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歷史必背時間表 歷史大事年表歸納

2021-01-09 高考網

2019高中歷史必背時間表 歷史大事年表歸納

2019高中歷史必背時間有哪些,小編整理了歷史大事年表,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高考歷史知識點: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說明:先秦時期多年未出大題,一定要注意複習到位,特別是百家爭鳴,春秋戰國的社會發展趨勢。此階段也可以和秦漢或者明清時期結合起來考察。

高考歷史知識點:秦漢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併、暴政、思想專制)

12、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領先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高考歷史知識點:隋唐

隋唐——封建社會的盛和衰

1、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緻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正確看待歷史上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多方面(從統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間的聯繫,後來的破壞。

7、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長安和揚州。

9、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係的史實,共性。與漢民族關係的異同點。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深刻理解兩稅法的實施和影響。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學,孫思邈和《唐本草》。

說明:歷來是高考之重點和熱點區域,應注意。核心是盛與衰。

高考歷史知識點: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封建國家的分裂走向統一;中央集權的加強;多民族政權的對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應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榮。

1、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積極消極影響。

2、正確看待兩宋和遼、西夏、金之間的和與戰。透過現象看本質。

3、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和作用。正確評價。

4、宋、遼、夏,宋金對峙圖,契丹,党項,"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歷史地位(大統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對西藏和臺灣的管轄。

7、三大發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學成就,理學,宋詞、元雜劇。

說明:此階段學習的重點一是中央集權的加強;一是民族關係;一是從宋太祖到王安石變法的內在聯繫;一是少數民族的封建化。

高考歷史知識點:明清

明清——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社會的由盛轉衰

1、明清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的原因、措施、實質。八股文,軍機處。

2、明清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表現,中西萌芽後面臨的不同經濟、政治、外交、思想環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對資芽的阻礙。

3、理解一條鞭法和地丁銀制度。

4、辨證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響。把其與新航路的開闢做比較。

5、明清歷史發展最突出的本質趨勢在經濟、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對外交往的新情況和外交變化。

7、識記清朝前期鞏固多民族國家、捍衛主權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門問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統一臺灣。

10、黃宗羲的政治、經濟主張的背景,評價。與商鞅、韓非、董仲舒的比較。

11、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雙重性和兩面性。小說,民主思想,總結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學繁榮科技落;總結居多創新弱;專制居主和民主思想並存;交流減少轉為弱勢文化。)

12、辨證看待康乾盛世與封建社會沒落的關係。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國歷史上對東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臺灣的管轄。

說明:此階段應注意:統一,資芽,沒落,鞏固。

總之,一部中國古代史,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長期處於世界領先位置。統一與分裂,治世與亂朝,融合與隔閡,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閉……,耐人尋味。

高考歷史知識點:中國近代現代史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國是充滿著急劇變化的一百六十年。這一百六十年可分為兩個歷史時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會階段,是一個世紀的屈辱,抗爭和探索;1949年以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半個世紀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1840-1919年是:

(1)資本主義列強此消彼長變換各種手段勾結中國的反動勢力變中國為半殖半封社會,並扶植反動勢力不斷深化這一統治秩序的歷史。

(2)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為求得民族獨立,國家民主和經濟富強同國內外的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且在鬥爭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國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階級的師夷論,洋務論;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方案;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改良維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各個派別的鬥爭和探索儘管由於階級和時代的局限皆歸於失敗,但都作出了相應的歷史貢獻,而且為後人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3)在中國半殖半封的夾縫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艱難曲折地產生和發展著,為中國革命史的深刻轉折提供著經濟,階級和思想條件。

1919-1921年由於內外多種因素的作用,中國革命迎來新的曙光,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中國共產黨歷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曲折鬥爭,終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

這就是「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這其中中共經歷和外部敵人與內部左右傾的鬥爭,不僅完成了革命任務,而且把馬列主義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馬列毛的正確理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採取革命的武裝鬥爭方法,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會主義前途邁進---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武裝鬥爭,統一戰線和黨的領導是我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中心問題是土地革命。

