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我們採蜜的小蜜蜂來自國外:有關蜂蜜的9個問題

2020-12-08 三個料理人

蜂蜜歷來是美好生活的象徵,是艱難時刻的希望,甚至是值得以死相拼的美味。蜂蜜的故事很多,它們大多與美好、健康和欲望有關。

出埃及記中那被描述為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叫做迦南,位於地中海東岸的沿海低地。這裡和兩河流域一樣屬於新月沃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公元前7000年這裡已經有糧食生產,至今仍被無數雙眼睛關注著。

《三國志》記載,袁術稱帝後敗亡,臨死前想喝蜜汁,侍從說,只有麥麩粥。袁術嘆息良久,吐血身亡。蜜成了對欲望的諷刺。

▍1,蜂蜜是怎麼來的?

花蜜的含水量約為80%,蜜蜂採集花蜜後,在體內第二個胃中與轉化酶混合,隨後帶回蜂房的巢格中。蜂巢內負責釀蜜的蜜蜂會把巢內溫度保持在35攝氏度,並不停煽動翅膀,將花蜜中多餘水分蒸發掉。在轉化酶的作用下,花蜜中的絕大部分多糖被轉化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

當蜜中水分下降到17%-23%時,蜜蜂就會用蜂蠟封住巢格,這個步驟叫做封蓋。這時蜜也就釀好了。這個過程在乾燥的北方可能需要7天,在潮溼的南方,則可能需要10天才能封蓋。

還未封蓋

蜂蜜一般等到蜜蜂封蓋巢格之後再進行搖取,得到的是成熟蜂蜜。但如今越來越成規模的蜂蜜生產,會在尚未封蓋的時候就搖取蜂蜜,這種蜜一般被叫做水蜜。水蜜一般需要人工手段介入濃縮,以去除多餘水分,防止蜂蜜發酵變質。濃縮的過程會導致一定的營養物質流失,但實際上,蜂蜜絕大部分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僅從健康的角度看,這點流失並不太重要。

已經封蓋

▍2,野生蜂蜜為什麼值得追逐?

在自然條件下,蜂蜜是難得的高糖食品,能滿足動物對熱量的直接需求。為了這種味道,大家都願意以死相拼。

野生蜜蜂

熊仗著力大皮厚,是偷蜜的慣犯。平頭哥的本名是蜜獾(Honey badger),它也是能為這口捨命的好漢。在非洲,它經常與一種叫黑喉響蜜鴷的鳥合作,這種鳥為蜜獾充當偵查兵,一旦發現蜜源,這種鳥就會鳴叫吸引蜜獾,待蜜獾打破蜂巢飽餐之後,可以分一杯羹。這種鳥也會和土著人合作採蜜。

自然界中動物被蜜蜂圍攻是可能喪命的,但人類也同樣甘冒生命危險。BBC紀錄片裡,非洲熱帶雨林的土著把羽毛悄悄拴在蜜蜂身上一路追蹤回蜂巢。勇敢的少年用藤條圍在腰間爬上幾十米高的大樹,生火起煙燻走蜜蜂,歷盡艱難為家人用繩子垂下一籃籃珍貴的野生蜂蜜。

在喜馬拉雅南麓,為採集野蜂蜜,當地人用繩索垂下高崖,用長杆拾取懸崖上蜂巢的蜂蜜。野生蜂蜜的品質如今仍被認為遠遠高於人工養殖,這種付出是有高額經濟回報的。

不過吃野蜂蜜要小心雷公藤、博落回、狼毒等有毒蜜源植物,它們的蜜和花粉有毒,新聞中食用野蜂蜜發生中毒事件並不少見。

▍3、意蜂蜜,土蜂蜜,什麼蜜蜂在為我們採蜜?

