間、電子戰部隊的指揮機構,並寫入2018年下半年擬修改的《防衛計劃大綱》。據透露,本次新設的「天網電」司令部與自衛隊陸海空部隊機關級別相同,其司令官未來將由將官級自衛隊高層擔任。
  • 美軍鋼鐵俠戰衣,上千萬美元一套,功能酷炫但裡面卻塞了個內燃機
    這不,美軍特戰司令部近日在一個展覽上,展出了一套特種作戰裝甲服,外形就酷似鋼鐵俠的戰衣。2019年美國「特種部隊行業會議和展覽會」上,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展示了美軍研製的TALOS「輕型戰術突擊特種作戰裝甲服」作戰原型服。
  • 1949年後6次臺海危機,解放軍如何一一化解?
    為緩解頻發的臺海危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數次演練,嚴格掌控相關海域的作戰信息 大陳群島一戰,臺灣節節敗退 韓戰結束後臺灣並沒有消停,而是轉頭和美國籤訂聯合防禦大陸的條約,隨後人民解放軍再次發起「解放臺灣」的軍事行動,攻向大陳群島。僅僅用不到4小時的時間擊潰了臺大陳群島的軍隊,大獲全勝。解放軍攻佔大陳島後,提出了「和平解放臺灣」的主張,使得兩岸武力衝突有所緩和。
  • 美軍過分了!來回穿越臺灣海峽,你想幹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該艦就曾「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當時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美國海軍第七艦隊21日的推文還老調重彈宣稱,「此次穿越(臺灣海峽)表明了美國對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承諾。美國海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以及行動。」
  • 美新型海軍作戰部隊運輸船曝光,造型科幻能隱身,最高航速達60節
    近日,美國媒體報導了一艘正在維吉尼亞海岸高速行駛的隱身小艇,該小艇的外觀獨特,據了解 這是美國國防部軍隊研究辦公室 和美國工程公司 聯合研製的 五體高速運輸艇M80「短劍」。「短劍」是美軍的特種作戰部隊使用的一種運輸工具,它的滿載排水量為60噸,能夠一次性搭載20噸的貨物,採用了隱身設計,所以具備較低的可偵測性,最高航速能夠達到60節。最大航程500海裡。其艙內能夠容納11米長的硬殼充氣艇,並且在小艇的後面還有可供小艇進入的滑道。此外,M80「短劍」還配備有無人機的收放設備和通信設備。
  • 闢謠丨美軍背著95步槍修橋?假的,那是解放軍的新迷彩服!
    到這裡真相大白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美軍,而是改頭換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況且美軍也不可能弄到中國的95 不過也不能怪這位作者,最近解放軍著裝變化很大,配發了新式星空迷彩和新式作戰服以後,顏值直接向美軍看齊。如果對軍事涉獵不深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現在我們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這個過程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拿作訓服來說,現在解放軍在逐步換裝最新的星空迷彩作訓服,這條路走過了40年。
  • 美軍第六大軍種成立!進入四維作戰空間,川普:美國必須主宰
    根據俄衛星網消息稱,美國總統川普8月29日正式宣布,太空司令部正式投入運行,並把太空作為軍事行動的下一個領域。他強調稱,太空司令部將反擊侵略和保衛美國在太空的關鍵利益。截止現在美國的太空司令部,下轄87個單位,負責整合飛彈發射預警能力,管理衛星群,監控和支持太空行動,規模非常大,需要的資費也很多。 按照法案規定,美國太空部隊將歸屬美國空軍部和空軍部長管轄,但將享有獨立的作戰指揮和軍種管理的權力,還擁有獨立的預算分配權限,並成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常設成員。
  • 美軍超視距作戰能力建設新進展|飛彈|反艦飛彈|無人偵察機|反導|...
    據稱該公司已經從ADS公司獲得了一份初始合同,將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生產該終端。  Comtech COMET被稱為緊湊型超視距移動遠徵終端,是全球第一種可快速部署、低功率、可裝載到航空託運箱中的超視距微波對流層散射終端。通常對流層散射技術都需要大型天線和大功率放大器,常用功率高達數千瓦,需由大型卡車進行運輸,而Comtech COMET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模式,能夠實現便捷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