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藻「藍眼淚」在中國沿海不斷擴張

2021-01-11 新華社新媒體

圖為在海洋中發光的夜光藻。(圖片來源: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網站)

新華社華盛頓6月12日電(記者周舟)中美兩國科研人員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通訊》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被稱為「藍眼淚」的浮遊生物——夜光藻近年來在中國沿海不斷擴張,暴發次數呈增多趨勢。

夜光藻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單細胞有機物,細胞器中有螢光素,相比其他海洋微生物,可吸收更多藍光、散射更多紅光,夜間受到船隻或波浪等擾動時,會發出閃爍的藍光。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以通過分析海洋顏色的變化來識別這種生物。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中國廈門大學、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分析了美航天局衛星和國際空間站拍攝的近1000張中國東海海域圖像,繪製了夜光藻的分布和變化圖。

研究指出,在2003年到2017年間,儘管規模和持續時間有所差異,這種發光浮遊生物的暴發次數總體呈增多趨勢。2017年,夜光藻暴發從4月中旬一直持續到7月中旬。

研究發現,夜光藻可以延伸至海岸線300公裡以外,比之前估測的要更遠。另外,它們可以在水溫28攝氏度的條件下生存。此前研究認為,夜光藻的生存條件是20到25攝氏度。

科研人員推測,化肥使用增加導致的水體富營養化可能是導致夜光藻擴張的原因之一,這種趨勢在未來幾年可能仍將持續。研究人員還說,利用遙感圖像可全面掌握夜光藻的暴發情況,從而為希望觀賞「藍眼淚」的遊客提供更準確的預報。