蜜蜂歷來是勤勞品德的象徵,不過不同種類的蜜蜂性格差異極大。養蜂業對蜜蜂的選擇,在100多年的時間內,改變了蜂蜜供應,也深刻影響了環境,可以稱得上自然界中的大事件。

今天為市場上提供大多數蜂蜜產品的,是意蜂,即義大利蜂。它們原產於南歐的義大利,現已廣泛分布在除南北極外的全世界,是養殖數量最多的蜜蜂亞種。義大利蜂約在19世紀末引進中國。在中國適合飼養在黃河以南地區,不適合在黃河以北寒冷地區過冬。

蜜蜂

意蜂性情溫順,攻擊性弱,蜂王產卵量波動不大,所以能全年保持強大的群勢。意蜂分蜂性弱,逃蜂的情況很少,耐長途運輸,所以容易開展大規模轉場作業。在一個地方採完一個花季後,可以迅速裝車運輸至下一個植物開花地點繼續採蜜。

意蜂採蜜能力強大,種種優點使得意蜂在蜂蜜生產中居於主導地位。那些裝在車上轉場的都是意蜂家族。

規模化養殖的都是意蜂

土蜂蜜就是本土的中華蜜蜂產的蜜,俗稱土蜂糖,中蜂糖。中華蜜蜂學名東方蜜蜂,分布在整個南亞、東南亞與東亞。它在中國叫中華蜜蜂、中華蜂、中蜂,在日本叫日本蜂,在印度叫印度蜜蜂。

中華蜜蜂的特點是比西方蜜蜂難管理,它們蜂群較小,容易受環境影響而縮小或飛逃,蜂蜜產量也遠遠少於養殖的意蜂,因此近年的養殖量呈現減少的趨勢。

但中華蜜蜂也有難以取代的優點,它的蜂蜜口感特殊,中蜂蜜的價格在各產地都要明顯高於意蜂蜜。

意蜂產蜂王漿,東方蜜蜂不產

中華蜜蜂優點還有耐寒,擅長採集零星花蜜,能夠幫早春低溫開花的植物進行授粉,比如櫻、梨、桃、李等人們熟悉的經濟果樹。

由於義大利蜜蜂的引進,中蜂的數量和分布範圍已經極度縮小,退縮至山林地區。這一過程不僅改變了人類的蜂蜜供應,更重要的是對自然界事關重大的植物授粉環節產生了影響。

大田廣種的農業環境下,最重視蜜蜂的不是甜食愛好者,而是果農。國外養蜂業的一大職能,是受僱為大型果園承擔授粉工作,產蜜反而是重要性其次的工作。

國內養蜂人帶著意蜂全國追花趕蜜,風餐露宿,不敢耽誤花期。為加快生產進度,不等自然封蓋頻繁搖蜜,產出水蜜,也是行業的常態。但是這樣的生產方式客觀上使得蜂蜜價格變得平易近人。如果買到的是未經濃縮的水蜜,那就要放進冰箱保存,以免因含水量高而變質。

▍4,為什麼蜂蜜價格差那麼大?

蜂蜜價格相差巨大,同樣分量下,從幾十到數百,甚至叫價上千的也不少。

蜂蜜的價格首先與生產方式有很大關係。提前搖取水蜜再濃縮,這是市場上大多數蜂蜜產品的生產方式,它的價格確實實惠得多。

經自然醞釀封蓋的成熟蜂蜜就要貴出不少。而號稱土蜂蜜、野蜂蜜的又要貴得多,這都是生產方式決定的。生產方式決定了產量,物以稀為貴。再加上蜂種、產地等差別,可以使得價格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木桶中飼養的中蜂

蜂蜜的高低,還要看花。根據主要蜜源植物的不同,蜂蜜等級不同。其中槐花、椴樹、荔枝、枇杷、荊條蜜等屬於一等蜜源。

蜂蜜濃度(波美度)是衡量蜂蜜質量的主要指標,按國家新標準,根據蜂蜜理化品質的不同,分為一級品和二級品兩個等級。一級品蜂蜜水分含量不高於20%,二級品蜂蜜水分含量要求不高於24%。此兩種等級中均要達到: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低於60%,蔗糖含量不高於5%。

▍5,蜂蜜是怎樣從勤勞的小蜜蜂手裡「拿」過來的?

