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華爾街》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就是男主角在08年金融危機時,剛好碰上了老婆患上不治之症。為了支付高額醫藥費,男主角狂刷信用卡直到刷爆,想贖回投資的房地產基金,沒門,基金虧光了還倒欠投資銀行一筆錢。同時,男主角還需還住房抵押貸款,在捉襟見肘時,又因為經濟低迷被公司裁員。老婆覺得很內疚,不能工作還要不停花錢治病拖累老公,所以就選擇了自殺,男主角傷心不已。在整個過程中,投資經紀人推諉扯皮,投資銀行家不理不睬,律師只拿錢不辦事,銀行不停上門催債。這一切都把男主角逼到了崩潰邊緣。終於,男主角拿起來槍來解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這是一部復仇電影,亦是一部愛情片。磕磕盼盼的生活,男主在女主遭遇重病時的無力到最後眼睜睜的看著心愛的人離他而去是整部電影的導火線。一個人活下去需要有支柱,對啊,但是當這個支柱不得已消逝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要麼更好的去生活改變自己,要麼去報復導致這一切的不公平的世界。最後,電影中的男主選擇了第二條路,復仇。
男主角剛一出來,心裡驚呼,這不是Michael Scofield的哥哥Lincoln 嗎?自從看完《越獄》之後,好像還從來沒有在熒幕上看到林肯,哦不,他的名字應該叫多米尼克珀塞爾。回憶起大學時代,苦等一周更新兩集的追劇情景,內心泛起一絲久違的感動。相比《越獄》裡那個總是皺著眉頭沉默內向的林肯,珀塞爾在這部電影裡向我們展示了他表現更複雜角色的能力。特別是在前半部分,珀塞爾深沉內斂毫不張揚的表演將角色內心世界的痛苦和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妻子的葬禮上,珀塞爾四肢抽搐著,用一種不優雅的姿勢抽泣著,瞬間就觸動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當華爾街的大亨們在各種豪奢樓宇中享受壓榨人民的金錢帶來的歡快時,他卻只能失業,房屋被銀行收走,妻子自殺,甚至連公民的基本權利都要喪屍殆盡。你們可以用種種措辭去解釋殺戮生命的不可取,但前提是大家都活著公平,法律為人民保障公平,可沒有這樣得條件,甚至要把人逼向絕路。暴力是一切有效方法都無效後的最後抵抗,生命可以偉大的傾其所有,但絕對拒絕不公平的踐踏。所以槍聲再繼續,電影裡面沒有停下來,現實中我們的身邊也沒有停止。
前面鋪墊得太久,報復的方式也不能認同,無感。寫經濟危機下的美國普通家庭生活,確實挺好的,一項一項地逼到絕境,有點真實,不過製片是加拿大,並非美國,所以這種絕境多少不是親身經歷,可能會有差吧。重點是之後男主的報複方式,太假了。首先,那些個華爾街高管的住處是這麼容易就能查出來的?而且能給你一個單獨殺手成功,不是有保鏢,住所的安保工作,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