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輝龍一開,除了刷刷刷之外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個小夥伴在摸痕跡的時候跟我說,這個奇(ji)面族太特麼煩了,還能穿金子……。
沒錯,這個小夥伴就是第6期團的新人獵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接觸過的很多新人,在討論的時候說的名詞都特別的有意思。他們一般都不太了解老獵人流傳下來的各種「術語」,而是更加形象的起了新的名字,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些有趣的名詞。
《怪物獵人:世界》中,很多武器都有GP系統,或者類GP的系統,比如新人最愛太刀的「見切斬」,翻譯過來應該是「看破斬」,不過從PS4走過來的獵人還是更願意說成「見切」,很多新人在嘗試說明這個技能時都說到了「架招」、「一閃」等字眼,說「架招」的無疑是格鬥遊戲玩家,說「一閃」的應該是日式ARPG重度玩家,更有甚者我身邊的中二小夥伴叫「燕返」。每次跟他狩獵,他都一邊打一邊解說,羞恥度簡直爆表……
雙刀也是新手歡迎的武器之一,「洗腳」比較好理解,「搓背」就不同了。我的雙刀小夥伴管這招叫「刮痧」,雖然還是沒逃出養生服務的範圍,但至少比「搓背」顯得有技術含量。又因為其新手特性,「鬼人亂舞」經常打空,於是乾脆叫成了「尬舞」,每次討論輸出時候,他都會自豪的說「很少有怪能扛住我5套尬舞!」我只能默默的表示「真實」。
「鐵山靠」還是「鐵靠山」一直困擾著很多大劍獵人,不同的人說的不同,但肯定都知道是哪一招。我的小夥伴給這招起的名字你絕對想不到,叫做「拱豬」,乍一聽好像不對,仔細一想好像又很有道理,只不過不是「豬」而已。另外,真續三段說成「撐杆跳」應該沒什麼異議,但偏偏我聽到過「插地一擊」,當時差點吐了。
盾斧對新人比較複雜,但「空解」=空姐、「超解」=超姐還是很好理解的。不過很多新人卻更形象的說成了「超砸」、「大砸」、「空砸」。看字面可能感受不到,但一個稍微有口音的夥伴說到「我一個大砸(讀成一聲)也不少血」的時候,那感覺好像空氣突然凝固了一樣。
最近玩奶片,每次組隊都給幾個萌新小夥伴當奶媽。一般來說,吃藥說成「吃」或者「喝」或者「嗑」都比較常規,我自己也比較習慣說「嗑」,可偏偏小夥伴什麼級別的腦洞都有,非要叫「嚼」,於是當他需要補血的時候就會喊「嚼個蘑菇,血瓶嚼的慢」……神TM你家血瓶能嚼。
原本的「單機遊戲」因為PC版的出現,讓組隊狩獵成為了常態,你又在這些狩獵中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奇(qi)面族還是奇(ji)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