上述思想在國民大革命中開始萌生,土地革命時期形成,在抗日戰爭時期完全成熟,解放戰爭時期達到高度嫻熟的程度。實踐證明其確實是我黨革命鬥爭的結晶。

如果說建國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獨立史,那末建國後就是建設史,是經濟史,是求富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由開局不錯,到誤入歧路又到撥亂反正,成績輝煌的歷史。總的內容就是建國前曲折探索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思想)贏得獨立;建國後曲折探索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建設道路(鄧理論)走向富強。建國後的歷史四個階段(考試說明將其合成三個階段,即56-76年合為一個階段)。

(1)1949-1956總的來說我國是處於一個過渡的社會階段-即新民主主義社會。有前後聯繫相承的兩個轉變: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會形態轉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上由半殖半封的殘破經濟轉為多種所有制並存發展得到恢復的新民主主義經濟;

政治上推翻大地主大買辦的獨裁政權轉為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政協代行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義社會改造為社會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時期。

經濟上經過三大改造由多種經濟並存到公有經濟佔據統治地位,工業化開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憲法的頒布標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1956-1966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是在曲折中探索前進的十年。總的來說成績為主。但左的錯誤逐漸佔據上風-最終演變成十年文革。

(3)1966-1976年的文革內亂時期,注意同極左鬥爭的內容。

(4)1978年全面撥亂反正,實現了全方位的偉大歷史轉折,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偉大成就。

高考歷史知識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係;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係;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係。)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後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與帝封的關係。)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於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係。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後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11、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眾等問題上的態度。

12、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係,軍事活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度,鬥爭矛頭和鬥爭結果。鬥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13、1840-1900年列強侵華特點的變化?(侵華手段在武力後盾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侵華格局由以英為首合作侵華到激烈爭奪形成侵華同盟;侵華方式策略由武力馴服清政府到打拉結合,勾結扶植清政府,以華制華。每一個變化都做到能用史實說明。)

14、1900年前後中國社會在列強侵華,反動統治,抗爭探索,經濟發展四方面的顯著特徵和史實。

答:(1)侵華:帝國主義完全確立半殖秩序;①甲午戰後列強侵華進入資輸和瓜分階段;②列強爭奪激烈形成侵華同盟;③八國聯軍侵華,籤定辛丑條約共同以清政府為代理人確立秩序;(2)反動統治:清政府日益反動孤立:①對外投降出賣國家主權,淪為洋人走狗;②鎮壓戊戌變法,出賣義和團,反動面目昭然若揭;③玩弄新政花招,結果適得其反;(3)抗爭探索:中華民族覺醒;①義和團運動粉碎敵計;②維新派改良愛國、進步、思想啟蒙;③資產階級革命逐漸成為主流。(4)發展:民資初發;①甲午戰後列強投資;②清政府放寬限制;③維新變法的推動。

15、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繼承發展關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化。(辛亥革命和北洋軍閥統治)(1901--1918)

這一部分的歷史十分重要,必須學好、吃透、弄熟。教材明顯分為前後兩塊:一是1895至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內容;一是1912-1918北洋軍閥反動統治,革命派繼續鬥爭,中國革命由舊向新轉變的六年。學習這一部分抓住兩個中心問題:其一是辛亥革命從興起、高潮到失敗的過程;其二是抓住辛亥革命失敗後,北洋軍閥取代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新的代理人,革命派繼續為維護民主共和的果實鬥爭,但屢戰屢敗。中國社會黑暗之極,但就是在一戰前後的中國,由於內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國革命開始發生偉大的轉折。

在這18年中,把握以下四條基本線索:

(1)帝國主義扶植清政府和北洋軍閥,加深殖民秩序:①採取間接侵華方式,以華制華,尤其是分而治之更加陰險;②在華爭奪激烈,特別是日俄和日美,其中日本一度獨霸中國,但一戰後被打破;③帝國主義繼續破壞中國革命事業(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等);④控制中央和分割邊疆相結合。

(2)北洋軍閥替代清政府統治,對內獨裁破壞民主,對外出賣國家主權:①清政府玩弄新政和預備立憲花招破產,出賣利權,垮臺實為必然;②袁世凱篡奪清朝大權和革命果實,復闢帝制,接受21條,眾叛親離死去。

