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被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它選出並填入括號中)
1、橋跨結構為橋梁的( A )。
A.上部結構 B.中部結構 C.下部結構 D.基礎結構
2、橋墩或橋臺為橋梁的( C )。
A.上部結構 B.中部結構 C.下部結構 D.基礎結構
3、橋梁總跨徑是指多孔橋梁中各孔(A)的總和。
A.淨跨徑 B.計算跨徑 C.標準跨徑 D.經濟跨徑
4、橋跨結構相鄰兩支座中心之間的距離稱為( C )
A.標準跨徑 B.理論跨徑 C.計算跨徑 D.經濟跨徑
5、對於是有支座的梁橋,其計算跨位是指橋跨結構同孔(D)
A.橋墩(式臺)軸線之間的距離 B.橋墩(式臺)形心之間的距離
C.支座中心之間的距離 D.兩橋墩(臺)之間的淨距
6、拱橋的拱軸線兩端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為( B )。
A.淨跨徑 B.計算跨徑 C.標準跨徑 D.總跨徑
7、橋梁高度是指橋面與( A )間距離。
A.低水位 B.高水位 C.洪水位 D.計算洪水位
8、與低水位之間的高差稱之為( B )。
A.橋梁建築高度 B.橋梁高度
C.橋下淨空高度 D.橋梁通航高度
9、橋下淨空高度是指( B )。
A.設計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與橋跨結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B.設計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與橋跨結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C.最高洪水位或計算通航水位與橋跨結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D.最高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與橋跨結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10、橋下淨空高度應( B )。
A.小於通航規定的淨空高度 B.大於通航規定的淨空高度
C.小於洩洪的淨空高度 D.大於洩洪的淨空高度
11、拱橋中從拱頂截面下緣至相鄰兩拱腳截面下緣最低點連線的垂直距離為( B )。
A.淨矢高 B.計算矢高 C.標準矢高 D.基準矢高
12、拱橋淨跨徑是每孔拱跨兩拱腳截面( C )。
A.形心之間的直線距離 B.形心之間的水平距離
C.最低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D.最低點之間的水平距離
13、從拱橋拱頂截面形心至相鄰兩拱腳截面形心之連線的垂直距離為( B )。
A.淨矢高 B.計算矢高 C.標準矢高 D.基準矢高
14、矢跨比是拱橋中拱圈的( B )與計算跨徑之比。
A.淨矢高 B.計算矢高 C.標準矢高 D.基準矢高
A.15m B.12m C.10m D.8m
15、涵洞區別於橋梁的規定是( C )。
A.涵洞多孔全長≤8m和單孔跨徑≤5m B.涵洞多孔全長≤8m和單孔跨徑≤4m
C.涵洞多孔全長<8m和單孔跨徑<5m D.涵洞多孔全長<8m和單孔跨徑<4m
16、橋梁建築高度指公路(或鐵路)定成中所確定的( D )。
A.橋面(或軌頂)與設計洪水位之高差
B.橋面(或軌頂)與通航淨空頂部之高差
C.橋跨結構最下緣與設計洪水位之高差
D.橋跨結構最下緣與通航淨空頂部之高差
17、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無水平推力的是(B )橋梁結構。
A.拱式橋 B.梁式橋 C.吊橋 D.斜拉橋
18、承受相同豎向荷載且跨徑相同的各種橋梁結構體系中,( A )產生的彎矩最大。
A.梁式橋 B.拱式橋 C.懸吊橋 D.組合體系橋
19、拱橋的承重結構以( B )為主。
A.受拉 B.受壓 C.受彎 D.受扭
20、斜拉橋屬於( B )。
A.梁式橋 B.組合體系橋 C.拱式橋 D.吊橋
21、一般適用於鬆散、中密砂土、粘性土的沉入樁施工方法( A )。
A.錘擊沉樁法 B.振動沉樁法 C.射水沉樁法 D.靜力壓樁法
