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沙漠綠洲背後的「秘密」

2020-12-03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11月的內蒙古已經進入冬天,在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的試驗地裡,草已枯黃、蔬果已被收割,連平日活潑的野兔、田鼠也沒了蹤跡,萬物似乎已經沉寂。地裡的生命也隨著寒冬逝去了嗎?不,它們的情況正被各種採集器監測著,「一呼一吸」都變為涓涓「數據流」實時傳回位於沙漠實驗室的數據中心。

「它們就像孕育在媽媽肚子裡的小生命,以前我們不清楚冬季在地下時它們會如何,但現在所有的情況都能了解。」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團隊成員蔣學皎說,現在他們的沙漠土壤化技術不僅是「黑科技」,還有了「高科技」。隨著騰訊—重慶交通大學沙漠生態研究聯合實驗室的成立,一套基於邊緣數據中心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孕育而生,改變了研究的傳統模式,助力他們研究沙漠綠洲背後的「秘密」。

2020年11月10日,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的中試基地裡,田間植物表型採集系統機器人正在巡測。雍黎/圖

17000畝沙漠已經變綠

還有眾多「未解之謎」待解開

「內蒙古冬天來得早,地裡的部分辣椒、西瓜都是來不及收就已經被霜凍了。」11月10日,在位於烏蘭布和沙漠實驗地裡,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團隊負責人易志堅教授一邊說著,一邊帶著記者翻看沙地裡的各種作物。經過霜打的西瓜切開還是鮮紅;白蘿蔔一拔就起,生吃依然甜脆;辣椒「二荊條」被風吹乾卻還辣味十足……

2020年11月10日,在烏蘭布和沙漠試驗地裡,來不及收摘的辣椒,已經被風乾。雍黎/圖

讓沙漠變成綠洲,開滿鮮花,收穫莊稼,這是易志堅教授研究團隊歷經10年的研究與實踐創造的「生態奇蹟」。易志堅團隊從植物中提取了一種纖維黏合劑,放到沙裡,添加適量的水,讓沙子擁有生態力學屬性,具有了保水性,實現「土壤化」。

經過在重慶多年的實踐,2016年,團隊來到烏蘭布和沙漠小試,成功「變」出一片25畝左右的綠洲,2017年完成了中試基地內約4000畝沙漠的土壤化和綠化,2018年,面積擴大到了6000畝。生態修復的足跡還拓展到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川西若爾蓋沙化草地、西沙島礁甚至包括中東和撒哈拉沙漠等地,截至2020年10月易志堅研究團隊已完成生態恢復建設17000畝。「沙漠土壤化」成本遠低於我國各省市土地復墾費用,平均用水量不到400方/畝,低於當地基於以色列滴灌技術制定的550方/畝的節水定額。

2020年10月18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試驗地裡綠油油的牧草,紅彤彤的高粱都已經到了採收的季節,工人們正在忙碌著。萬難/攝

「從最開始驗證土壤化後植物是否能夠生長,到進行規模化試驗,擴大我們的植物種植面積,進行優勢植物的選擇和研究。再到我們發現沙漠裡植物長勢旺盛,產量也很高,而且產品特別好吃。」易志堅說,這讓他們覺得沙漠土壤化的實施,不光是可以進行生態修復,還能讓當地致富的。同時他們也發現在沙漠復綠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需要研究。

「我們發現沙漠裡種植物產量和質量會高於當地傳統農田,而且根系特別發達。」易志堅說,去年在內蒙古的高粱測產顯示最高畝產是932公斤,平均畝產是789公斤,而全國最高平均畝產是2017年的324公斤。團隊總結認為,除土壤化後的沙子保水保肥而外,沙漠鬆散性比土壤高,根系在土壤化層下面生長沒有較大的阻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發達的根系可以更充分地吸取養分和水分,加上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以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高於傳統農耕地。

2018年9月10日,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中試科研基地內,科研隊員正在清洗剛剛從試驗地裡挖出的植物根系。萬難/攝

不過如何能使沙漠農業在最少的資源投入下獲得最佳的產出?沙漠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性質適合種植哪些農作物?在沙漠地區大面積發展農業後,對沙漠地區的氣候,溫溼度指標、生態、環境、人類活動等方面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要進一步的鞏固和擴大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成果,亟待解決這些「未解之謎」。