(3)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①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經過長期準備,武昌起義推翻清廷,建立民國,但由於帝封聯手,資階軟弱渙散,官僚、立憲投機,果實很快被篡;

②此後革命派又為維護革命果實堅持鬥爭,皆以失敗告終。

③資產階級革命派對推翻帝制,普及共和觀念,解放思想,發展資本主義,啟民族覺醒之蒙都功莫大焉,但由於其軟弱性,不敢明確反帝,徹底反封,始終未能提出科學綱領,建立革命武裝,組成堅強政黨,發動群眾建立統一戰線,其失敗也是必然;

④一戰期間,中國具備了向新民主義革命轉變的諸多條件(經濟、階級,思想等)。

(4)經濟上出現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它和實業救國,民主共和,新文化運動一起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

1、同盟會和此前革命派政黨的區別(全國性,理論性,先進性。)分析其弱點(渙散,複雜)。同盟會後來的演變。

2、辨證的分析三民主義內容的意義和局限。(它主張民族主義,但又缺乏明確的反帝態內容;它主張民權,但又不敢發動群眾;它主張民生,但又不敢自下而上的摧毀封建土地制度。)

3、收回利權和保路運動的原因,作用。

4、深刻理解實業救國思潮的形成原因,代表人物,分析積極作用。其結局說明了什麼?

5、歸納革命派為革命高潮到來所做的準備工作。(宣傳思想-譯書,辦報,著書,論戰;建立革命團體;創建革命綱領;發動武裝起義。)注意與維新派區別。

6、革命派為維護共和果實進行的歷次鬥爭的原因,結果。

7、湖北軍政府和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和成分。南京臨時政府的弱點。(四方面:內部混入舊官僚和立憲派;對帝國主義抱幻想;未採取徹底反封措施;缺乏群眾和地方基礎支持。)

8、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從帝、封、官憲,自身分析。)

9、一戰前後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政治,由袁獨裁到軍閥割據;由日獨霸到同支配;由舊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經濟:由春天到冬天;思想: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批封逐漸轉向社會主義思潮。)

10、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影響。

11、五四運動前中國政治鬥爭的焦點,體現,鬥爭的實質,和結局(兩個不穩定),啟示。

高考歷史知識點: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1949--1956)

1、建國後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兩大任務,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結果。

2、過渡總路線的提出背景,內容,特點,執行結果。

3、一五計劃的實施條件,內容特點,實際實施的情況,取得的具體成就。

4、過渡時期的含義和實質是什麼?"過渡性"在政治,經濟,思想,外交上的體現。過渡中我黨的幾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創舉。過渡中存在的問題。

5、我國經濟在1948-1956年的社會經濟在狀況,所有制,經濟體制上的變化及原因。

6、建國後到1956年我黨對官僚資本、民族資本、小農經濟採取的不同政策、原因和影響。

高考歷史知識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曲折徵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理清1956-1999年重大事件的發展線索和聯繫。(包括:社會主義制度確立→蘇共東歐暴露問題→十大關係開始探索→八大內容正確→處理內部矛盾,中共開始整風→少數攻擊領導→掀起反右鬥爭→形勢估計嚴重→鬥爭嚴重擴大→八大二次路線→修改主矛結論,多快好省路線→全面左傾"躍進"→人民公社展開→全民大煉鋼鐵→左傾錯誤泛濫。

經濟嚴重失調→廬山會議糾左→彭黃張周"聯盟",打成反黨集團→階鬥引入黨內,從此後患無窮,糾左轉為反右,民主集中破壞→人禍天災蘇逼,造成嚴重困難→召開七千大會,確定八字方針→指導思想仍左。

階鬥理論發展→海瑞只是炮引,開始兩個通知→紅衛兵席捲全國,造反派全國奪權→老將帥二月抗爭,劉少奇含冤去世→林彪陰謀篡權,摔死溫都爾汗→總理著手調整,江青批林批孔→主席總理病重,小平全面整頓,實為系統糾左,國民經濟回升→批鄧右傾反案,全國重又混亂→總理與世長辭,引發四五運動→粉碎四人小幫,全國人民歡心→兩個凡是阻撓,工作徘徊不前→真理標準討論,衝破思想禁區→實事求是路線,戰勝教條主義→召開三中全會。

