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原巨蜥
學名Varanus exanthematicus,又名平原巨蜥,體長80-130cm(通常100cm左右),保育級別CITES附錄II/IUCN紅色名錄LC。分布在非洲大陸的中西部的熱帶莽原區。
平原的飼養非常簡單,苗子使用60cm的爬箱即可,成年後則需要較大的空間。飼養箱內使用爬蟲沙等墊材,並準備一枚大水盆供其泡澡。另,飼養溫度也需要注意,白天28-30℃,熱點溫度35-38℃,夜間27-28℃,建議配備UVB人工光源。
關於平原最值得注意的問題其實是食物,在原產地,平原其實是各種昆蟲、軟體動物、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及鳥蛋為食。正確的餵食方法還是應以昆蟲、鵪鶉和軟體動物為主,少量的鼠類等食物,需定期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及鈣質營養。總體說來,平原性格比較溫順,是最適合新手飼養的。
二、澤巨蜥
學名Varanus salvator,又稱水巨蜥、圓鼻巨蜥,最大體長可達250-300cm,保育級別CITES附錄II/IUCN紅色名錄LC。分布於斯裡蘭卡、印度、緬甸、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香港、澳大利亞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多生活於拔範圍為225至1040米的山區流溪、原始森林和紅樹林等地。主要居住在陸地上,但也可以爬樹或下水潛泳。
飼養時,最好的墊材是椰土或樹皮,並時常保持噴霧,這樣才能較好地保持溼度維持在70-100%之間。白天飼養箱內的溫度建議為29-32℃,熱點溫度35℃,夜間可降至23℃以上。較建議配備UVB人工光源。
澤巨蜥以小型哺乳動物、爬行類動物、鳥類、昆蟲或魚類等為食,偶爾食用腐肉。人工飼養時可以投餵昆蟲、蠕蟲、新鮮的雞肉、牛心、乳鼠、大白鼠、魚類等食物,需定期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及鈣質營養。
巨蜥大戰蜈蚣
三、眼斑巨蜥
學名Varanus giganteus,最大體長可達200cm,保育級別CITES附錄II。為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南部、西澳大利亞州、新南威爾斯州北部和北領地特有物種,居住在乾燥的巖石、沙地及沙脊地帶,多可在巖石縫或倒下的樹木下方覓得它們的蹤跡。
人工飼養時,底材推薦使用泥炭土、人工草皮或報紙等,溫度只需保持於23℃以上,熱點溫度可高達50℃,並在爬箱內逐漸形成一個合理的溫度梯度為宜。飼養環境內不可十分乾燥,放置一枚足夠容納它們進入泡澡的大水盆,建議配備人工UVB光源。
眼斑巨蜥屬於機會主義獵食者,其食物類型包括昆蟲、小型爬行動物、哺乳動物、鳥類、鳥蛋及腐肉等,需定期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及鈣質營養。
室外飼養眼斑巨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