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粘貼纖維複合材進行受彎構件正截面加固計算的探討

2021-01-09 卡本加固材料

全文共2191字 2圖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用到的規範 ——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簡稱砼規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GB50367-2013,簡稱加固規範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DG/TJ08-012-2017,簡稱上海規程

《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146:2003,簡稱協會標準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建設工程應用技術規範》GB50608-2010,簡稱纖維複合材規範

基礎知識

普通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破壞的三種類型:

適筋破壞:受拉區縱筋先屈服,然後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屬於延性破壞。

超筋破壞:受拉區縱筋未屈服而受壓區混凝土先被壓碎,屬於脆性破壞。受拉縱筋配置越多,混凝土受壓區高度越大,為防止超筋破壞,規範要求控制相對受壓區高度ξ≤ξb,而高抗震等級要求高延性,對應ξ的上限值也就更低。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ξb是以受拉鋼筋屈服,同時受壓區混凝土達到極限壓應變

εcu而被壓碎的臨界狀態確定的。

少筋破壞:受拉區縱筋先屈服,雖然常用的熱軋鋼筋屬於有明顯屈服點的材料,但由於配筋量少,鋼筋應力水平迅速達到強度極限u而發生破壞,此時受壓區混凝土尚未破壞,此情況也屬於脆性破壞。為防止少筋破壞,根據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破壞彎矩等於同樣截面的素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破壞彎矩的原則,規範確定縱筋最小配筋率ρmin。

Q

「加固規範」第10.2.10條限制受彎承載力的提高幅度不應超過40%,如何理解?

其實不止對於受彎承載力,對於受剪和受壓承載力的提高幅度,不同規範中也做了不同限制,目的都是避免加固量過大導致破壞形式呈脆性,具體要求見下表。本文僅展開討論受彎情況。

鋼筋混凝土構件採用粘貼碳纖維工法進行抗彎加固後,可能發生的四種破壞形式及其控制措施如下:

1.加固量很大,受拉鋼筋應力水平低,鋼筋達到屈服之前,受壓區混凝土先被壓碎破壞,類似於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超筋情況(ξ>ξb),屬於脆性破壞。為避免之,各規範對構件加固後的受壓區高度進行限制:「協會標準」要求受壓區高度x≤0.8ξbh0, 「加固規範」和「上海規程」規定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ξb,=0.85ξb;「纖維複合材規範」則要求加固前的相對受壓區高度ξ≤0.8ξb。

ξb,為纖維片材達到允許拉應變與混凝土受壓破壞同時發生時的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因為粘貼纖維片材粘貼於構件下表面,所以計算時分母應取截面全高h而非h0。

2.加固量略大,受拉鋼筋先屈服,然後受壓區混凝土壓壞,此時碳纖維片材未達到允許拉應變[εf]。由於碳纖維片材從受拉開始直至破斷,力-變形關係均呈線性,無明顯屈服預警,所以規範控制允許拉應變為極限拉應變[εfu]的2/3倍。

本條適用於加固後構件相對受壓區高度ξb,<ξ≤ξb的情況,由於受壓區高度超過了第1條所述規範規定,所以僅「協會標準」給出了針對此情況的承載力計算公式,後續實施的各規範均按「超過限值,則取限值」的偏安全的做法執行。也就意味著,加固量在本條範圍內的受彎構件,採用「協會標準」計算得到的正截面承載力會比其他三本規範得到的數值更大。

3.受拉鋼筋先屈服,然後碳纖維片材達到或超過允許拉應變[εf],此時受壓區混凝土尚未壓壞。本條適用於加固後構件相對受壓區高度ξ≤ξb,的情況,各規範都提供了明確的承載力計算公式,且能避免纖維片材發生斷裂,如「加固規範」引入了強度利用係數ψf,並要求ψf≤1.0。

4.構件達到抗彎承載力極限之前,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發生剝離,屬於脆性破壞,規範通過加強錨固措施等構造要求來避免。