大量數據處理成研究難點

智慧農業讓研究不再「靠天吃飯」

「探索適合沙漠地區低耗、高產、綠色的種植方式,就要研究清楚作物的產量,就需要搞清楚是受哪些方面的影響,又是如何影響的。」蔣學皎是法國裡昂國立應用科學學院微生物學博士,到重慶交大任教後,2年前受邀加入團隊研究地表微生物情況。也因此,她和同在一個學校,研究人工智慧的老公方勇成了一個團隊的同事,嘗試用人工智慧的方式來進行幫助研究。

「這是我們自己研發的田間植物表型採集系統機器人,它配備有雷射雷達、雙目相機等設備,能夠對田野裡植株的果實、病蟲害、株高等情況進行探測和分析。」蔣學皎說,這個機器人是她和丈夫一起研發的,這個機器人配合無人機載高光譜成像系統,可以採集農作物果實、病蟲害、株高、出苗率等數據,這些數據量大、來源多樣,處理是一大難點。「以前他用深度學習框架做目標檢測,用自己的電腦,數據集規模在800多兆的時候,程序運行了三天仍無結果。如果處理1T的圖片,耗時可能數月甚至數年。」

試驗田裡浦北的傳感器。雍黎/圖

「當我們了解到易教授團隊的需求時,決定部署一個邊緣計算中心,來解決海量數據運算和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需求問題。」騰訊雲數據中心高級架構師,沙漠項目及nano

邊緣一體櫃項目經理劉靈豐介紹,從2018年初步接觸,到2019年10月騰訊和重慶交通大學一起成立了沙漠生態研究聯合實驗室,基於邊緣數據中心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成了首個合作課題。

「傳統的農業是靠天吃飯的,決策主要是靠經驗積累,在氣候變化多端的當代已不適合照搬。」劉靈豐說,他們制定了一套智慧農業方案,具備在6000多畝的內蒙古實驗基地上,部署數萬個傳感器的能力,對土壤情況、氣候條件、水源條件、植株生長等環境數據、視覺數據進行採集,共同組建成一個比較強大的數據網,「以後我們在看到沙漠農業的時候,就不再看到一片荒沙或者綠色的農田,而是一個個的數據點,把這些數據點結合起來分析,就可以對我們的農業生產進行科學的、有據可依的指導。」

2017年9月5日,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沙漠化土壤」中試科研基地,沙漠中的試驗地綠意盎然。萬難/攝

採集數據實時傳輸

全靠這臺在沙漠中堅守的「寶寶」

若需要在6000多畝的實驗基地上部署數萬個傳感器,一年大概會產生150萬個數據包以及50P以上的數據存儲量,如何能夠保障這些數據的採集、存儲和處理,讓科研團隊們能夠簡單快捷的使用到這些數據。一個20多人的技術研發團隊在劉靈豐的帶領下組成。

已經投用的nano邊緣一體櫃。雍黎/圖

在試驗基地的辦公區的空地上,立著一臺2米高、1.2米寬的nano邊緣一體櫃,對於目前正在懷孕中的劉靈豐來說,這個邊緣一體櫃就像她另一個寶寶。「這是我們用心打造的一款針對沙漠極端氣候條件的數據中心產品,性能提升50%~75%,可靠性提升50%的同時製冷系統能耗卻降低69%。」

「這個nano邊緣一體櫃是全國首臺帶自然冷卻的單櫃數據中心。」騰訊雲數據中心架構師韓鵬瑞介紹,它是整個邊緣數據中心的核心,承擔了數據接收、存儲和處理。它的算力最大可支持5120個虛擬核同時計算,也就是說,一臺電腦需要4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在nano一體櫃只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同樣規模的科研計算,效率可以提升兩千多倍。而且無須專業人士值守,還能抵禦沙漠的風沙和冬季的嚴寒。

「以前我們在現場採集數據後,用硬碟拷貝回重慶再進行研究。」蔣學皎說,現在數據採集後能在柜子裡直接進行處理,將核心有效數據上傳到雲,他們在重慶就能掌握各種實時數據,進行研究。「以前我們是靠經驗總結,現在有了數據支撐,研究時間大大縮短了。」

