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CAE仿真技術的智能化未來

2020-12-05 職場乾坤

大家好,我是愛杞人憂天的團長。

在這場汽車寒冬+疫情衝擊波中,大部分汽車人應該都不好過,做CAE的不管是在主機廠還是服務商也大都是被殃及池魚,一邊小心翼翼認真努力地工作害怕被辭掉,一邊膽戰心驚地看著各大招聘裡的崗位需求。有人祈禱著熬過這個冬天單純地想活下去,也有人蠢蠢欲動想在這個低谷徹底轉行告別汽車業。

而作為CAEer的我們,在這個時候似乎也格外不好過。

團長收到挺多留言,多是詢問待業在家後的學習方向。

團長本人也工科狗一隻,工作七八年,也僅僅能依據自身經驗說下自己膚淺的看法。

先來說說CAEer工作職能的演變。

1

階段一:早期從事有限元分析都是大牛,彼時商業軟體發展尚淺,大家都是自己寫程序、寫算法去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但是自己寫程序對理論要求和數學知識的非常高,所以並不是所有的CAEer都能夠勝任。但能做這個工作的無不是行業裡的掙錢大師。

2

階段二:後來,通用有限元分析軟體開始發展和盛行,CAEer能夠藉助通用的分析軟體去完成很多研究和分析工作,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最近十年時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極大推動了有限元分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再經歷過各個商業軟體版本的更新和迭代,如今利用有限元技術顯得越來越簡單,求解速度也越來越快,對付一些簡單的分析任務,初學者很容易就能入門,CAE分析也能面向更多的設計及非專業CAE分析人員。

3

階段三:現如今企業和研究機構發展方向則出現新趨勢,他們開始面向流程化制定模板化的仿真,CAEer更多的不是去從事具體的分析工作,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整個仿真進行標準化或者模板化,他們做的是知識工程的管理以及應用,負責實現參數化設計,實現自動優化,制定平臺或者定製軟體等工作。

智能化的前提是規範化,智能化的完成必然伴隨著工作內容的規範化,規範化就意味著流水化,人為錯誤將大幅減少,產品的設計將低成本而高效且高質量的完成。平臺的成功定製,也將使CAEer的工作內容再度轉變,那便是通過平臺不斷維護、更新和完善這些規範化的流程。此時無論你是否是專業的CAEer,你都可以基於平臺根據引導自動完成所有的仿真分析工作。

而這,也正是目前很多公司和企業正在做的事。

你是否現在每天都在一個個的不斷分析任務,像計算器一樣忙完一個又一個?

你是否想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放你的雙手,讓你去做更多其它更有價值和意義事呢?

在這個智能化時代,在這個隨處可見的『機器學習』『大數據』『智能網聯』字眼滿天飛的世界裡,作為CAEer你是否曾有過沒走在時代的浪尖上的失落?

如果是,那麼我覺得以下內容是你該認真考慮的事。

實現模板化和定製化的仿真,實現半自動化甚至自動化的仿真是一個必然的方向。

套用網際網路的概念,我們是否也有一種自動化仿真工程師呢?

自動化仿真工程師

專門做平臺化和知識工程的管理工作。

這涉及到軟體架構、接口設計、編程開發等工作內容,除了創新的思想還得需要有軟體和CAE的技術,而這隻有CAE工程師能做,純IT編程的工程師不一定幹得了。

所以未來的一個方向是什麼?

