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教育 馬鳳嵐
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網:為幫助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生準備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包括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時政熱點、時事新聞評論等。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乃民生之本。近幾年,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這一難題早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旨在表明各方需重視就業,支持就業。而在今年開春之際,受新冠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為嚴峻。習近平總書記為此對穩就業做出一系列指示,深刻指出:「越是疫情發生期間,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可見,在當下,就業問題是重中之重的難題,需各方多措並舉採取措施,保存量,拓增量,做好「組合拳」,讓就業形勢實現「回春」之勢。
就業渠道要「拓」,滿足全面就業需求。隨著新冠疫情的不斷蔓延持續,不少中小微企業受到強烈衝擊,面臨破產的絕境。中小微企業貢獻了全部企業就業崗位80%以上,一旦大面積受創,就業形勢也只會更加雪上加霜。加之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874萬畢業生湧入市場,勢必加劇就業難度。為此,一方面應加大政策補貼,為小微企業提供定向降準,專項再貸款等資金支持,有關部門主動出擊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帶動行業復甦;另一方面政府、企業、高校三方發力拓寬就業渠道,高校升學擴招研究生,緩解就業壓力;政府擴大實施「特崗計劃」,面向應屆生招錄公務人員等;校企合作,擴大招聘崗位規模。
短缺職業要「補」,推動行業復產復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20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中,「營銷員」、「快遞員」等不少職業成為短缺職業。當下,一邊是部分勞動者就業競爭壓力過大,面臨無業可就,另一邊是不少用人單位「招工難」,崗位虛席以待,折射出就業供需矛盾日趨嚴重。這也啟示政府要想緩解就業形勢,也需緊跟時代發展。面對經濟社會的新特點新趨勢,要迅速調整就業結構,加大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技能素養,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職業培訓標準,改正就業市場供需錯位,實現企業復甦,就業保障。
返鄉創業要「扶」,振興鄉村經濟發展。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解決好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同樣也是至關重要。河北省日前出臺多項舉措支持返鄉創業,帶動農民就近就業。既滿足鄉村就業需求,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保障,又帶動鄉村經濟全面發展,實現產業落地,百姓脫貧致富,可謂一舉多得。隨著返鄉人數日漸增多,為進一步扶持返鄉創業,各地應出臺金融政策,提供創業用地保障等措施,營造公平、高效、透明、開放的營商環境,鼓勵各方能人、資本返鄉入鄉,讓一方水土得以興旺,一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一方經濟得以蓬勃發展。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工作,擺在第一位就是就業。就業是人民群眾最關切,最根本,最重要的民生之事,需要各方高度關注。當下,只有始終將就業問題放在首位,協同合力推動產業復甦,刺激就業崗位增加,鼓勵多種形式就業,方能不斷滿足就業供需,讓就業穩得住,經濟上得去。
推薦閱讀: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推進供給側改革 提升民生福祉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福建中公教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