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中明實習生李雨珊攝
蔡承潤在廠房頂上建起的光伏電站 記者黃中明 實習生李雨珊 攝
屋頂光伏電站經濟帳
投資:建92.61千瓦總投入80多萬元發電:日均400度左右,一年14.6萬度
補貼:0.42元/度(國家補貼)×14.6萬度=6.132萬元省去:14.6萬度×0.8元/度=11.68萬元收益:6.132萬元+11.68萬元
=17.812萬元
回本:80萬元÷17.812萬元/年=4.49年算帳:電站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剩下的
20年可以免費用電
製圖/楊夢□本報記者 劉彪
章丘曹範鎮的蔡承潤最近投資80餘萬元,在自己的廠房屋頂上建設了功率為92.61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本月中旬剛併網發電。不同於山東各地已經建成的光伏電站,它沒有獲得政府一分錢的建設補貼,是山東首家由小微企業自主投資建設的分布式項目。這個光伏電站5年即可以收回投資。
現場探訪
一天發電400多度,霧霾天150多度
22日下午,天空蔚藍,陽光穿透力很強。記者驅車來到曹範鎮一個小村莊,蔡承潤的廠子就建在這裡。與其說這是一個廠子,還不如說是一個作坊。廠房多是簡單搭起來的棚子,生產設備也相當簡陋。「我們生產一些鋼絲刷等。」蔡承潤說著,就迫不及待地展示光伏電站。在一個屋子裡存放著逆變器等設備,上面顯示,截至下午3點,當天已發電400多度,21日、20日分別發電413度、395度,19日是個霧霾天,發電152度……「發電效果受天氣、氣溫影響很大。」電站承建方山東奧太公司項目負責人孟先生說,濟南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秋季涼爽乾燥,最適合發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雪,發電效果要差一些。蔡承潤的優勢在於廠房都是平房,有充足的屋頂鋪設太陽能電池板。
算經濟帳
5年收回投資,白用20年
建光伏電站的社會效益不言而喻,有助於節能減排等。但作為小企業主,蔡承潤考慮更多的是投入產出比,並毫不避諱對利潤的追求,以至於他在介紹自己名字時說:「蔡承潤,利潤的潤,企業沒有利潤沒法存活呀!」
目前建設光伏電站,1瓦平均投入在9元左右,蔡承潤總共建了92.61千瓦,佔地600多平方米,總投入80多萬元。這相當於他兩年多的純利潤。「我算了一下,還是有利可圖的,甚至比我做鋼絲刷利潤空間更大。」蔡承潤說,該電站日均發電量400度左右,一年就是14.6萬度。目前蔡承潤的廠子用電價格為0.8元/度左右,另外光伏發電國家還有0.42元/度的補貼,如果發的電全部自用,每年省下的電費加上國家補貼為17.8萬元。粗略估算,5年就能收回投資。電站的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剩下的20年就可以白用電賺錢了。
投資初衷
電價太高,只為降低生產成本
「我這個鋼絲製刷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蔡承潤說,技術含量不高,利潤率低,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去年,由於他的產品報價相對較高,他一個合作10多年的客戶停止了合作。「沒辦法,哪怕價格高一點點,也不會跟你合作」。
此前,蔡承潤想過多種辦法降低生產成本,比如改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原來一道工序需要9個人,現在只需要1個人。無奈,各種成本越來越高。
這時,蔡承潤把目光轉向了電。「用國家電網上的電,平均8毛錢一度,成本高,雷打不動。」蔡承潤說,到了生產高峰期,還時常被限電,只能用柴油機發電,成本更高,4元/度,影響正常生產。
一個偶然的機會,蔡承潤到江蘇客戶那裡走訪,發現當地很多企業屋頂上安裝了光伏電站,自己發電自己用。經過一年多考察,他決定建設這個電站,「絕不是頭腦發熱,只是為降成本。」
未來願望
希望山東每度2毛錢補貼儘快「落地」
建電站的確有助於改善環境。孟先生介紹,該電站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3.5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14噸,二氧化硫0.37噸,氮氧化物0.32噸。持續運行25年,可節約902.16噸標準煤,並減少排放2587.7噸二氧化碳。
事實上,山東一些企業已經在屋頂上建了光伏電站,但要麼屬於示範項目,要麼是金太陽工程,在建設前後都或多或少拿到了一些政府部門的補貼。蔡承潤則完全是自己投資,目前沒拿到政府一分錢。當然還有一些環保人士在自家屋頂建了電站,但多是為了環保,較少考慮投入產出問題。
蔡承潤注意到,山東省物價局最近發出通知,在光伏發電國家補貼0.42元/度的基礎上,山東準備再補貼0.2元/度,以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蔡承潤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將該政策落地實施。
相關新聞
山東力促工業企業建光伏電站
據了解,山東太陽能資源理論總儲量在全國排第17位,屬於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地區。全省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479小時,年每平方米太陽輻射總量相當於170千克標準煤,太陽能年總輻射值相當於731億噸標準煤,其中,便於開發利用的約7310萬噸標準煤。
目前,山東太陽能光伏電站有三種形式,分別是地面電站、屋頂電站和光伏建築一體化電站。目前已經建成的項目中,多為「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山東省發改委最近發出通知稱,最近兩年,重點在工業企業集中度、經濟性好的國家級或省級開發區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在工商業和大工業企業發展分散應用。
作出以上決定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一是這些產業園區和企業用電價格水平高、實行峰谷電價、網購電白天時間段加權平均電價高;二是用電量大且負荷較穩定、自發自用比例高;三是依託建築物房產權屬清晰合法,屋頂面積大且建築結構具備安裝光伏電站條件,尤其是屋頂荷載能達到安裝要求;四是與當地電網企業銜接,電網接入。
目前,山東省發改委正要求調查摸底各市2013年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情況,並編制2014年各市分布式光伏發電實施方案。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家能源局日前已敲定2014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4GW,分布式佔60%,為8GW左右。山東作為光伏生產大省,今後應該加大應用領域開發。 (記者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