不過,夜光藻暴發是一種可能危害海洋生物的現象,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但若大量的夜光藻黏附於魚鰓上,會阻礙魚類呼吸,導致魚類窒息死亡。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夜光藻「藍眼淚」在中國沿海不斷擴張
    新華社華盛頓6月12日電(記者周舟)中美兩國科研人員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通訊》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被稱為「藍眼淚」的浮遊生物——夜光藻近年來在中國沿海不斷擴張,暴發次數呈增多趨勢。
  • 「藍眼淚」現象在中國沿海爆發擴張,或會危害海洋生物!
    每到夏季,海面上頻繁出現藍色螢光,仿佛看到了「阿凡達」的世界一樣,這種奇特的現象被稱為「藍眼淚」,被CNN列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據每日郵報6月13日報導,中美科研團隊日前在《地球物理通訊》上發表一項研究稱,「藍眼淚」現象在我國沿海頻繁暴漲,或會危害附近海洋生物生命。
  • 迄今最強超導磁鐵問世;夜光藻在中國沿海不斷擴張丨科技早新聞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被稱為「藍眼淚」的浮遊生物——夜光藻近年來在中國沿海不斷擴張,暴發次數呈增多趨勢。科研人員分析了美航天局衛星和國際空間站拍攝的近1000張中國東海海域圖像,繪製了夜光藻的分布和變化圖。研究發現,夜光藻可以延伸至海岸線300公裡以外,比之前估測的要更遠。另外,它們可以在水溫28攝氏度的條件下生存。
  • 不要讓海洋再流「藍眼淚」
    海邊迷人的「藍眼淚」,隨著海水湧動,仿佛浩瀚星空的瑰麗畫面。每到夏季,我國東海沿岸,特別是福建沿海一帶的海面上頻繁出現藍色螢光,仿佛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這種奇特的現象被稱為「藍眼淚」,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列為世界十五大奇景之一。
  • 加州海灘驚現夜光藻,自帶魔幻般的藍光,被稱沙灘版藍眼淚
    有不少網友表示這個現象對海洋生態是非常不好的,因為海藻過多會讓大海缺氧,最後導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這個就是沙灘版的藍眼淚,非常的美。其實這個現象在不久之前就在我們國家出現過,它就是平攤的藍眼淚,在2016年的時候這個地方就出現過這個現象,這個地方發生這個現象的時候,一時間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專門來這個地方觀看「藍海」,甚至有的人還在海邊搭起了帳篷,就是為了能看這個現象一眼,就在16年的18日23點左右的時候,有記者在龍鳳頭海域這裡發現了一大片藍色的光芒在眼前綻放開,隨著海水的湧動
  • 福建平潭連續多天現的魔幻「藍眼淚」,竟然是一種生態異常現象
    近日,在福建平潭部分海域驚現「藍眼淚」神奇景觀。在夜晚,海水只要經過一點擾動,就會發出點點藍色螢光,專家表示,在夜晚發光的其實是一種夜光藻類。根據其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無數的螢光藻聚集在一起,甚至天上的衛星都可以看得到。夜光藻一種海產屬。
  • 解謎「藍眼淚」 為什麼平潭的海那麼「藍」
    第2種說法「藍海」實際是「夜光藻」網友「夏祭空」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是夜光藻,不是藍眼淚。」市民林凱則也表示:「這明顯是夜光藻,它是一種赤潮生物,最近發布的赤潮預警就很能說明問題。而『藍眼淚』是種蝦,介蟲的一種,完全不一樣。」市民丁曉判斷:「應該不是『藍眼淚』,『藍眼淚』我看過兩次,都是去年夏天。
  • 泉州淨峰惠女灣出現「藍眼淚」?疑是夜光藻(圖)
    原標題:泉州淨峰惠女灣出現「藍眼淚」?疑是夜光藻(圖)   海水被激蕩就會發出藍光   疑是夜光藻用腳撥動浪花,光點更加明顯,像極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唯美的一幕……   海都記者致電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一位知情人透露,經查,發光其實是夜光藻導致的,並非俗稱的「藍眼淚」。近日,這個現象在崇武西沙灣附近海域也有出現,淨峰海域的情況可能與西沙灣的情況類似。近兩天,部門會安排惠安縣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員前往調查了解。
  • 「藍眼淚」的季節來了!到哪裡能看到藍眼淚?
    根據描述和圖片,他說,這可能是夜光藻引起的,不是「藍眼淚」。▲讀者薛政傑15日晚拍於長樂海西動漫創意之都附近的海灘遇見「螢光海」的薛政傑是網龍公司的員工,15日晚他拍了一組模糊的「螢光海」照片發到朋友圈引發轟動。