採野蜂蜜,一般是把野蜂趕走,直接破壞蜂巢取蜂蜜。對馴化的蜜蜂則不同。

巢脾

現代蜂箱是美國人發明的。蜂箱裡的「巢脾」挨個平行懸掛,每個巢脾上有一個蜂巢。以這種活動的巢脾為核心的活框蜂箱,是美國郎斯特羅什( L·L·Langstroth )於1852年發明,它與巢礎、分蜜機同稱養蜂的三大蜂具。

L·L·Langstroth是美國養蜂業之父,他創造了現代的Langstroth蜂巢。

活框養蜂,於上世紀20年代隨著西方蜜蜂一同傳入中國的。傳統使用陶罐、木桶、鑿空原木等方式養蜂,與如今的活框養蜂相比,產量相差甚遠。

要得到蜂蜜,需要先把巢脾拿出來,用刷子刷或用機器振動巢脾,或用煙驅趕等手段趕走蜜蜂,然後割蜜。

所謂割蜜,是割去封蓋蠟。然後把割去封蓋的巢脾放在分蜜機裡旋轉,用離心力把巢脾頂部的蜜搖出來,這樣的方法就叫搖蜜。取蜜除了搖之外,還有壓榨的方法。

搖蜜

還有一種最好看最誘人的收穫方式,巢蜜——不經搖出,在除去多餘蜂蠟後,直接切割成塊,整整齊齊漂漂亮亮。這種巢蜜富含雜質,如果直接吃的話,最後要吐出一些嚼不盡的蜂蠟。

▍6,怎麼品蜂蜜?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第一部中《蜜蜂記》剛開始,微服出門的狄公嘗過賣蜜老頭的蜜後,給出了一段評論,他說:「凡蜜者,六分甜,四分香,滑而潤者為上品。七分甜,三分香,滑而膩者為中品。甜而不香,膩而不滑者為下品。老人家,不瞞您說,您這蜜頂多算的得上是下品。」

狄公的口味可能有人有不同意見,但是甜、香、滑、潤這幾個評價維度確有其道理。甜是基礎,但不能只是甜。香是決定等級的關鍵要素。滑潤的口感則是蜂蜜區別於其他甜食的重大差別。

▍7,蜂蜜的地位為什麼不能被糖取代?蜂蜜和糖有什麼不同?

蜂蜜除了甜,還有獨特的風味。蜂蜜最常見最簡單的吃法,是用冰水或溫水衝成飲料,本身是最基礎有效的營養物質,還確實有一定止咳作用。

蜂蜜可以在麵包或餅乾上直接塗抹。蜂蜜可以用於烘焙,除了豐富口感,還能使蛋糕保持溼潤,色澤明亮,不發乾。燒烤時加入蜂蜜,食物的甜味和色澤也會更好。

蜂蜜是兩種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所構成,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白砂糖(蔗糖)是雙糖,需要分解為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蜂蜜含有多種蛋白質和芳香味混合物,白糖的成分、口感單一。

▍8,生產甜蜜的日子有多久了?

人類養蜂的歷史可能已經有一萬年之久了。約九千年前,北非人已經開始在陶器中養蜂。中東地區約公元前7世紀的陶器碎片中有蜂蠟的痕跡。約四千五百年前,馴化蜜蜂的場景出現在埃及的藝術作品中。

國內養蜂應不晚於東漢,晉代張華《博物志》對養蜂方法的記載,說明當時技術已經很成熟:「遠方諸山蜜蠟處。以木為器,中開小孔,以蜜蠟塗器內外令遍。春月蜂將生育時,捕取三兩頭著器中。蜂飛去,尋將伴來。經日漸益。遂持器歸。」

▍9,蜂蜜能無限期保存嗎?

