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視或文學作品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裡面會講述太陽系間行星會連成直線,如「一字連星」,「十字連星」,「五星連珠」或者「九星連珠」等等現象,往往這些現象出現時,都視乎預兆著將會發生什麼重大事件,因此,多年來,人類一直非常重視,但是真的有可能會發生八星連珠或者九星連珠的現象嗎?若真如此,那將預示著什麼呢?
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連成一條直線,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雖然太陽系有黃道平面,但是每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都有各自的領域、界面,而且與太陽的黃道平面有一定的夾角,所以嚴格的說,八大行星是不可能完全處於一條直線上的。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的,且聽我慢慢道來。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轉運行速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水星時間最短,只有88天(當然,這是按地球日計算的),金星是225天,地球則是365天(一年),火星687天(1.88年),木星4333天(11.86年),土星10760天(29.46年),天王星30799天(84年),海王星60192天(16年),所以想讓它們「相聚」一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來的。據說,自人類文明出現以來的6000多年時間中,像這種特殊場景,也僅僅出現過三次,可謂極其珍貴的了。
當然,也不是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從太陽的黃道平面垂直觀察的話,那麼八大行星連成線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這種現象被天文學家稱為「行星連珠」,當然啦,也不是完全形成一條直線,有的時候會錯有致的。
八大行星有點難度,那麼接下來的這種現象應該算是比較常見或者容易見到的了,那就是五星連珠,可以說一百年中可以出現5-10次。我國古人曾認為,「五星連珠」是個吉兆,所以到了那時,很多民眾都非常歡喜,慶祝、祈禱等等。可惜的是,天文學家認為這種不尋常的現象是與人類社會無關的。
除了五星連珠,還有六、七、八、九星連珠(包括冥王星),越多行星連在一起,越不尋常,特別是九星連珠,那可是六千年中才有可能出現過一次的,科學實驗進行了一次行星運行模擬,發現九星連珠很有可能發生在130年後,而且這個時間距離很短了,但是如果現在有人想看到的話,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能看到的人,估計還沒出世呢。
不論如何,這種特殊現象要是能有幸見到一次,那也是三生有幸的了。
說起太陽系,我們莫過於最熟悉的便是八大行星了,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雖然我們這麼叫它們,但是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點,那就是這些行星並非像名字描述的那樣,究竟怎麼回事呢?一起探討下。
說起水星,給人的第一感覺,那便是這顆星球上一定充滿了水,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而且與名字相反,水星的表面不但沒有水,而且還是八大行星中最缺水的一個。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一顆行星,向著太陽的一面溫度高達427攝氏度,背向的一面又低到零下173攝氏度,所以這是太陽系中溫差最大的一顆行星了。很幸運,水星沒有被太陽潮汐鎖定,所以它可以自轉,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它表面但凡有一點水冰或者水蒸氣之類的含水物,都會在太陽的照耀下,統統蒸發掉了。即使科學家在水星的兩級以及一些巖石坑中發現過水冰的存在,但是也不妨礙它就是八大行星中最缺水的一個。
所以千萬不要被這些行星的名字給迷惑,事實上,水星上沒有水,金星上也沒有金,火星上也沒有火,木星上更沒有木頭了,之所以這麼叫,是有來由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五行學說非常出名,所以這些行星是根據金木水火土5種元素分別命名的,不要以為這是很兒戲,其實這是古人根據目睹這些行星時,所看到的顏色所命名的。
比如說火星,古人在看到火星時是火紅色的,所以被叫做了火星,其實它本該叫做熒惑星;金星,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說傍晚出現時叫長庚星,早晨出現時又叫啟明星(古人並不知曉其實是同一顆星),又因為其本身看起來比較偏黃,所以又叫金星。
而水星的顏色看起來比較泛灰,所以看起來有點像水的顏色,就被叫做了水星,事實上它應該叫做辰星或者昏星,因為它總在太陽附近活動,所以只有在傍晚和早晨的時候才會看到它。
土星之所以叫做土星,是因為它的顏色看起來有點泛土黃色。事實上它還有一條名字叫做鎮星。木星是因為它的顏色有點像木頭的顏色,所以稱為木星,其實它也有另外一條名字,叫做歲星。
所以說,這些行星的名字的由來,是跟它們自身的顏色有關(從地球看到的顏色),再加上我國五行之說來命名,由此行星的名字就有了,所以不要被行星表面的名字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