偉大歷史轉折→轉移工作中心,實施改革開放,平反冤假錯案,全會功績永存→家庭聯產承包,農業空前豐收→經濟體制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全面對外開放,多種經濟共舉→建設成就輝煌,綜合國力提高→中共十三大會,確立一心兩點,初級階段國情,三步實現戰略→四項基本原則,保證前進航向→中共十四大會,市場經濟理論。→徵程頗多艱險,高舉小平理論。)

2、熟練掌握建設社會主義的40多年中正確的探索,探索中的失誤。對"左"的抵制。新時期成功的探索。啟示。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國內外),內容,方針的落實情況和原因。

4、比較七千人大會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兩次糾正錯誤的背景,內容和最大的不同點。(全局性和根本性。)

5、1958-1960和1966-1976我黨兩次嚴重左傾在兩個問題上的體現。

6、注意1949-1999年五十年以來國民經濟建設的起伏波動的原因。(好的年份是:1952,1957,1965,1973,1975,1992,1996等。差的年份如58-61,66-68,74,76,77-79,98-99等。)(主要是和政治的關係。98,99原因較多。)談談啟示。

7、必須記憶建國以來四個時期經濟,科技成就的具體細節。

8、建國以來外交工作的曲折歷程。(四段:分為好開端-困難時期-突破---大提高。用史實說明,並注意和清政府,中華民國的外交地位比較。)

9、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過程,來源,其豐富內容。思考它和毛澤東思想的一致性。是「揚棄」。

10、聯繫三農問題,注意建國以來在農村工作上的得與失。

高考歷史知識點:資本主義時代

資本主義時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場時代。包括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又稱為原始積累時代。

1、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標誌、途徑和影響(瓦解封建制度、推動新航路的開闢和早期殖民、促使階級分化、推動新興資產階級展開反封建的鬥爭:文藝復興,促使自然科學的突破)。

2、開闢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條航線,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新航路開闢後對西、葡,英、法、荷、義大利、歐洲、東方、世界的不同影響。

3、文藝復興:自然科學的突破,和日心說有關的科學家的貢獻。藝術和文學的著名人物及貢獻。

說明:是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歐洲興起,新航路的開闢和早期殖民活動促使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起來,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鬥爭採取了宗教異端形式取決於當時資封的力量對比。

4、理解圈地運動對英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5、熟練掌握革命前英國的經濟,階級,政治,宗教狀況,對比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對英國資本主義的不同影響。

6、如何重新正確理解和辨證評價英國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並從經濟、階級、思想、舊勢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憲制、兩黨制在英國的形成。

8、從經濟,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革命領導的革命性,人民群眾的參與性,思想發動、國際環境等方面理解法國大革命比之於英國革命徹底的原因。並正確評價之。

9、熟練掌握法國大革命中三個派別的活動貢獻和垮臺原因。正確評價雅各賓派及其恐怖政策的兩面性。

10、結合史實正確評價拿破崙的內外活動。(內外活動均具有階段性和兩面性)

11、啟蒙思想家提出了那些政治學說,這些政治學說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12、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以推翻封建統治,確立資產階級統治為任務,早期資產階級聯合人民大眾,表現了相當的革命性,經過較為曲折反覆的鬥爭以暴力形式推翻封建統治,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和規範。對後來影響極大。

13、理解《人權宣言》,《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憲法》的意義和局限。

結論:17-18世紀晚期是資本主義到來的時代,首當其衝的就是三大資產階級革命在英法美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當然,資制尚不成熟,封建君主的封建改革儘管主觀目是加強封建統治但也反映了這一歷史發展趨勢;從經濟上看,商業資產階級控制著手工工場生產,重商主義和赤裸裸的殖民掠奪促進了原始積累;思想上看啟蒙運動進一步解放了思想,並且給資產階級破舊立新以精神動力和理論素養。東方落後並開始從屬於西方。