懂CAE又會編程開發的複合型工程師將會是非常緊俏的一個職位

隨著雲計算和高性能仿真技術的發展,兩者的業務結合和場景應用就更多了。

所以CAEer應該時刻保持對技術的敏感和持續的學習。

這個時代也許再也沒有穩定的工作了。

相關焦點

  • 中科曙光先進計算協助汽車智能化變革「仿真加速」
    最近的幾年時間裡面,汽車智能化趨勢逐漸得到重視,精確耦合軟硬體邏輯,兼顧美學與用戶體驗的「智能時代專屬設計」不斷湧現到人們的眼前。當時,在智能駕駛、CAE仿真計算、深度學習課題研究、AR/VR圖形渲染等多個汽車行業應用領域,不斷的出現了對計算資源的巨大技術需求,強烈要求提升車型的研發質量和其研發速度。大概規劃為這樣的一個思路:流體空氣學應用、結構力學仿真、智能駕駛數據處理與決策等方面。在汽車製造的定義階段初期,在數位化仿真試驗上面需要依賴高效的技術支撐。
  • CAE仿真技術在電子產品結構設計的應用
    近些年來,由於計算機軟硬體和有限元理論的迅速發展,運用CAE(計算機輔助工程)軟體對電工電子產品進行可靠性仿真分析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在產品開發階段,利用計算機仿真方法進行結構耐撞性的分析,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品的可靠性,而且能降低開發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 解碼新技術革命下的汽車仿真工具
    「現在仿真已經基本形成了與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並駕齊驅的第三種研究世界的方法。」那麼,仿真技術具體如何運用於汽車?在電氣化、智能化的加速滲透下,仿真技術又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ANSYS對此有何差異化局部?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該技術,蓋世汽車有幸對童輝進行了專訪,更多探討講述,詳見下文採訪實錄。
  • 淺談模擬電源和信號鏈電路的SPICE仿真實驗
    淺談模擬電源和信號鏈電路的SPICE仿真實驗 Ian Williams,Bob Ha 發表於 2020-11-20 16:09:06 作者:Ian Williams
  • 比亞迪汽車研究院CAE仿真案例
    比亞迪設立中央研究院、電子研究院、汽車工程研究院以及電力科學研究院,負責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研發,以及產業和市場的研究等;擁有可以從硬體、軟體以及測試等方面提供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的專業隊伍,擁有多種產品的完全自主開發經驗與數據積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並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開發平臺,研究領域包括傳統燃油車的研發、純電動車的研發、白車身的研發、內外裝飾件的研發、混合動力車的研發、底盤的研發、電器的研發等等
  • CAE在生物醫療領域中的分析與仿真應用
    而隨著仿真分析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內外研究學者對醫療事業的不斷重視,在上述的五個方面從試驗和仿真分析以及解析計算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仿真分析方面,不論是材料本構的開發,還是仿真手段的創新都有許多的新發展。由於CAE仿真的可重複性、高效率和通用性,廣受研究者們的青睞。
  • 當醫療遇上CAE仿真,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兒
    現在的CAE仿真技術已經可以構建一個高保真的活心人體多物理模型了,可以將醫療設備插入模型中,以研究它們對心臟功能的影響,驗證其功效並預測其在各種操作條件下的可靠性,對研究心臟缺陷和疾病狀態,並探索治療方案具有巨大幫助。
  • 汽車CAE分析全面介紹
    啟飛汽車CAE分析(一)汽車CAE的基本概念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從字面上講是計算機輔助工程,其概念很廣,但汽車CAE主要是指工程設計中的分析計算和分析仿真,其核心是基於現代計算力學的有限單元分析技術。
  • 英特仿真:聚焦CAE產業發展黃金期,打造國有軟體領軍品牌
    成立十年,英特仿真致力於CAE軟體技術的研發與工程應用,旨在打造國內高端工業仿真軟體,其產品與技術已成功應用於航空、航天、兵器、汽車、機械重工、核電、電子、電器等高端裝備製造行業。
  • 熱阻仿真與參數提取
    1、背景與意義功率模塊在使用過程中,設計人員會比較關心功率模塊的溫升情況,仿真模塊的溫升一般採用三維軟體仿真
  • CAE仿真軟體市場割據:ANSYS斥3億收購Fluent
    【賽迪網訊】2月16日消息,作為優化產品研發流程的仿真技術及軟體的開發者和革新者,ANSYS公司今天宣布籤署收購Fluent的最終協議。  據協議條款,ANSYS將為此收購支付約三億美金的現金和600萬普通股。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未來技術趨勢——單體智能與群體智能
    進入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的新時代,未來的移動機器人又有哪些發展趨勢?曠視指出,移動機器人未來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通過AI賦能,單個機器人和機器人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將不斷提升,為客戶實現降本增效。具體來看,曠視提出了的機器人技術發展的五大趨勢:第一,基於SLAM技術的AMR正逐漸成為業界的主流趨勢。