22、一般適用於砂土、硬型及軟型的粘性土和中密及較松的碎石土的沉入樁施工方法( B )。
A.錘擊沉樁法 B.振動沉樁法 C.射水沉樁法 D.靜力壓樁法
23、( C )沉樁法適用於碎石土基礎。
A.錘擊 B.振動 C.射水 D.靜力
24、當地基計算沉降過大或結構物對不均勻沉降敏感時,可採用( B )
A.沉井基礎 B.樁基礎 C.管柱 D.剛性基礎
25、在橋梁基礎分類中,屬於直接基礎,將基礎底板上在直接承載地基上,來自上部結構的荷載通過基礎底板直接傳遞給承載地基的基礎是( A )。
A.剛性基礎 B.樁基礎 C.地下連續牆基礎 D.沉井基礎
26、重力式墩(臺)是靠( C )來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穩定。
A.土的側壓力 B.水的壓力 C.自身重力 D.橋面系壓力
27、下列橋臺中屬於梁橋輕型橋臺的有( A )。
A.埋置式橋臺 B.靠背式框架橋臺
C.背撐式橋臺 D.空腹式橋臺
28、下列橋臺中屬於拱橋輕型橋墩的有( D )。
A.砼薄壁橋墩 B.柱式橋墩
C.鑽孔樁柱式橋墩 D.帶三角杆件的單向推力墩
29、梁橋和拱橋中常採用的重力式橋臺為( B )。
A.八字形橋臺 B.u形橋臺 C.組合式橋臺 D.空腹式橋臺
30、拱橋輕型橋臺受到拱的推力後,將發生( A ), 使臺後填土將產生推力以平衡拱的推力
A.繞基底形心軸向路堤方向的轉動 B.繞基底邊緣向路堤方向的轉動
C.繞基底形心軸向路堤方向的水平移動 D.繞基底邊緣向路堤方向的水平移動
31、軟土地基、河道無衝刷或衝刷輕微、水位變化小的河道上的拱橋,其橋臺宜採用( B )。
A.組合式橋臺 B.空腹式橋臺 C.齒檻式橋臺 D.背撐式橋臺
32、較大跨徑的高拱橋和寬拱橋宜採用(D)。
A.背撐式橋臺 B.u型橋臺 C.八字型橋臺 D.靠背式框架橋臺
33、頂推法施工中採用4點頂推時,各頂推裝置應( D )運行。
A.2步 B.3步 C.4步 D.同步
34、支架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支架的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支架強度計算應考慮的荷載組合是( E )。
A.① B.①+② C.①+ ②+③ D.①+②+③+④
E、①+②+③+④+⑤
35、支架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支架的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支架剛度計算應考慮的荷載組合是( C )。
A.① B.①+② C.①+ ②+③ D.①+②+③+④ E、①+②+③+④+⑤
36、驗算支架的剛度時,支架受載後撓曲的杆件的彈性撓度不應超過相應結構跨度的( C )。
A. B. C. D.
37、在驗算支架剛度時,不需要計入驗算的荷載是( D )。
A.模板、支架和拱架自重 B.新澆混凝土的重力
C.施工人員及機具等荷載 D.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
38、在計算拱架施工預拱度時,屬於錯誤的是( D )。
A.拱架承受的施工荷載而產生的彈性變形
B.受載後因拱架杆件接頭的擠壓和卸落設備壓縮而產生的非彈性變形
C.主拱圈因混凝土收縮、徐變及溫度變化引起的撓度
D.由結構重力以及汽車荷載引起的拱圈彈性撓度
39、在計算支架或拱架的強度和剛度時,除了考慮在支架或拱架的設計荷載外,還應計入( A )。
A.風力 B.溫度變化力 C.衝擊力 D.摩擦力
40、在選用模板時,宜優先選用( B )。
A.組合模板 B.鋼模板 C.木模板 D.自製模板
41、常用模板設計需要考慮設計荷載和( A )。
42、模板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新澆砼對側面模板的壓力,⑥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⑦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梁、板和拱的底模板強度計算應考慮的荷載組合是( D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⑦ E、①+②+③+⑤