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團隊負責人易志堅教授在試驗地裡講解。雍黎/圖

「烏蘭布和每年有一億噸的沙子會落入黃河。現在我們在烏蘭布和沙漠的治理中,關鍵點一是阻止沙漠向東面侵蝕,進入黃河;二是對附近礦山治荒漠化理修復。」阿拉善盟的發改委主任的羅志鐵說,對於易志堅團隊的研究他們很認可,已經考慮在烏海湖治理中引用。

易志堅說,他們現在是在和沙漠賽跑,全球每年以5萬到7萬平方公裡的速度在瘋狂擴張,相當於每年消失兩個海南島。我國家有173萬平方公裡沙化土地,如果採用沙漠土壤化方法把它恢復1%,就是2600萬畝,能有助於解決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化嚴重,土地利用率低問題。對於技術產業化,他始終保持著科研人的嚴謹,他表示,未來至少三年,他們的土壤化技術推廣面積會大大提高,但還是在試驗推廣的階段,他們會進一步的研究和積累數據,為規模化的產業推廣打下牢固的基礎。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曾是生機綠洲,滄海桑田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古人難道會選擇在沙漠裡延續文明嗎?當然不可能,唯一能夠說得通的就是這裡曾經是宜居地點,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洲,從古至今,究竟經歷了什麼?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就算是一篇普通的沙漠,我們也能想像到沙漠裡有多「乾渴」,更不要說這個世界上除南極洲以外最大的沙漠了,氣候條件可想而知。但這麼大的一塊土地,真的從古至今都是一片荒漠嗎?
  • 把沙漠變成綠洲
    杜拜的秘密毫無疑問,杜拜是一個耀眼的沙漠綠洲。3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沙漠,只有仙人掌、風滾草和蠍子的身影,但卻轉瞬間高樓林立,奢華無邊。置身於今日的杜拜,你很難想像自己實際上是處在一個沙漠地區。可是,杜拜其實是個沒有任何淡水資源的地方,這裡沒有地表水,蓄水層也非常稀薄,是世界上降雨量最低的地區之一。那滋養杜拜的生命之水來自何處呢?完全來自海水。不僅僅是杜拜,阿聯所有的水都是由海灣地區眾多的海水淡化工廠淡化而來的。正是淡化的海水給這裡的沙漠城市帶來了勃勃生機。
  • 中國最「沒用」沙漠:60年把600萬畝沙漠變綠洲,沙漠要消失!
    隨著遊客人數的增加,遊客不僅已經去了慣例的觀光地欣賞,也有人去沙漠等地探尋自然的妙趣,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正為土地沙漠化而煩惱。我們知道沙漠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損失,所謂黃沙到處都是草木枯萎的地方,還有陝西的榆林市,曾經為了三次沙塵暴被強制移動過,但他們還是被風沙所困擾。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丨《沙漠的秘密》
    《沙漠的秘密》繪本插圖一天,小花狗和小狐狸相約去大森林旅行,結果卻迷路來到了一片大沙漠裡。
  • 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隱藏攻略 沙漠綠洲全DP通關打法攻略
    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隱藏剛布奧怎麼獲得,沙漠綠洲全DP怎麼刷,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是中期副本之一,玩家通鍋賢者之塔就可以開通沙漠綠洲副本了,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有隱藏剛布奧神燈和
  • 沙漠綠洲建霸業 《倩女幽魂2》成就私人領主王道
    在《倩女幽魂2》的沙漠裡,領主們可以自由擺放歷經數百年才形成的湖泊,改變水陸地形,完成了現實中幾千年的地理演變。領主們也可以在綠洲上種植各種樹木、花卉、蔬果,為領地擴張打下基礎。  熱氣騰騰的奇幻沙漠溫泉,是沙漠綠洲特有的景觀,它模擬了真實的「泡澡」過程。適度的泡澡可以讓人美美噠,但泡澡時間過長,也許就會有反作用!
  • 沙漠中的綠洲非常難得一見,莫扎比綠洲上榜,一起來看看吧
    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莫扎比綠洲 莫扎比綠洲位於撒哈拉沙漠北部,這裡的美景令人神往,你也是這樣想的嗎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加波羅恩綠洲 加波羅恩是一個以一片大型淡水湖為基礎的綠洲,這裡確實是個休閒的好地方,值得前去遊覽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思瓦綠洲 思瓦綠洲位於埃及境內,
