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分會場活動十七】配電網保護與控制專題研討會在惠州召開

2021-01-19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CSEE

會場


  2020年11月19-20日,配電網保護與控制專題研討會在廣東惠州召開。會議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和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提供指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繼電保護專業委員會(以下稱專委會)主辦,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惠州供電局、惠州市電機工程學會承辦。本次會議也是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分會場活動和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2020學術活動月項目之一。惠州供電局副局長、市電機工程學會會長陳先鋒和來自高校、科研、設計、製造、運行單位的代表約150人參會交流。會議由專委會秘書長、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趙希才和惠州市電機工程學會副會長林志超共同主持。《供用電》、《南方電網技術》等作為支持媒體參會。


陳先鋒致辭


  陳先鋒在致辭中介紹了惠州的風土人情、歷史人文、經濟建設成就和電網發展現狀。他表示,惠州市電機工程學會秉持組織和團結惠州電機工程界科技工作者的宗旨,積極推進惠州市電力科技事業發展,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進電力科學普及和成果轉化,並為廣大會員提供高質量服務。配電網保護與控制專題研討會在惠州舉行,對電網數位化、智能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也為各界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希望各位專家加強交流,分享經驗,群策群力,攜起手來,共同為電網保護與控制發展貢獻力量。


  在學術交流環節,會議設置了智能分布式繼電保護及自愈控制,接地方式選擇和接地故障檢測,5G通信與配電網繼電保護,在線監測、智能運維與新型裝備等4個板塊,共安排了27個專題報告,部分專家以線上形式分享報告。


和敬涵作報告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和敬涵教授作了題為《配電網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報告。報告認為,未來配電網將大量接入分布式電源,配網新型拓撲變化靈活多樣,高隨機性、高靈活性、高可調性的新型負荷佔比提高,直流配網、儲能裝置、電力電子化設備等越來越多,配網運行複雜度顯著提升。現代量測、高性能通信、信息處理、深度學習等領域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配電網保護技術的創新和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撐。


王文龍作報告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研究院王文龍教高作了《配電網分布式故障處理技術》的報告。報告回顧了現有各種配網故障處理模式,重點介紹了基於光纖通信和基於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故障處理模式。報告指出,5G通信的傳輸延時、抖動、可靠性、安全性和抗幹擾能力等方面是將其用於差動保護的主要障礙。

 

林志超作報告


  惠州市電機工程學會副會長林志超作了《配電網區域保護控制運維一體化集成系統研究與應用》的報告。該項目正進入工程試點階段。


歐陽衛年作報告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系統部歐陽衛年高工作了《佛山供電局配網可視化及主站自愈實踐》的報告。該項目採用主站就地協同自愈技術路線,實現了配網故障快速隔離、復電,大幅提升用戶可靠性。下一步計劃繼續完善網架基礎、提升終端運行質量、推進配網自動化開關建設布點、完善主配協同管理體系。


曾祥君作報告


  長沙理工大學曾祥君教授作了《配電網接地故障發展歷程與快速安全處置成套技術》的報告。該項技術根據交流電弧熄滅機理,採用可控電壓源柔性接地以實時調控中性點對地電壓,從而主動調控故障點電壓。發生瞬時接地故障時,使故障恢復電壓低於絕緣恢復強度(電弧重燃電壓),阻止電弧重燃,實現故障徹底熄弧;發生永久性高阻接地故障時,主動升高故障相電壓,增大故障電流,實現接地保護跳閘;正常運行時,注入恆流,抑制三相不平衡電壓。


瞿水華作報告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瞿水華高工作了《5G賦能智能電網》的報告。2018年6月,中國移動聯合南方電網、華為發布全球第一個《5G助力智能電網應用白皮書》。2019年底,依託深圳鵬城500KV變電站、崗頭-正坑10KV線路,完成了5G商用網絡的部署,開展了5G配網差動保護、5G PMU、5G 網絡切片端到端外場實測。測試結果表明5G優異的網絡性能能夠完美契合智能電網業務需求。2020年,在深圳鵬城500KV智能變電站,部署了7項5G應用,包括變電站AI視頻監控、變電站端子箱信號回傳、變電站機器人巡檢、變電站設備監控、配網差動保護的演示、輸電線路AI監控、高級計量。2020年啟動5G智能電網二期建設,涉及發、輸、配、變、用、綜合等各個環節共53種業務場景。預計在2022年底前,在廣州、深圳部署不少於7000個應用點位,形成5G+智能電網規模商用示範標杆。