高考歷史知識點: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東西方世界

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東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階段的歷史相當重要,歷來是高考命題的重點。此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期:(1)1917-1923:兩塊內容:一塊是以十月革命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塊:俄國,歐美,東方)一塊是帝國主義戰後瓜分世界的分贓體系:凡爾塞-華盛頓體系的確立。(2)1923-1929年:一塊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一塊是帝國主義「相對穩定局面」的形成和隱含的尖銳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機沉重打擊下帝國主義陣營分化成民主陣營和法西斯陣營;二是蘇聯的建設和史達林體制;三是法西斯的瘋狂擴張和大戰的醞釀。總的來說是三條基本線索:一是帝國主義由一戰後的動蕩調整到形成暫時穩定局面,再到大危機後走向新的動蕩爆發新的世界大戰。核心是帝國主義彼此間深刻而又複雜的矛盾;一是俄國經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後經過曲折鞏固政權,恢復經濟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一是東方的革命運動進入新時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結合起來。理解這一階段的關鍵在於明確此階段是在一戰和十月革命影響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發生在俄國的歷史原因(經濟、政治、階級、政黨、大戰、演習)十月革命的經過(兩個過渡: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由和平設想過渡到暴力奪權。集中體現在四月提綱中。)熟練掌握二月革命後俄國的複雜形勢。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2、如何理解蘇俄向社會主義過渡(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

3、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蘇聯的建立、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史達林體制的政治經濟特點和評價)。

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含義,內容(宰割戰敗國;重分殖民地;協調大國利益和矛盾;策劃反俄;建立國聯)。如何評價該體系(反動性為主;但注意其三個積極意義?)通過分析該體系隱含的複雜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爾賽和約和九國公約,四國條約,五國公約的內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間的關係。

6、大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

7、大危機下美德不同選擇的歷史原因。(經濟,政治,思想,歷史傳統,外交,個人因素。)

8、理解羅斯福新政的實質、特點,正確評價羅斯福新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理論意義。)

9、日本法西斯和德國法西斯上臺的不同點。

10、三十年代後期世界形勢的特點。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動和影響。

11、慕尼黑陰謀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2、理解綏靖政策的歷史背景,表現,影響。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同盟建立後採取的重大軍事行動。大戰後期召開的會議的內容。

高考歷史知識點:二戰後的世界

二戰後的歷史總的說來是在二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下的歷史。二戰後的歷史三個階段:第一是戰後初期兩極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階段是60-80年代冷戰和世界的深刻變化(多極劃趨勢出現);第三階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巨變後世界政治,經濟的新走勢。二戰後的歷史四條線索:其一是資本主義陣營的穩定,高速發展,不平衡到趨於多元;其二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壯大,改革,解體到劇變,曙光(曲折發展。);其三是民族解放大勝利,殖民體系大崩潰,第三世界興起;其四是國際關係領域兩極格局到美蘇爭霸,兩大陣營瓦解,再到冷戰結束後多極化的明朗。

1、雅爾達體系形成的背景,體系的內容(處置法西斯;建立聯合國;劃分美蘇的勢力範圍)體系中的矛盾。體系的評價(積極為主--三個有利於;消極之處明顯。國際格局巨變)。

2、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注意其國家。

3、深刻理解戰後美國採取冷戰政策的原因,表現,和影響。重點分析馬歇爾計劃的原因,特點,(兩個結合)作用。

4、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形成(互相對峙的兩大集團歷史上共出現過三次:同盟國和協約國;軸心國和盟國;北約和華約。注意其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5、戰後資本主義黃金時代的原因(四方面:科技;國家宏觀管理;安定環境;剝削落後地區。)1973年危機的原因,特點,啟示。

6、歐共體建立的原因,發展的趨勢,產生的影響(對歐洲,美國,世界)。

7、美國霸主地位動搖的原因,表現(經濟,政治)。

8、蘇共二十大的內容和影響(對蘇,東歐,中國,資國,世界)。

9、東歐改革失敗的原因。對比東歐和西歐的經濟,政治,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10、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雙方的態勢,成因。在爭霸的不同階段兩強和中國的關係變化。從兩強爭霸中得出的啟示。