理論上講,蜂蜜是一種可以接近無限期保存的食品,一種可以吃到地老天荒的末世食品。蜂蜜在西方,是生存主義者儲備清單裡的必選項。

因為蜂蜜含水量低,本身是一種高濃度高滲透壓的糖液,微生物無法在這種高滲透壓的液體裡生存。

但成熟蜂蜜如果敞開儲存,就有可能吸收空氣中的水,水分增加最終仍可能導致變質。所以蜂蜜要長期保存,仍然需要密封。

- The End -

文 | 墨墨知道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

[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GB 14963—2011

[2]《蜜蜂採錯蜜,蜂蜜變毒藥》·黃戴戴·《博物雜誌》

[3]《蜂蜜可以保持幾十年不變質?》·趙立超·全民較真

[4]義大利蜂詞條·維基百科

[5]《蜂蜜不是囤在蜂巢裡的麼,那是怎麼弄出來的?》·Cast·果殼網

相關焦點

  • 有了勤勞的小蜜蜂,我們才能享受到美味的蜂蜜
    從上帝造人開始,人類就有愛吃甜食的天性,因為甜食會讓人感到幸福,而甜食中最有名的便是蜂蜜。與其他糖類不同,蜂蜜的視覺感和味覺感更勝一籌。有人說蜂蜜是蜜蜂的嘔吐物嗎,真的是這樣嗎?那我們今天的話題就來看看蜂蜜的釀造。
  • 蜜蜂採蜜的過程,蜜蜂是怎麼採蜜的?
    你見過小蜜蜂採蜜嗎,就會封上蠟蓋表示蜂蜜可以吃了所以,以後不要說蜂蜜是蜜蜂的口水啦 2聞香識途,採蜜不迷路我們人類是靠鼻子聞到氣味的許多動物都能預知天氣蜜蜂也不例外如果蜜蜂採蜜時,出去早、回來遲那明天可能是個大晴天如果蜜蜂出去晚、歸來早那就說明不久要下雨
  • 小蜜蜂採蜜很常見,蜜蜂築巢卻不易碰上,我們有幸在昆明西郊遇見
    美早,是一種品質優良的大櫻桃,個大肉厚、汁多味甜。美早櫻桃的花兒成團成簇,像一個一個小花球掛在花枝,很可愛的樣子。主人在果樹套種了很多蔬菜,青菜、白菜、蘿蔔、豌豆、蠶豆、大蔥,開著各種顏色的花兒,黃的、白的、紫色的,與果樹花兒的雪白交相輝映,煞是好看。穿越在果樹、菜田間,賞花、拍照,是我們最喜歡做的事了。
  • 蜂蜜到底是怎來的?形成過程看似很簡單,蜂蜜脫水的過程卻很傷蜂
    先講一下蜂蜜是怎麼來的蜂巢中有一個偵查蜂,負責尋找合適的蜜源(就是花朵多的地方)然後告訴小夥伴們,大家一起去採蜜。勤勞的小蜜蜂就開始周而復始的進行採蜜活動。這裡普及一下蜜蜂知識,小蜜蜂的群體可以說是一個母系社會,裡面98%都是雌性工蜂,雄蜂唯一的作用就是和蜂王交尾,然後趕出去自生自滅。一公斤的蜜,需要小蜜蜂採500萬朵花才能釀出來。當然,不是一隻小蜜蜂去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一個蜂巢大概有3000隻左右的蜜蜂,兩到三天就可以採滿,這個過程叫採蜜。現在,農民伯伯會搜集一下,小蜜蜂採蜜時採的花粉顆粒。
  • 春天來臨,蜜蜂開始採蜜,哪種花的蜂蜜最好?養蜂人講了實話
    轉眼間春天已經來臨,我們都知道,春季是一個百花綻放的季節,也是蜜蜂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因為以採蜜為生的蜜蜂,往往在春季可以採集到大量的蜂蜜,不但可以為新的一年存儲大量的糧食,還可以在這個充滿食物的時間繁殖自己的後代,可以說春季對於很多地方的蜜蜂來說,都是蜜蜂最喜歡的季節,不但春暖花開,溫度還不高不低
  • 勤勞的小蜜蜂,短暫而又忙碌的一生,雖然身體很渺小,但又很高尚
    有些人有喝蜂蜜的習慣,排毒養顏又減肥,這一切就要歸功於蜜蜂,因為如果沒有蜜蜂,那麼採蜜呢?而且蜜蜂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它是壽命也不是很長。小編今天就找到了幾張蜜蜂的照片,它們都是在採蜜,不得不說它們也是很漂亮,行為值得人們稱讚。蜜蜂是分類有很多種,有黑小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大蜜蜂,沙巴蜂,綠努蜂,蘇威拉西蜂,東方蜜蜂,西方蜜蜂等。
  • 黃蜂有蜂蜜嗎?馬蜂和黃蜂有蜂蜜嗎?
    黃蜂有蜂蜜嗎?馬蜂和黃蜂有蜂蜜嗎?大家都知道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辛勤的小蜜蜂是人類的好朋友,黃蜂與蜜蜂同屬膜翅目細腰亞目,但是不同科,黃蜂是一種飛翔迅速的昆蟲,那黃蜂會不會採蜜呢?
