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477(建築密封材料試驗方法3為如下部分:
——第1部分:試驗基材的規定;
——第2部分:密度的測定;
——第3部分:使用標準器具測定密封材料擠出性的方法;
——第4部分:原包裝單組分密封材料擠出性的測定;
——第5部分:表幹時間的測定;
——第6部分:流動性的測定;
——第7部分:低溫柔性的測定;
——第8部分:拉伸粘結性的測定;
——第9部分:浸水後拉伸粘結性的測定;
——第10部分:定伸粘結性的測定;
——第11部分:授水後定伸粘結性的測定;
——第12部分:問一溫度下拉伸-壓縮循環後粘結性的測定;
——第13部分:冷拉熱壓後粘結性的測定;
——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壓縮循環後粘結性的測定;
——第15部分:經過熱、透過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藤露後粘結性的測定;
——第16部分:壓縮特性的測定;第17部分:彈性恢復率的測定;
——第18部分:剝離粘結性的測定;
——第19部分:質量與體積變化的測定;
——第20部分:汙染性的測定。
本部分為GB/T 1347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3477.2-2002《建築密封材料試驗方法 第2部分:密度的測定8,與GB/T 13477.2-2002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修改了適用範固,增加了「其中金屬環法適用於非下垂型密封膠,金屬模據法適用於非下垂型和自流平型密封膠」的規定內容(見第1章,2002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原理(見第4章,2002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一般規定(見第5章,2002年版的第5章);
——在試驗器具和材料中,刪除了2002年版中的試驗器具,增加了金屬環法和金屬模據法所用試驗器具和材料(見第6章,2002年版的第6章);
——在試驗步驟中,刪除了2002年版中的試驗步驟,增加了金屬環法和金屬模框法的試驗步驟(見第7章,2002年版的第7章);
——修改了試驗結果計算(見第8章,2002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試驗報告要求(見第9章,2002年版的第9章)。
本部分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輕質與裝飾裝修連築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95)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河南建築材料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市白雲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成都矽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中原思藍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高士實業有限公司、廣東普賽達密封粘膠有限公司、山東字龍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江門大光明粘膠有限公司、湖北同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鄧超、段林麗、段愛萍、李步春、胡薏瑩、程鵬、鄧麗華、李桂妃、由樹明、馮祥佳、王翠花。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 13477-1992;
——GB/T 13477.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