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彭典 陳鵬 張鴻傑)9月2日下午,「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新聞發布會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2019年度共評出貴州省科學技術獎111項。授予貴州科學院周少奇教授、貴州大學陳肖虎教授省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華南陸塊陸內成礦作用:背景與過程」等2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西南喀斯特區大氣沉降物質來源解析與環境效應研究」等9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予「生物信息中代謝網絡流量化的理論和應用創新」等21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授予「北盤江-紅水河流域控制性工程水溫原型觀測技術」 1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授予「三種外生菌根菌創新培育及高效應用」 1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授予「稻田綠色種養與生態控害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9項成果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授予「面向高效數據服務的智慧專網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19項成果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授予「遵義朝天椒新品種遵辣1號的選育與應用」等45項成果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授予衛鋼、劉傑2位外籍專家省科學技術合作獎。
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安守海
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安守海表示:「2019年度獎勵的科技成果,是對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生動描繪,集中反映了我省科技創新工作聚焦同步小康、聚焦重大需求、聚焦國民經濟主戰場。」
在聚焦重大科技需求方面:比如,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項目「FAST臺址開挖系統關鍵技術應用及推廣」,針對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臺址開挖系統建造過程中面臨開挖中心多參數優選與精確定位、臺址綜合防洪澇治理、溶塌混合體邊坡穩定性評價及加固等三大關鍵技術難題,由貴州省企業牽頭,聯合國家院所、知名高校歷時7年進行關鍵技術創新,有效解決了利用大型巖溶窪地建造大型科技基礎設施的難題。
媒體記者認真寫稿
在重大科學發現方面:32項成果獲得貴州省自然科學獎,佔比近30%。在攻克關鍵共性技術,重點解決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方面:54項成果來自大扶貧、大數據和大生態領域,佔比超50%。46項獲獎成果緊扣十大工業產業,顯示出創新成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在面向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比如,「間充質幹細胞應用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脊柱退行性疾病及創傷微創治療創新技術體系的構建及臨床應用」、「顱內出血立體定向微創精準治療體系暨病灶周圍繼發性腦損傷機制」等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無不將其創新的宗旨落腳在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上。
主創:彭 典 陳 鵬 張鴻傑
一審:陳嘉新
二審:邵夢洋
三審:譚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