  • 第一屆國際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峰會在長春舉行
    本次峰會以「平臺融通、產業創新、精品輸出」為主題,聚焦輪胎動力學及車輛動力學虛擬仿真與應用等技術問題,探討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發展以及在智能汽車開發等領域的應用創新。       輪胎動力學協同創新秘書長盧蕩教授,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汽車振動噪聲與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紅建先生,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高振海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
  • 康尼機電自主創新,進軍智能化方向
    高鐵門是集機械、材料、控制與通信等技術為一體的複雜機電系統,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在高速列車門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方面,康尼機電率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康尼機電依靠機電一體化的專業優勢,通過創新載體建設,形成了「設計-仿真-試驗一智慧財產權一產業化」一體化的綜合創新體系平臺,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打造平臺技術、拓展新的產品線。
  • 設計、仿真一體化,才是未來?
    他在GE領導軟體開發,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接觸這些新技術。GE在10%硬性淘汰的機制下,使得一幫子聰明人嘗試各種新方法,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但這位華人可能沒有想到這個公司在短短時間內就成為業界的領袖。在這之前的優化工具面臨很多工程實際的挑戰,而他將當時領先的響應面模型方法和試驗設計方法寫到了軟體裡。這些方法擺脫了傳統優化對數學方程式的依賴,適合於面向仿真的設計。
  • 適創科技完成Pre-A輪數千萬融資,國產CAE軟體大有可為
    通過深入調研壓鑄仿真市場尤其是中小企業用戶的需求,適創科技研發出了國際首款基於SAAS超算雲架構的壓鑄CAE仿真平臺,智鑄超雲在多個技術層面都實現了重要突破:2) 智鑄超雲平臺以壓鑄工藝為導向,完全從用戶的使用習慣出發,且網格剖分、結果分析等環節都做到了自動化、智能化,改變了以往傳統軟體難學、難用、難上手的狀況,用戶親切地將其稱為「傻瓜式、高精度的軟體」。3)獨立開發了超高速、大紊流、基於高性能格子波爾茲曼方法的底層流體力學求解器。由於其高穩定性、高效率等技術優勢,可有效擴展至其他流體計算領域。
  • CAE攻城獅看過來,安利幾款高性能仿真利器!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CAE技術得到飛速發展,目前在航空、航天、能源動力等工業領域,利用CAE進行反覆設計、分析、優化已成為標準的必經步驟和手段。比如大型複雜飛行器結構的流-固耦合計算,涉及計算空氣動力學、計算燃燒學、計算傳熱學、計算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
  • 未來將是信息化技術爆炸式發展的時代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點燃了信息化徵程,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其實我國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將懂點培育人工智慧、移動智能終端、第五代移動通信(5G)、先進傳感器等技術。小編認為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傳統工業已經不再適應它的運營模式,需要信息化技術去優化、去促進其發展。
  • 【技術】熱成像技術創新應用:無人機&智能化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現如今,熱成像技術也正在不斷朝著新應用、新領域發展,今天我們來聊聊熱成像技術與無人機和智能化的結合所迸發出的火花。紅外熱成像攝像機基於圖像與溫度算法,更是大大提高了報警準確率和安防系統的運行效率,其在周界安防、機場安保、鐵路沿線中穩步推廣,前端智能化已成為整個行業的未來和趨勢。」   除了智能分析,未來熱成像還將更加智能化趨勢發展,實現智能感知、智能識別、智能分析、智能跟蹤、智能聯動、智能融合、智能輔助、智能控制等「專業智能」的目標。
  • ANSYS如何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仿真公司?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都認識到採用仿真技術代替物理樣機試驗的價值,不但可以降低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產品的競爭力。可以說,工程仿真技術是工業創新的重要數位化環節,是工業創新的重要驅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