餘江作報告


  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繼電保護處經理餘江作了《5G 通信在配電網繼電保護中的應用》的報告。配網差動保護可以實現配故障精確快速定位, 5G技術為差動保護解決了通道問題,精準時標授時實現採樣同步。研究了5G配網差動保護的採樣點插值同步技術、CPE與配電網終端的接口、差動保護通信規約、IPV6網際網路協議、流量控制技術等。分階段依次開展了同一基站TUE的通信性能測試、跨基站TUE的通信性能測試、CPE原型機和2層協議差動保護外場切片測試、3層協議DTU及CPE樣機的外場實測。試驗結果表明:授時精度400ns左右,通道時延滿足差動保護業務需求。後續,計劃制定5G通信差動保護標準。


于洋作報告


  安徽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繼電保護處于洋高工作了《基於5G組網的智能分布式配網保護試點應用情況總結》的報告。2019年6月14日,中國首例「特高壓+5G」基站在古泉換流站落成,2020年完成古泉換流站5G信號全覆蓋,試點開展應用AR/VR技術實現複雜故障「小前端、大後臺」分析指揮處置工作。2019年8月21日,在合肥濱湖新區四座20千伏開閉所內,完成了基於5G通訊的智能分布式配網保護安裝、調試並投入試運行。項目採用SA獨立組網,業務由SA核心網進行承載,相比光纖通信來說經濟優勢並不明顯,後續可考慮採用網絡切片技術。下一步,需要研究5G通訊環節的信息安全技術,確保網絡安全;建立基於5G技術的配網保護裝置技術標準、檢測標準及運維標準等完備的成套技術標準體系。


段昕作報告


  河北電力科學研究院配網技術研究室專責段昕作了《5G通信在配電網繼電保護中的應用-河北經驗》的報告。2019年9月7日,「基於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饋線自動化」項目在河北正定縣塔元莊正式投入運行。在一二次融合成套斷路器上增加了智能分布式饋線自動化功能;在饋線終端增加了一個乙太網航插,用以對外接CPE進行通信、供電。對外接CPE進行了改造,加裝了防護罩、強制排風裝置,滿足CPE在戶外運行時的環境、防護等級要求。採用SA組網方式,電力APN專線通道進行通信,由2個基站提供5G信號的覆蓋。經實際測試,單向通信通道延時在20ms內。故障定位、隔離和非故障區域自動恢復供電在200毫秒內快速完成。實際運行發現,存在CPE可靠性低、智能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終端配置繁瑣、5G網絡信號不穩定等問題。為此,計劃繼續研究新型無線通信(5G)應用於配電網保護的通信特性,研究節點失效連結通信自修復技術;研究基於新型無線通信(5G)的高比例新能源配電網快速保護技術;研究新型保護方案的測試技術。


陳軍作報告


  四川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陳軍作了《配網5G差動保護試點運行總結》的報告。2019年12月30日在10kV金湖一線成功投運5G配網差動保護,驗證了5G通信網絡 (NSA非獨立組網)具備配網差動保護業務承載力。差動保護通過外部授時系統實現同步。縱聯通信採用UDP/IP協議,數據通過IEC61850標準中的SV和GOOSE格式封裝在UDP報文中傳輸。為節省流量費用,可選擇正常情況不傳輸SV採樣值,保護啟動後才開始立即互傳SV報文。保護動作時間主要取決於5G通道質量和平均時延。試點初期受通道延時不穩定影響,整個動作時間約140ms;2021年預計正式啟用SA獨立組網5G網絡(本地核心網),動作時間將縮減為65ms。5G傳輸通道覆蓋範圍廣,便於施工,易於維護,具有成本優勢,但相關標準尚未統一,設備質量尚不滿足要求,通道安全性、可靠性有待提高。


高厚磊作報告


  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高厚磊教授作了《5G通信配網差動保護試驗與應用》的報告。以配電監測終端為基礎,通過增加5G接口模塊CPE-Pro、更新通信接口配置方案、升級軟體算法等方式,研製開發出嵌入自同步電流差動保護功能的智能配電終端裝置STU。饋線兩端的STU以各自檢測到的故障發生時刻為時間起點,計算或提取電流相量或採樣值,並置以「時間標籤」,實現線路兩端電流數據的同步測量。測試結果表明:採用5G切片網絡作為配網差動保護的無線通道,其通道延時在8-14ms, 平均值小於11ms,比光纖通道長約8ms,完全滿足配網差動保護對數據通道的時延要求。在所模擬的上千次區內外故障中,數據傳送無誤,保護反應正確,動作時間在40-60ms,平均動作時間小於50ms。2020年6月2日,配網5G差動保護裝置在青島市黃島區古鎮口10kV康大線成功投入試點運行。裝置記錄結果表明,兩臺裝置端到端數據傳送時延平均約12ms,包括通道時延10ms和其他時延2ms。但商用型5G終端(CPE-Pro)在環網櫃內使用時會發生通信中斷,不滿足工程應用要求,必需採用戶外工業級CPE進行替代。2020年7月30日用CPE-Win替換後,通信情況保持良好。建議儘快組織制定相關標準,規範並推進5G通信在配網保護及自動化領域中的工程應用。 