11、亞洲新加坡、韓國等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潛在的隱患。

12、60-70年代世界經濟多極化的表現和成因,影響。

60-70年代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表現和成因,影響。

60-70年代世界國際關係的四個突出特點和成因。

13、理解蘇東劇變的實質和原因。正確認識之。

14、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是總體政治和經濟形勢的特徵和表現。本次國際格局變動的特點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15、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現代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

16、注意近代物理學的突破,其他著名科學家的貢獻。牛頓,居裡夫婦,愛因斯坦,拉瓦錫,門捷列夫等。

17、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原因、特點、影響。更多相關信息,點擊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相關焦點

  •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最詳細歷史大事年表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最詳細歷史大事年表歷史時間是構成歷史知識的基本要素。可以這麼說,離開歷史時間也就不存在歷史,更談不上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教學了。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大事年表,供參考!
  • 高中歷史:中國古近代史+世界史(橫向+縱向)專題貫通+大事年表
    童鞋們好,學姐今天為泥萌帶來了乾乾的乾貨哦(家長為孩子列印)高中歷史:中國古近代史+世界史(橫向+縱向分析)專題貫通+中外關聯(附大事年表+思維導圖+時間軸)滿滿乾貨,高中用三年,尤其對於高三,是高考複習的必備資料《《《《《《《《《但是由於篇幅限制,學姐只能發出部分截圖
  •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年表+詳細時間軸展示,選考歷史必收!建議列印
    歷史學科的學習令很多同學感到頭疼,需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比較多,在新高考「3+1+2」模式中,歷史學科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學好歷史最首要的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記憶熟練,只有在基礎牢固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知識靈活運用,形成一個自己的知識框架和體系。熟練運用畫一些思維導圖或者歷史大事表等方法來幫助自己構建知識框架。
  • 高中歷史:(27張圖)時間軸記憶圖+大事年表!高三複習必備資料
    同學們好呀,新高考「3+1+2」模式中,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學姐建議】學好歷史最首要的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記憶熟練,基礎牢固的情況下才能將知識靈活運用其次就是熟練運用畫一些>思維導圖和歷史大事表來構建知識框架歷史作為文綜中的壓軸科目,選擇題和大題都會出現「看什麼都對」「看什麼也不會」「不知道寫什麼」的問題我們要做到精確的作答,給批卷官「致命一擊
  • 高中歷史大事年表:中外空間對比,從古貫今,超全面
    今天學姐給各位學弟學妹們分享的是一份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這個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完整、最全面的一個歷史大年事表了!在同一時間內,中國與世界都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從新石器時代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都記錄在案,學弟學妹們可以根據這個時間表把中國史與世界史聯繫起來,這樣答題就會更加全面啦!由於篇幅限制,只能上傳部分,私信回復【歷史13】立即免費領取完整版!
  • 高中歷史:中國古+近+現代史~常考歷史事件時間表!期末考前必看
    哇咔咔童鞋們好哇,學姐最近看了一個被推薦很久的美劇《絕望主婦》哇塞劇情超級棒,看完一集總有想看下一集的衝動,也很適合練習英語聽力,推薦喜歡英語的小可愛們哦高中的期末考試以及2021年高考將至,學姐今天想和你們分享一下高中歷史的學習學姐沒記錯的話,高中歷史的考試應該主要有選擇題,簡答題以及小論文,而這些題型都和高中歷史中的大事件年表有很大關聯(尤其是選擇題
  • 高中歷史時間軸,幫助你記憶,錯過可惜!
    高中歷史時間軸記憶圖    高中歷史大事年表
  • 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梳理(可列印),文科生複習衝刺不容錯過
    對於高中地理,很多同學說不僅要背誦,而且還要進行大量計算,知識點繁雜記不住。對於文科生來說,背誦地理要比歷史難,歷史可以按照時間軸的順序來捋順背誦,但是地理卻不同。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得複習地理呢?下面為同學們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梳理,將高中地理所學幾本書的知識點歸納整合到了一起,將基礎篇和能力篇融合一起,幫助大家更加系統去學習和複習。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年表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年表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年表
  • 20年退休班主任:高中化學必修一必背知識點歸納,掌握「0」丟分