43、模板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新澆砼對側面模板的壓力,⑥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⑦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驗算梁、板和拱的底模板剛度時應考慮的荷載組合是( E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①+②+⑥ E、①+②+⑦
44、模板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新澆砼對側面模板的壓力,⑥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⑦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計算緣石、人行道、欄杆、柱、梁、板、拱等的側模板的強度時,應採用的荷載組合是( B )。
A.①+② B.②+④ C.②+⑥
D.②+⑤ E、②+⑦
45、模板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新澆砼對側面模板的壓力,⑥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⑦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驗算緣石、人行道、欄杆、柱、梁、板、拱等的側模板的剛度時,應採用的荷載組合是( D )。
A.①+② B.②+④ C.⑥ D.⑤ E、⑦
46、模板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新澆砼對側面模板的壓力,⑥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⑦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計算基礎,墩臺等厚大建築物的側模板的強度時,應採用的荷載組合是( C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②+⑤ E、②+⑦
47、模板計算時,應考慮的荷載有①模板自重,②圬工結構物自重,③施工時人、料、機的重力,④振搗砼產生的荷載,⑤新澆砼對側面模板的壓力,⑥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⑦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驗算基礎,墩臺等厚大建築物的側模板的剛度時,應採用的荷載組合是( D )。
A.①+② B.②+④ C.⑥ D.⑤ E、⑦
48、在驗算基礎、墩臺等厚大建築物的側模板剛度時,應計算的荷載是( B )。
A.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 B.新澆混凝土對側面模板的壓力
C.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 D.新澆混凝土的重力
49、在驗算梁或板的側模板剛度時,應計算的荷載是( B )
A.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 B.新澆混凝土對側面模板的壓力
C.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 D.新澆混凝土的重力
50、橋梁工程剛性基礎的基底應力計算,當前實踐中採用簡化方法,即按材料力學中的( B )公式來計算。
A.中心受壓 B.偏心受壓 C.中心受檢 D.偏心受檢
51、橋梁工程在墩臺基礎的設計計算中,必須控制合力的偏心矩,其目的是( C )。
A.增大基底壓力 B.減小基底應力
C.使基底應力分布比較均勻 D.使基底應力分布儘量不均勻
52、橋梁工程在墩臺基礎的設計計算中,必須控制合力的偏心短,對非巖石地基,偏心短,對非巖石地基以( B )為原則。
A.不出現壓應力 B.不出現拉應力
C.出現壓應力 D.出現拉應力
53、橋梁工程的基礎傾覆穩定性與合力的偏心矩有關,其關係是( C )。