梁睿作報告


  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梁睿教授作了《配電網故障精準定位技術應用與展望》的報告。報告分別介紹了基於零序分布特徵的配電網故障定位方法、應用模量行波到達時間差的故障定位方法、結合波頭到達時刻與極性信息的故障定位方法、基於暫態行波幅值衰減的故障定位方法、基於暫態特徵模量時頻信息的電纜故障定位方法。報告指出,現有利用暫態信號特徵的故障定位方法大都利用行波到達時刻、暫態主頻率、能量等信息構建定位判據;後續,可立足故障暫態信號波速變化、幅值衰減等特徵實現基於配電網多測點精細化的感知分析。


王晨清作報告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王晨清博士作了《直流配電網保護技術研究》的報告。報告以江蘇電網建設的直流配電網示範工程為主線,介紹了直流配電網的發展背景、關鍵設備、接線形式與接地方式、故障特性與故障時序、保護與故障恢復方案等。


  山東理工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院長徐丙垠教授以線上方式分享了題為《配電網接地故障保護若干問題的討論》的報告。報告分析了配電網接地故障的特點與危害以及配電網接地保護耐過渡電阻能力的影響因素,建議配置精確測量小電流的貫穿式零序電流互感器,採用高靈敏度零序電流保護、電壓比率制動零序電流保護、暫態功率方向保護、群體電流比較式選線裝置等方案,並詳細介紹了多級接地方向保護的實施方案及應用效果。報告呼籲完善配電網接地保護標準與技術規範,提高運維管理水平。


  此外,南京豐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峰、杭州瑞勝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林、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新能源學院薛永端教授、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唐炳南、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繼電保護產品線技術負責人任睿、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荊平、惠州市電機工程學會副會長林志超、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網絡安全顧問和創新經理李容、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忠祥、深圳市壹電電力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葉文忠、國網上海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室主任費燁、歐米克朗電子儀器亞洲有限公司郭春耀、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設計院宋湘萍分別作了《分布式差動饋線自動化技術及應用》、《電弧光保護作為母線主保護在配網中的應用和討論》、《消弧線圈並小電阻接地系統接地故障特徵與保護》、《基於人工智慧的配電網高阻接地故障識別技術》、《人工智慧小電流接地選線》、《配電網故障指示器新方法》、《觸電研究與漏電智能監測》、《網絡安全和繼電保護研發》、《變電站直流系統的監測與運維》、《智能電纜測控系統及運維管理平臺》、《配電網環保型設備發展及基於5G配電設備智能運維新技術》、《配網自動化系統現場測試》、《一二次融合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報告。

  會議認為,配電網的新變化體現在分布式發電的接入、複雜網架結構的採用、直流配電技術及新型電力電子設備的應用、負荷端的靈活可控等方面;不同的保護配置和故障恢復方案各有不同的適用場景,智能分布式配電保護及自愈控制系統是中心城市(區)配電網保護控制的發展方向;非有效性接地方式仍是保證可靠供電的有效措施,應繼續比選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判別和處置方案,完善相關設備的技術標準,改進檢測、管理、維護和評價方法,保證可靠供電和人身安全;5G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在多個場景中的應用值得期待;基於狀態監測的延壽決策、隱患診斷與及時排除還需要深入研究。


  本次專題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加強了相關單位和從業人員的溝通與交流,提出了未來配電網保護與控制的發展建議,推動了相關學術研究與應用實踐的深化。