  • 小蜜蜂繞地球五圈,只為採集一瓶蜂蜜……
    眼下正是春天百花爭豔的時節,經過漫長的冬眠,勤勞的小蜜蜂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新華社圖片)人們平時喝的500g一瓶的蜂蜜,你知道需要蜜蜂付出多少辛勤的勞動嗎?在實際中,小蜜蜂確實生性勤勞,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它們的身影。蜜蜂的生命雖然短暫,只有約40天,但是它們一生都在工作,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蜜蜂在從幼蟲到羽化出房後不久就開始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清理巢房等。
  • 人們把蜂蜜吃了地蜂吃什麼活?蜜蜂為何要不停地釀蜜?
    蜂蜜味道香甜可口,又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很多人都喜歡喝蜂蜜水,不過蜂蜜是蜜蜂的食物,蜂蜜被拿走蜜蜂吃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蜂農取蜜的時候取多少要視情況而定,不會將蜂蜜全部取走。
  • 小蜜蜂瑞思拜!連譚維維都來為你誦詩!
    女神譚維維來為你讀詩啦👇通過每年慶祝世界蜜蜂日,我們可以提高人們對蜜蜂和其他傳粉者在保持人類和地球健康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以及對它們今天所面臨的許多挑戰的認識。揚沙來自斯洛維尼亞的一個養蜂世家,在當地,養蜂業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重要農業活動。他曾出版德語書籍《關於養蜂的討論》,為科學養蜂作出了不朽的貢獻。糧農組織圖片今天,蜜蜂、傳粉者和許多其他昆蟲正在大量減少。
  • 如何辨別蜂蜜真假?看完你就是買蜂蜜的高手……
    等待春暖花開時,小蜜蜂們就又開始忙碌了……寒風碩碩農家暖大山裡的養蜂人都會放在自己家門口,不像天南海北的職業放蜂人,對於太行山的農家蜂農來說,能採到的大部分是荊花蜜,夏至的時候荊花開始流蜜,只有大概不到50天的採蜜時間,有少量的槐花蜜,所以好的純的蜂蜜會有撲鼻的荊花香、槐花香等,百花蜜就是各種花期收割的放在了一起,大家所提到的純不純?
  • 懸崖上的採蜜人:吊在100米高,用生命換取蜂蜜卻不會被出售
    據報導,採蜜最早的活動是在1前,在中國和尼泊爾中有採蜜方法,被世界識別為最古老方法,服用野蜂蜜的人也被稱為採蜜人。01採蜜人懸在天空之上現在蜜蜂已經被人類馴化,可以人工栽培,人們獲取蜂蜜的方法變得簡單了許多,在蜜蜂尚未被人工馴化的早期,室外蜂箱是人們獲取蜂蜜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戶外蜂蜜的數量有限,市場對卻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很多容易獲得的蜂巢早已認識到蜂蜜被掠奪,於是人們轉向懸崖上的蜂巢。
  • 小布叮系列:小布叮,去採蜜
    甜甜的花香引來了許多小蜜蜂,小布丁每天都要跑到陽臺上去看小蜜蜂採蜜。「你好啊,小蜜蜂」「你好,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為什麼,每天都來看我們呢?」「我叫小布丁,我最喜歡吃甜甜的花蜜了。媽媽說:花蜜都是小蜜蜂採的,小蜜蜂是我們的好朋友。」「哈哈,小布丁太謝謝你了」「那麼好吃的花蜜你是怎麼採到的呢?」
  • 蜂蜜泡水後有很多雜質,蜂蜜水會有雜質嗎?
    蜂蜜一直深受大眾喜愛,食用方法豐富多樣,尤其是蜂蜜水甜潤可口,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人喝,但是蜂蜜水會有雜質嗎?過濾乾淨的純正蜂蜜衝泡以後不會有雜質,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小蜜蜂十分愛乾淨,經常打掃蜂房,同時蜂蜜釀造完成以後,還要經過過濾、灌裝、質檢等一系列的步驟才可以出售,有效地保障了蜂蜜的純淨。蜂蜜水中如果出現雜質可能是蜂蜜在過濾或者後續的灌裝出現紕漏,摻入了一些雜質。