A.偏心矩愈大,抗傾覆安全儲備愈大 B.偏心矩愈小,抗傾覆安全儲備愈小
C.偏心矩愈大,抗傾覆安全儲備愈小 D.偏心矩愈小,抗傾覆安全儲備愈大
54、設基底與土間的摩擦阻力為f,水平推力為t,則抗滑動穩定係數 ( A )。
A. B. C. D.
55、修建在地質情況複雜、地層分布不均或強度較小的軟粘土地基及溼陷黃土上的基礎,( D )驗算基礎的沉降。
A.要 B.不要 C.可以要 D.必須要
56、修建在非巖石地基的拱橋,連續梁橋等超靜定結構的基礎( D )驗算基礎的沉降。
A.要 B.不要 C.可以要 D.必須要
57、對於跨線橋、跨線渡漕要保證橋或(曹)下淨空高度時,( D )驗算基礎的沉降。
A.要 B.不要 C.可以要 D.必須要
58、基樁計算中,規定承臺底面以上的豎直荷載假設為( C )由基樁承受。
A.全部不 B.部分不 C.全部 D.部分
59、基樁計算中,規定橋臺土壓力可按( A )地面起算。
A.填土前 B.填四分之一土時 C.填二分之一土時 D.填土後
60、在非巖石地基上,基底合力偏心距驗算對偏心距E 0的要求是(C)
A.不大於基底核心半徑的0.1倍 B.不大於基底核心半徑的0.75倍
C.不大於核心半徑 D.為基底半徑的1.2—1.5倍
61、拱橋重力式橋墩與梁橋重力式橋墩相比較,具有( C )等構造設施。
A.墩帽 B.墩身 C.拱座 D.基礎
62、拱橋重力式橋墩分為( D )與制動墩。
A.防滑墩 B.防傾墩 C.承重墩 D.普通墩
63、拱橋重力式橋墩中的制動墩的作用是( A )。
A.能承受單向較大的水平推力; B.能承受較大的豎直力;
C.能承受較大的變形能力; D.能承受較大的彎矩。
64、柱式橋墩可以由分離的( B )根或多根立柱(或樁柱)組成。
A.1 B.2 C.3 D.4
65、柔性排架樁墩的主要特點是:可通過一些構造措施。將上部構造傳來的什麼力傳遞到全橋的各個柔性墩臺,或相鄰的剛性墩臺上。( B )。
A. 豎直力; B. 水平力; C. 支反力; D. 梁體變形。
66、柔性排架樁墩,其主要特點是,可以通過( D )措施將上部結構傳來的水平力傳遞到全橋的各個柔性墩臺或相鄰的剛性墩臺上,以減少單個柔性墩所受的水平力。
A.分配 B.計算 C.設計 D.構造
67、帶三角杆件的單向推力墩,為提高抵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在普通墩的墩柱上,從兩側( C )增設砼斜撐和水平柱。
A.不用 B.反對稱地 C.對稱地 D.任意地
68、計算重力式橋臺所考慮的荷載與重力式橋墩計算基本一樣,不同的是,對於橋臺尚要考慮( A )。
A.車輛荷載引起的土側壓力 B.縱橫向風力
C.流水壓力 D.冰壓力
69、梁橋重力式橋墩荷載組合中,下列陳述正確的是( A )。
A.第一種組合:是按橋墩各截面上可能產生的最大豎向力的情況進行組合;
B. 第二種組合:是按橋墩各截面在橫橋方向上可能產生最大偏心和最大彎矩的情況進行組合;
C. 第三種組合:是按橋墩各截面在順橋方向上可能產生最大彎矩的情況進行組合;
D. 第四種組合:是按橋墩各截面在順橋方向上可能產生最大偏心和最大彎矩的情況進行組合。
70、梁橋重力式橋墩第一種組合是指(A)
A. 按在橋墩各截面上可能產生的最大豎向力的情況進行組合
B.按橋墩各截面在順橋方向上可能產生的最大偏心和最大彎矩的情況進行組合
C.按橋墩各截面在橫橋方向上可能產生的最大偏心和最大彎矩的情況進行組合
D.按橋墩各截面在橫橋方向上可能產生的最大偏心的情況進行組合
71、u型橋臺背牆及臺身的作用是(B)
A. 滿足支座布置和局部承壓需要的作用
B.兼有擋土牆和支撐牆的作用
C.承受單向較大水平推力的作用
D.提高抵抗水平推力的作用
72、當墩的一側橋孔遭到破壞後,可以通過另一側拱座上的豎向分力與懸臂長所構成的穩定力矩來平衡由拱的水平推力所導致的傾覆力矩,此橋墩為(B)
A. 帶三角杆件的推力墩 B.懸臂式單向推力墩
C.重力式普通墩 D.重力式制動墩
73、下列哪種橋主要利用自重來承受向上的豎向力(B)
A. 斜拉橋 B.連續吊橋
C.斜交板橋 D.裝配式鋼筋砼簡支t梁
74、頂推法施工中,預應力砼等截面連續梁得高跨比為(C)
A. 1/25——1/35 B.1/14——1/21
C 、1/12——1/16 D 、1/16——1/26
75、下列荷載中,屬於偶然荷載的有( B )。
A.結構物自重 B.地震力 C.水浮力 D.風力 E、車輛荷載