可以看出,在控制受彎構件出現以上典型破壞時,規範的要求與承載力提高幅度並無明確對應關係。

上限40%的提出,規範條文說明解釋為綜合考慮了構件加固後的裂縫、變形和抗剪承載力需求。四本規範中最早發行的「協會標準」說得直接:「因為缺乏成熟的研究成果,考慮到碳纖維片材的加固應用經驗尚有不足之處,本規程對加固後受彎承載力的提高程度作了限制」。在其後發行的「上海規程」第4.2.6條和「纖維複合材規範」第4.2.11~4.2.12條,分別給出了構件加固後撓度變形和裂縫寬度的計算方法。兩者都是依照「砼規」的計算原則而定,並遵循「砼規」的限值,與40%的界限無直接對應關係。而抗剪承載力的驗算,規範一直都有明確的規定。

至此,構件進行抗彎加固時需要控制的7項內容均有了明確應對措施:

1.構件正截面加固後承載力的提高幅度,與初始受壓區高度有關,如果加固前已經接近或超過,則構件的承載力提升空間已很小,應考慮改變加固工法。相反的,初始受壓區高度越小,潛在提高幅度越大。具體來說,滿足初始承載要求且受拉筋配筋率較低的梁,如果配置了等量或略小的受壓鋼筋,即可得到較小的初始受壓區高度,而配筋率低意味著截面初始狀態的抗剪儲備相對較足。此時即使抗彎承載力目標提高幅度超過40%,截面依然可以通過增大加固量,滿足承載力需求。

2.加固後構件裂縫和撓度的計算,均以受拉筋和纖維片材始終保持等應變為原則,將纖維片材面積換算為受拉鋼筋面積。由於兩者彈性模量相近,設計強度卻相差數倍,導致一方面纖維片材換算成的鋼筋面積很小,另一方面鋼筋在屈服時,纖維片材的高強性能遠未充分發揮。而規範對這兩項指標的控制均要求鋼筋處於彈性狀態,所以如果以控制撓度和裂縫為目標,相對於粘貼鋼板(換算面積大),粘貼纖維片材的工法是低效的。

大膽設想,當構件滿足前述受彎破壞的第3種形式時,應該可以按鋼筋屈服後的內力分布狀態控制撓度和裂縫。也許正是出於這些考慮,「加固規範」選擇了相對簡單粗暴的做法,不告知如何計算撓度和裂縫,也不要求按照「砼規」計算和控制,只說是考慮了這些因素,所以限制了承載力的提高幅度。而當構件本身抗彎剛度和配筋面積儲備不足時,受限於纖維片材加固的低效,加固後對構件撓度和裂縫的改善效果是極為有限的。換言之,如果不去具體驗算,即使構件承載力提高幅度不超過40%,也有可能是不滿足「砼規」中撓度和裂縫限值的。

綜上,限制混凝土受壓區高度、覆核截面抗剪能力、控制撓度和裂縫,只要滿足了這幾項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加固的關鍵內容,承載力的提高幅度或許可以不做限制。