  • 「vivo Z5逐路G7」 探尋西北壯闊的戈壁綠洲
    「vivo Z5逐路G7」 探尋西北壯闊的戈壁綠洲 2019年08月16日 17:10作者:小蘇編輯:楊曉   8月12日,由vivo和專業影像媒體蜂鳥網聯合發起的
  • 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101層陣容搭配 沙漠綠洲101層打法技巧
    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101層怎麼打?這個是遊戲中比較難打的一層了,不思議迷宮錢80層都非常的簡單到了後面就需要玩家們有一定的技巧操作了哦!
  • 沙漠綠洲中有數百種古老菌落,它是如何保持古老海洋生物形態的?
    沙漠有可能是生命的起源之地嗎?為什麼沙漠的綠洲竟出現了古老生命的形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來自墨西哥的沙漠吧!奇瓦瓦沙漠它是墨西哥最大的一個沙漠之一,佔了墨西哥面積的12.6%,有一個英國的大小了。在墨西哥人的眼中這個地方就像西藏對於中國人民一樣,非常的神秘、神聖、莊嚴。存在著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奇觀。
  •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2019-07-02 18:36:4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探尋「豐臺藍」背後的秘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探尋「豐臺藍」背後的秘密 2020-08-2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乾旱沙漠,沙漠深處藏著一片綠洲,不是海市蜃樓嗎?
    如果問你們,世界最乾燥的沙漠中有什麼?很多人會回答說沙漠有沙,極少的人會回答沙漠有村莊。阿塔卡馬沙漠,世界上最乾旱地區之一,曾經創下最長的「無降雨時間」紀錄,被人們說是「如火星般荒涼」的地方,但是就是這樣荒涼的地方卻藏著一個最美綠洲。
  • 「沙漠裡的天堂」錫瓦綠洲
    歡迎來到百家號青青小草小河流水,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錫瓦綠洲。錫瓦綠洲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西部,它地處乾燥的沙漠之中,是廣布於北非的諸多綠洲之一。數千年來,錫瓦綠洲一直是商隊的臨時驛站。經這些曲折蜿蜒的路連接了它與外面的世界,但此地傳統的柏柏爾文化卻一直保留著原始的風貌。
  • 沙漠裡也有綠洲,來看看阿塔卡馬沙漠遊客中心
    Emilio Marín&Juan Carlos López,Desert Interpretation Center,外景,2015年 felipe fontecilla2015年竣工的阿塔卡馬沙漠遊客中心,位於極度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
  • 不可思議,塔裡木沙漠發現「地下海洋」,沙漠變綠洲很可能實現
    不可思議,塔裡木沙漠發現「地下海洋」,沙漠變綠洲很可能實現。沙漠是地球上最惡劣的地貌之一,它號稱地球的「癌症」,沙漠裡到處都是巨大的沙丘,而且非常的乾旱,幾乎全年不下雨,多年來很多國家一直嘗試治理本國沙漠,讓它變成綠洲,不過很少有哪個國家能或者成功,因為沙漠實在太乾旱,沒有一點水分,植物也不可能生長。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逐漸變綠洲,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被治理好嗎?
    地理科學方面,一直是大家喜歡的話題,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一個關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問題,因為長時間以來沙漠的治理一直是人們牽掛的問題,那麼這個沙漠能成為綠洲嗎?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不過想將沙漠變成綠洲,最主要的就是其根本的問題的了解,才能做到實質性的治理!
  • 【地理拓展】中國沙漠變綠洲是奇蹟,為啥中東沙漠變綠洲就有問題?
    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中國曾經有八大沙漠,但現在,只有七大沙漠了......沙漠變綠洲的奇蹟在河套平原上演了! 庫布齊沙漠位於河套平原黃河「幾」字灣的黃河南岸,也是距離我國首都北京最近的一大沙漠地區,如同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