76、橋梁施工荷載組合規定分為( C )種組合形式。
A.4 B.5 C.6 D.7
77、車輛荷載中,按標準把經常出現的汽車荷載排列成車隊形式,作為設計荷載,汽車車隊分為( B )個等級。
A.3 B.4 C.5 D.6
78.公路橋梁中的荷載和外力可歸納為永久荷載、可變荷載和( D )三類。
A.車輛荷載 B.人群荷載 C.汽車制動力 D.偶然荷載
79、公路橋梁中的永久荷載包括橋梁自重、土側壓力和( B )等。
A.支座摩阻力 B.水浮力 C.風力 D.漂浮物的撞擊力
80.公路橋梁中的基本可變荷載包括( A )和人群荷載。
A.車輛荷載 B.支座摩阻力 C.風力 D.溫度影響力
81.公路橋梁中的其他可變荷載包括汽車制動力、支座摩阻力和( C )等。
A.人群荷載 B.漂浮物的撞擊力 C.風力 D.地震力
82.公路橋梁中的偶然荷載包括地震力和( C )。
A.風力 B.溫度影響力 C.漂浮物的撞擊力 D.車輛荷載引起的土側壓力
83、基礎變位的影響力屬於( A )
A.永久荷載 B.基本可變荷載 C.其他可變荷載 D.偶然荷載
84、在用平板掛車驗算橋梁結構時,允許在橋上布置( A )
A.一輛 B.兩輛 C.三輛 D.按間距為50m布置
85、由車輛荷載引起的土側壓力屬於( B )
A.永久荷載 B.基本可變荷載 C.其他可變荷載 D.偶然荷載
86、構件在吊裝時,其自重應乘以動力係數( D ),並可視具體情況作適當增減。
A.0.7 B.0.9 C.1.1 D.1.2
87、橋梁平面控制以( A )控制為主。
A.橋軸線 B.橋墩 C.橋臺 D.基礎
88、橋梁控制網常採用獨立的坐標系統,為使場地範圍的坐標都是正值,坐標原點應選在工地以外的( A )
A.西南角 B.西北角 C.東南角 D.東北角
89、橋梁高程控制測量中,高程控制網的主要形式是水準網,當橋長在300m以上時,應採用( B )等水準測量的精度。
A.一 B.二 C.三 D.四
90、橋梁高程測量網的水準測量精度與橋長有關,對橋長在1000m以上的橋梁,兩岸水準連測的測量精度應達到( A )
A.一等 B.二等 C.三等 D.四等
91、橋梁高程測量網的水準測量精度與橋長有關,對橋長在300m以下的橋梁,兩岸水準連測的測量精度應達到( C )
A.一等 B.二等 C.三等 D.四等
92、橋軸線超過1000m的特大橋或結構複雜的橋梁在施工過程中其橋梁控制網應( B )複測一次,以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93.建立橋梁高程控制網的常用方法是水準測量和( B )。
A.紅外線測量 B.測距三角高程測量 C.超聲波測量 D.航空測量
94、橋梁平面控制網按常規方法布設,基本網除了三角形網以外,還有(A )
A.四邊形 B.五邊形 C.六邊形 D.多邊形
95、控制網一般布設成三角網或邊角網,影響其控制網邊長大小的是[ D ]
A.橋長 B.控制點距離 C.通視距離 D.河寬
96、大、中橋的水中墩、臺和基礎的位置,宜用( D )測量。
A.測距儀 B.水準儀 C.經緯儀 D.全站儀
97、橋梁施工控制時,應用現代控制理論中的糾偏終點控制法,對橋梁結構的主要基本設計參數進行識別,發現實測值與預計值的偏差,進行參數修正,達到( C )目的。
A.控制 B.單控 C.雙控 D.設計
98、拱橋施工觀測和控制中,當拱肋拉索成拱以後,從拱頂上施工加載起,一直到拱上建築完成,應隨時對 跨、 跨及( B )各點進行撓度和橫向位移的觀測。
A.拱腳 B.拱頂 C. 跨 D. 跨
99、在拱橋安裝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構件砼進行( C )觀測。
A.應力 B.變形 C.裂縫 D.位移
100、在就地澆築砼拱圈及卸落拱架的過程中,應設專人用儀器配合施工進度隨時觀測拱圈、拱架、勁性骨架的( A )橫向位移和墩臺的變化情況。
A.撓度 B.強度 C.應力 D.變形
101、大跨度橋施工過程中,應配合施工進度對拱圈(肋)砼、拱肋接頭,勁性前架、吊杆、系杆、鋼管砼、扣索、轉盤、錨碇(梁)等關鍵受力部位進行( C )監測。
A.變形 B.撓變 C.應力 D.沉陷
102、目前用於施工監控應力監測的方法除了電阻應變儀法外,還有( B )
A.壓力表量測法 B.鋼弦式傳感器法 C.壓力傳感器法 D.紅外儀測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