中元建築一院結構

本文轉自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結構工程複習:需作疲勞驗算的受彎構件其正截面疲勞相關
    需作疲勞驗算的受彎構件其正截面疲勞應力應按下列基本假定進行計算:1、截面應變保持平面2、受壓區混凝土的法向應力圖形取為三角形3、對鋼筋混凝土構件不考慮受拉區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拉力全部由縱向鋼筋承受對要求不出現裂縫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混凝土的法向應力圖形取為三角形
  • 建築結構知識:適筋受彎構件正截面工作階段有哪些?
    適筋受彎構件正截面工作階段有哪些?第Ⅰ階段截面開裂前階段當開始加載不久,截面內產生的彎矩很小,這時梁的彎矩撓度關係、截面應力應變關係、彎矩鋼筋應力關係均成直線變化。由於應變很小,混凝土基本上處於彈性工作階段,應力與應變成正比,受壓區和受拉區混凝土應力分布圖形為三角形由於混凝土應力應變曲線受拉時的彈性範圍比受壓時的小得多,因此隨著荷載的增大,受拉區混凝土首先出現塑性變形,受拉區應力圖形呈曲線分布,而受壓區應力圖形仍為直線。
  • 「分享」碳纖維材料在結構加固中的作用
    具體說來可以但不限制於:利用碳纖維加固公路橋墩結構、對既有鋼筋混凝土煙囪的加固;構件抗彎加固、梁柱構件的抗剪加固、混凝土柱子牛腿斷裂加固、砌體的抗震加固、承載力不足加固、樓宇增層加固、框架柱軸壓比超限加固、樓板開裂加固、剪力牆開洞加固、樓面荷載增大加固、橋梁斷裂、舊橋大修加固和水塔加固等等。
  • 「分享」碳纖維材料在結構加固中的作用.
    具體說來可以但不限制於:利用碳纖維加固公路橋墩結構、對既有鋼筋混凝土煙囪的加固;構件抗彎加固、梁柱構件的抗剪加固、混凝土柱子牛腿斷裂加固、砌體的抗震加固、承載力不足加固、樓宇增層加固、框架柱軸壓比超限加固、樓板開裂加固、剪力牆開洞加固、樓面荷載增大加固、橋梁斷裂、舊橋大修加固和水塔加固等等。
  • 橋梁的56個加固技術方法,圖文並茂,超級實用!
    現實加固計算中,常出現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滿足要求,但構件確實存在許多病害,於是一種做法是加大車輛設計荷載使承載力不滿足要求,但又缺乏可靠的超載資料;另一種做法是根據各種病害及程度通過一些算法得出各種折減係數,對承載力進行折減,以說明構件不滿足承載力要求,構件加固後又補足大於等於被折減的承載力,這種做法雖有一定科學依據,但也有不少人為評判因素,同樣不能反映控制截面上各種材料的工作狀況。
  • 碳纖維布加固常見問題11則(一)
    建築加固用的碳纖維絲要求抗拉強度大於3400Mpa,目前除臺灣臺塑批量生產外,大陸很少生產,其餘主要為日本、德國產品。碳纖維布是將碳絲採用經編方式製成單向布,一般按設計厚度(0.111mm、0.167mm)或按單位面積的重量分類(200g/m2、300g/m2)。上海施邦碳纖維布3.上海施邦碳纖維加固與粘鋼加固能否互換?
  • 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詳解|卡本碳纖維板用途
    一、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系統本網12月17日訊 對於需要加固的構件,採用塗覆有環氧膠的碳纖維板進行預應力張拉,修復構件的變形和閉合裂紋,而後將碳纖維板粘貼、錨固在構件上,形成新的受力平衡,提高其承載能力。
  • 鋼結構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2.1鋼結構損害的主要因素有:(1)由荷載變化,超期服役,規範和規程改變導致結構承載力不足;(2)構件由於各種意外產生變形、扭曲、傷殘、凹陷等,致使構件截面削弱,杆件翹曲,連接開裂等;(3)溫差作用下引起構件或連接變形、開裂和翹曲;(4)由於化學物質的侵蝕而產生腐蝕以及電化學腐蝕致使鋼結構構件截面削弱
  • 洞口加固技術詳解|卡本科技加固灌鋼膠
    2.粘鋼加固粘鋼加固亦稱粘貼鋼板加固,是將鋼板採用高性能的環氧類粘接劑粘結於混凝土構件的表面,使鋼板與混凝土形成統一的整體,利用鋼板良好的抗拉強度達到增強構件承載能力及剛度的目的。現澆連續板開洞,當開洞位置位於板的負彎矩區時,採用粘鋼作為補償加固時,應雙面加固。對於粘貼鋼板加固法,受力較大方向宜粘貼在最外層(其含義就是最後粘貼),受力較小方向鋼板鋼板粘貼於裡層(最先進行粘貼)。
  • 池州市新開門口碳纖維加固找專業公司
    例如在牆體上開門洞、擴窗戶,在樓板開洞新做樓梯或電梯井時都可以採取以下方法加固:包鋼加固 新開門口碳纖維加固 牆體新開門洞包鋼加固 新開門口碳纖維加固樓板開洞粘貼碳纖維加固 樓板開洞粘鋼加固 牆體開洞粘鋼加固樓板新開洞口粘貼碳纖維加固 樓板新開洞粘鋼加固 牆體新開門洞粘鋼加固