  • 福建多個地方出現藍眼淚,什麼是藍眼淚?
    近日,平潭、 長樂、連江等地出現「藍眼淚」,「藍眼淚」在海浪拍打下,不斷出現螢光一樣的藍點,整個海岸線猶如銀河星空,超夢幻,美如仙境,不,勝過仙境,趕快一起去先睹為快吧!近日,福建平潭部分海域出現「藍眼淚」景觀。晚上,海面上能看到泛著星星點點的藍色螢光。
  • 【植物知識科普】從藍眼淚分析藻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最近頻上抖音微博熱搜的海邊迷人的「藍眼淚」,隨著海水湧動,仿佛浩瀚星空的瑰麗畫面。每到夏季,我國東海沿岸,特別是福建沿海一帶的海面上頻繁出現藍色螢光,仿佛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這種現象被稱為「藍眼淚」。
  • 「藍眼淚」近期頻現石獅為哪般 部門:「藍眼淚」非赤潮
    ­  邂逅「藍眼淚」­  「藍眼淚!」當記者搖下車窗,海灘上隨著浪花不斷閃現的螢光藍,令記者不虛此行。­  在海浪的拍打下,永寧觀音山海岸不斷出現熒藍色的「絲帶」,恰逢空中下著細雨,雨滴落在海面上,激起數不盡的藍光,燦若星辰,令人仿佛置身在「阿凡達」的美妙世界裡。
  • 危險的藍眼淚
    夜光藻(圖片來源:wikipedia)有種海洋微生物,它的名字叫做夜光藻。當黑夜來臨,就連大海也被「染」成了黑色,只有它們——夜光藻聚集在一起,發出幽幽的藍光,把海灘照亮。它們是夜的精靈,是海的螢火蟲,更像是大海滴下的藍色眼淚。
  • 「藍眼淚」是什麼?歷史上「藍眼淚」出現後會發生什麼大事?
    談及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這個「藍眼淚」是什麼事物。說到「藍眼淚」相信大多數網友朋友們想到的答案和真實的答案是「南轅北轍」的,可能會認為是彩色鑽石、珠寶,或者是藍色的液體。但這些都不是,但是「藍眼淚」中的藍確實是有。「藍眼淚」其實是一種會發藍色光的微生物。
  • 福州平潭島的藍眼淚奇觀,如夢如幻,但想看藍眼淚需要一點運氣哦
    「藍眼淚」看著就像生活在海中的螢火蟲一樣會發光的生物,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呢?「藍眼淚」其實是一種在海裡生存的微生物,為螢光動物,也稱為「海熒」。它的身體內有一種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如果受到外界的擾動才會發出螢光。當海浪拍打沙灘、巖石的時候,螢光會更明顯,顯得更耀眼。
  • 福建平潭現"螢光海"奇景 專家:不是"藍眼淚"
    連日來,不少人聲稱在長樂海西動漫創意之都附近的沙灘上,發現了「藍眼淚」奇觀,還有人說在平潭流水鎮碼頭也出現了該奇觀。記者就此請教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蔡雷鳴。根據描述和圖片,他說,這可能是夜光藻引起的,不是「藍眼淚」。
  • 我用眼淚編織一整個宇宙,只希望你能看見(附:福建「藍眼淚」最佳觀賞地)
    」,而是赤潮生物夜光藻。夜光藻是球形的,它呈現的螢光帶不僅出現在沙灘,還會出現在海面上,大量聚集時,白天可以發現海水呈粉紅色,一般出現在四月初,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在福建沿海很常見。平潭龍鳳頭出現「藍海」次日,龍鳳頭海濱浴場的海水呈粉紅色這還真的有點「藍眼淚」、夜光藻傻傻分不清楚!那麼,「藍眼淚」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 行走臺灣:邂逅馬祖「藍眼淚」(圖)
    這幾年,每到春夏之交,臺灣島內就湧動「藍眼淚」觀光熱潮。島內外一群「追淚人」上山下海,苦苦追尋,用相機捕捉「藍眼淚」的曼妙身影。  馬祖「藍眼淚」是什麼?何以如此迷人?原來,「藍眼淚」是一種夜光藻,這幾年在馬祖周邊海域大量繁殖。春夏之交,每當夜幕降臨,隨著海浪的拍打,海面不斷出現藍色的螢光點。夜色中的馬祖海岸線儼然一片藍色夢幻,又仿佛浩瀚的銀河星空。
  • 「藍眼淚」刷屏,這下要在全國出名了!
    曾有人說浮世萬千吾愛有三嵐、藍眼淚與卿嵐為朝,藍眼淚為暮卿為朝朝暮暮此生>想和你去平潭「藍眼淚」上線就刷屏「藍眼淚」一上線就刷屏這貌似已經成為了固定的規律在這裡因為「藍眼淚」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世界當中(圖片來源:姑蘇醋王愛上羨)平潭「藍眼淚」有兩種平潭有兩種「藍眼淚」一種是海螢「藍眼淚」
  • 為了能看到海洋「藍眼淚」奇觀,我嫁到了福建平潭(不是
    藍眼淚曾經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為了能夠長期目睹藍眼淚,我選擇嫁到平潭(大誤)。終於在2019年5月份,我遇見了此生第一次的藍眼淚景觀。那幾天的藍眼淚並沒有很明顯,在每天倆小時凍成狗的等待裡,我只看到了幾次波浪拍打在一起時閃現的光——不是很藍,甚至有點兒像白色浪花的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