    20年退休班主任:高中化學必修一必背知識點歸納,掌握「0」丟分高中化學分為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包含的內容很廣泛,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面對複雜的知識體系不知道如何系統地學習。化學是一門以化學反應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掌握好化學實驗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學習化學,尤其是高中化學會涉及到很多的化學實驗、化學現象的考察。很多學生苦惱高中化學難學,化學實驗現象太多也無法理解、考試做不來題。元素化學實際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書(必修1)後半部分的無機化學內容,它是整個高中階段知識最瑣碎的一塊內容。
  • 中國歷史年表記憶口訣,最好用的歷史朝代順序表和年表,收走了!
    原標題:中國歷史年表記憶口訣,最好用的歷史朝代順序表和年表,收走了! 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盤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東周)秦兩漢(西漢、東漢)成, 蜀魏吳爭晉(西晉、東晉)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
  • 高中化學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學必背方程式
    高中化學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學必背方程式學習高中化學最痛苦的地方不是不會做,而是明明知道用什麼原理,分數唾手可得的時候,卻忘記化學方程式怎麼寫了!下面有途網小編整理了高中化學方程式大全,高中化學必背方程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中歷史事件詳細時間表,突出中國和世界的對比!
    歷史是一門需要在背誦和記憶上下功夫的科目,可能令許多學弟學妹感到頭疼。而在新高考「3+1+2」的模式中,歷史學科的重要性更是顯著提升了。因為很多同學對物理更是一竅不通!學好歷史最首要的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記憶熟練,只有在基礎牢固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知識靈活運用,形成一個自己的知識框架和體系。熟練運用一些思維導圖或者歷史大事表等方法來幫助自己構建知識框架。
  • 2019高中生物知識框架圖 高考生物必背知識點總結
    2019高中生物知識框架圖 高考生物必背知識點總結高中階段的生物必考知識點有哪些?生物知識點框架圖是怎樣的?高中生物知識點框架圖2019高考生物必背知識點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 文科生必備: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梳理、高中三年不用買資料!
    高中地理介於文科和理科之間,需要用理性思維理解些東西,但不過於複雜,剩下的工作就是用偏感性的思維去分析和表達。且比起歷史和政治,地理顯得最為客觀實在,不帶有一點階級色彩,又與實際結合得相對緊密(比如農業和工業的區位分析),所以事實上是實用性最強的一科了。因此,同學們學習地理的心理準備就是要消除對地理的偏見、儘量喜歡上這門學科。
  • 高中英語語法歸納總結 2019高考英語必背的13個語法考點
    高中英語語法歸納總結 2019高考英語必背的13個語法考點為了方便大家在能夠更好學習英語語法,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必背英語語法重點知識,供參考!高中英語語法歸納總結大全專題一 :定 語 從 句一、關係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1、that 指人或物在從句中作主語,賓語或表語which 指物在從句中作主語,賓語或表語(作賓語時可以省略)who 指人在從句中作主語,賓語或表語whom 指人在從句中作賓語whose 指人或物在從句中作定語
  • 高中物理必背公式大全(共12頁)查缺補漏,高中三年都能用得到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果沒有掌握好基礎知識,沒有歸納整理的習慣,很可能會出現「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為數眾多的公式起到了連接知識和題目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天學姐為同學們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全匯總(必修1~選修5),高中三年均適用,希望大家人手備一份,每日通讀一遍。家長、同學,評論或私信「物理必背公式大全」即可免費領取完整電子版。
  • 公務員考試——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年表
    【導讀】:上海華圖今日分享公務員考試之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年表。相信很多的小夥伴在複習中國朝代的時候,都非常的「頭禿」!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一張圖就可以解決,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很方便啊!想了解更多更多公務員考試,可持續關注!小編會定期更新呢,上海華圖每天都有純乾貨分享。
  • 高中必背化學方程式有哪些
    高中必背化學方程式有哪些高中化學作為高中生必修課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其中對化學方程式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有途高考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必背化學方程式以供大家學習。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希臘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古希臘文化深入地影響了古羅馬文明,後者將其發揚光大並傳之於整個西方世界《特洛伊》史詩劇照邁錫尼文明的存在從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臘人到達愛琴海開始算起,直至約前1100年的衰落,這是荷馬史詩以及許多希臘神話的歷史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