  • 海口混凝土結構加固改造說明驗收機構
    海口混凝土結構加固改造說明驗收機構例如,當結構構件撓曲時,隔牆就可能支承在衲個端點上,梁也可能下臥到它T面的牆上;而 填充牆則可能顯著增大框架的剛度,T形截面梁受拉區的翼緣應包括在慣性矩的計算中,而且未開裂截面中鋼筋館換*面積 也不應忽略不計,特別是對於御件配筋較多'的情況』因為它能顯著地增大慣性矩,在連續構件屮,可以對沿構件軸線方向的抗彎剛度作更加符合實際的估計,而不慕儀僅 簡單地取正
  • 普通碳纖維加固,真的是萬能的麼?
    上世紀80年代日、美等一些發達國家率先將碳纖維開始應用在結構加固中,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對碳纖維技術進行研究和應用,並且由於碳纖維本身質輕、高強、施工簡便等特點受到了加固行業的青睞。在有些人的意識裡碳纖維加固可以解決一切的結構病害,那麼真的是這樣麼?
  • 信州密注漿地基加固多少錢一平方【盛達瑞通】
    劈裂灌漿法土建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在一些軟土地基上進行,而軟土地基往往不能夠承載上部建築物所產生的壓力,為了增強地基的強度這就需要採用灌漿的方法來對地基進行加固。北京盛達瑞通建設有限公司密注漿地基加固,不改變構件外形;且連接處受力均勻,不會產生應力集中。
  • 既有建築加固改造技術邁上新徵程
    我國的建築行業目前正處於新建與既有建築物的改造與加固並重的階段,全國現有建築將近500億㎡,所以既有建築的加固和改造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巨大的市場。20世紀90年代,美國勞工部門曾做出「建築維護改造業在21世紀將是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的九大行業之一」預測。
  • 碳纖維布加固與粘鋼加固能否互換?
    碳纖維布加固與粘鋼加固,是如今加固技術中最受矚目的兩種方法,二者在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那麼在實際的應用之中,能否互相替換呢?碳布與粘鋼有多相似?碳布與粘鋼同樣可用於受彎構件、大偏心受壓構件與受拉構件,例如在梁底粘貼碳布或者鋼板,均可提高結構承載力,達到加固補強的目的。另外,從原理上來看,碳布與粘鋼都是利用結構膠將碳布或鋼板粘貼至混凝土基材上,令加固材料與基材形成整體共同受力。
  • 民和28mm水泥纖維樓層板中坤元年底大促銷,千萬不要錯過
    民和28mm水泥纖維樓層板中坤元年底大促銷,千萬不要錯過產品詳情「鹹寧水泥纖維板loft複式樓層板廠家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參數說明是否有現貨:是認證:1芯材:玻璃纖維類型:防火板使用溫度:600等級:A級耐火溫度:1000~2000℃形態:纖維狀形狀:長方形導熱係數(常溫):0.056材質:撕裂強度:拉伸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
  • 詳解碳纖維板優勢及施工工藝|卡本科技加固MS膠
    現在卡本給大家介紹下碳板加固的優勢:  2.1碳纖維板受力效果好  GB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明確規定:一級碳纖維布和碳纖維板在重要構件中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分別為1600MPa、1150MPa,我們以10cm寬,300g碳布和1.2mm厚碳板為例來說:  10cm碳布計算的拉力為1600*100*0.167(300g碳布厚度)=26720N
  • |卡本科技加固MS膠
    碳纖維布的運用碳纖維布加固法能夠針對不同構件,起到不同的加固作用。首先,碳纖維布較高的抗拉強度可用於受彎構件的加固中,例如梁、板。通過將碳纖維布粘貼至底部受拉區,可有效代替或補充鋼筋的受拉性能,提高受彎構件的承載力。另外在樓板開洞中,若洞口對板受力影響小時,還可在洞口周邊粘貼碳纖維布作為後加補償筋進行加固。
  • 雙肢組合槽鋼截面構件抗彎承載力設計!
    在鋼結構構件設計中, 由兩個或多個實腹截面構件組合而成的組合截面構件在實際結構設計項目中特別是中小鋼結構新建結構設計或已建鋼結構加固改造設計中會經常碰到。但是從理解層面來講如果組合截面能夠滿足沿長度方向可靠連結以確保組合截面構件成一整體並在受力時滿足平截面假定的要求,應該是可以應用第6章受彎構件的強度及整體穩定計算公式進行構件設計的。這一點通過筆者對另一本比較老的規範CECS77-96鋼結構加固技術規範中相關公式中所傳遞出的概念也可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