相關焦點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關於召開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的通知
    ■專題活動1:全國旋轉電機學術研討會(成都)■專題活動2: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土建專業委員會年會暨技術交流會(珠海)■專題活動3: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電壓專業委員會年度工作會暨技術研討會(保定)■專題活動4: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智能電力設備與系統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大連)
  • 2017中國化工學會年會及申報分會場的通知
    2017年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定於2017年10月14-15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8.同期召開: 中美化學工程學術研討會/中日化工學術研討會 年會分會場申辦工作事項:一、分會場設置情況1.申報單位範圍申請承辦年會分會場以我會各專業委員會為主,同時接受實力較強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地方化學化工學會申辦。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關於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徵文的通知
    各理事單位、專委會、會員中心、省學會及有關單位: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以下簡稱「年會」)擬定於2020 年11月召開。會議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已成為我國能源與電力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學術盛會,歡迎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科技人員、工程師及高校師生踴躍投稿。
  • 即將召開|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 「2020年科學技術年會」最新議程一覽
    ,我會2020年科學技術年會定於12月3-4日在杭州舉行。>年會活動內容(一)主會場1介紹出席開幕式領導及嘉賓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領導致辭3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領導致辭4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致歡迎詞附件2: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2020年科學技術年會參會報名表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 2020年11月18日
  • 關於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 「2020年科學技術年會」參會報名的通知
    ,我會2020年科學技術年會定於12月3-4日在杭州舉行。 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 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紹興協同創新 服務站年會時間、地點時間:2020年12月3-4日地點:杭州 浙江三立開元名都大酒店年會活動內容
  • 關於參加「2017年中國化工學會年會」 第19分會場--材料化學工程創新及非金屬材料粉體加工技術研討會 的邀請函
    「2017中國化工學會年會」定於2017年10月14日~15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年會分為19個分會場,其中,材料化學工程創新及非金屬材料粉體加工技術分會場由廣西大學承辦,誠邀貴單位參加材料化學工程創新分會場會議並積極投稿。
  • 中國力學學會2020年學術活動計劃
    中國力學學會2020年學術活動計劃 2020-01-20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舉辦2020年中國生理學會學術年會的通知 (第一輪)
    經中國生理學會第25屆常務理事會第四次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原定於2020年8月22-23日在天津市召開中國生理學會2020 年學術年會改為同期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會議期間同時舉辦生理科學和醫學科學儀器線上展覽及技術交流。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會議內容1. 大會報告:歡迎各位會員提名。截止期:2020年5月30日。2.
  • CHINA ROCK 2020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
    10月23—26日,CHINAROCK 2020——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北京九華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東北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深部金屬礦山安全開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馮夏庭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本次年會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主辦,學會各分支機構和地方學會承辦,共組織23個分會場、424場專題學術報告、5場技術培訓的科技創新工業展覽。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關於2020年IEEE可持續電力與能源國際會議(iSPEC 2020)徵文的通知
    經中國電機工程學會(CSEE)與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分會(IEEE PES)商議,對應 IEEE PES夏季在北美舉辦的年會,確定每年冬季在中國召開
  •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海口召開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海口召開 來源:中新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7-27   今日/總瀏覽:1/2215
  • 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廈召開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應潔 通訊員 羅旻敏)日前,我國燃燒領域最高級別的會議——2020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廈門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57所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界的1700餘名專業人士參與。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三處主辦,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聯合承辦。
  • 2017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
    【中國環保在線 展會報導】「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是中國化工學會的綜合性年度盛會,系中國國內化工學術界高水平的年度盛會。2017年展覽會將與 「2017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同期同館舉辦,旨在展出世界各化工科學儀器、實驗室裝備及科教技術等。
  • 廣西地球物理學會召開2020年學術年會
    2020年11月18日至21日,廣西地球物理學會在柳州南天大酒店召開2020年學術年會。
  • 2019年12月省級學會月報摘要 - 江蘇公眾科技網
    12月3日,省農學會承辦的博士後工作人員交流座談會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召開。12月4日,省能源研究會協辦的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在北京召開。12月4日,省電機工程學會第十四屆電站焊接學術年會及電站焊接標委會年會在鎮江召開。12月4日,省消防協會主辦的中國消防協會六屆七次理事會暨2019年科學技術年會在南京召開。
  • 江蘇省天文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在寧召開
    2020年12月7日,江蘇省天文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通知(第...
    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第三輪通知)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將於二、2020年海峽兩岸納米及超微顆粒材料未來發展高端學術研討會組織單位:中國顆粒學會,清華大學,大同大學(臺北),臺北科技大學
  • 關於召開2020年全國半導體光源系統學術年會暨國際光電傳感與檢測...
    關於召開2020年全國半導體光源系統學術年會暨國際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研討會的通知 2020-08-24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2019年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 潘家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2019年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於10月24日至27日在天津社會山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三處主辦,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致敬藝術學升格第十年 2020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年會召開
    2020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年會開幕式現場2020年恰逢藝術學升格為獨立學科門類的第十年。為推動中國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發展,回顧學科建設的發展進程,探討媒介變革對藝術的深刻影響,促進藝術基礎理論的現代建構,10月24日,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2020年年會暨「媒介視域下的藝術變遷」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逾三百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