  • 世界上最貴的蜂蜜,產自喜馬拉雅懸崖蜂,採蜜過程看著都怕!
    世界上最貴的蜂蜜,產自喜馬拉雅懸崖蜂,採蜜過程看著都怕!大家都知道蜂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於女性來說就能夠美容養顏。還可以製作一些美食。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蜂蜜。價格也是五花八門。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貴的蜂蜜是什麼嗎?
  • 中國小夥跟隨尼泊爾山區採蜜人的一天,用繩梯下百米的懸崖採蜜
    這裡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曾經看過尼泊爾珠峰採蜜紀錄片,記憶猶存,驚險萬分。今天有幸參加當地採蜜隊活動,內心激動不已,又害怕被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這種野生的大蜜蜂蜇。喜馬拉雅山區的野蜂蜜是世界上最好的蜂蜜之一,這種世界最大的野生蜂喜歡把巢築在懸崖上,採蜜人不得不冒著,被大蜜蜂蜇,墜崖的生命危險。想想都超級刺激。帶上裝備早早來到集合地,這是一支當地傳統經驗豐富的採蜜隊伍,有一位採蜜經驗十分豐富的老者帶領著大家。看著他們一大堆的裝備,就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空中裝蜂巢的簸箕,過濾蜂蜜的簸箕,懸梯。
  • 自然界的這種「蜂蜜」,居然與「花」無關!
    大家對蜂蜜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嗎?這世界上還有蜜居然與花朵無關! 何為蜂蜜? 蜂蜜國標《GB14963-2011》中對蜂蜜這樣定義:「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結合後,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
  • 傅菲 | 大涼山的蜂蜜
    可惜南方沒有,它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藏南、雲貴高原西部,分大蜜蜂和黑大蜜蜂、小蜜蜂和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種之一,也是世界上群落最大的蜂種之一,單窩最多達七萬隻,屬於遷徙性熱帶蜂種,也是世界上毒性最強攻擊性最強的蜂,稱為東南亞殺人蜂,對生存條件要求嚴苛,一般在原始大峽谷生存,以採集野生藥材和大樹稀有植物花為生。
  • 喜馬拉雅巖壁「液體黃金」:採蜜人驚險2小時,一克雪蜜有價無市
    在現代社會,我們逐漸創造了很多高科技,利用這些手段我們便能夠做出很多在古時候不能夠幹的事情。這些技術是現今社會的進步,也是文明進化的象徵,但同樣的我們也逐漸的開始丟失掉先輩們的一些獨門絕技,懸崖採蜜就是這樣一門技術。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很多製造蜂蜜的人有自己的養殖場,在平原開闊的地段養殖蜂蜜已經成為發家致富的好手段。
  • 採蜜的本事不輸蜂蜜
    蜂鳥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蜂鳥,是因為蜂鳥扇動翅膀的速度特別的快,人眼根本就看不清,只能聽到一陣陣像蜜蜂飛行時一樣的「嗡嗡」聲,所以人們稱它們為「鳥種之蜂」,蜂鳥。蜂鳥的體重約為2克,其中最大的巨蜂鳥的體重也只有20克左右。人們常說個子小就吃得少,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蜂鳥的體型雖小,但食量卻非常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