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國內外自然災害頻發,疫情席捲,韓國樂天化工廠、馬來西亞國家石油爆炸,沙特原油爭端不休,疫情再次反彈等等事件層出不窮,國際經濟環境始終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經濟市場跌宕起伏。
今年上半年的原油期貨寬幅震蕩。疫情打壓需求,原油期貨先是整體走跌,合約到期原油期貨甚至跌為負數,4月20日WTI 收盤至-37.63美元/桶,換至六月七月合約,慢慢上漲,至6月30日收盤39.27美元/桶。隨著PP原料種類增多,原油期貨對PP市場的影響逐漸減小,主要影響PP期貨走勢,影響業者心態。
上半年期貨市場也不平靜,第一季度PP期貨市場大幅下行,國內疫情爆發,下遊工廠停工修整,後期國外疫情蔓延,物流不暢,期貨大幅下行。疫情爆發後,國內外經濟不振,宏觀利空下,聚丙烯市場跌勢難止。季度內主力合約2005月內最高觸及7765元/噸,最低至5658元/噸,跌1670元/噸,跌幅22.03%。第二季度PP市場寬幅走高,國內疫情狀況好轉,大部分企業復工,國外疫情導致的冰箱國外訂單增多 ,六月新規「一盔一帶」等利好消息影響,期貨震蕩走高,第二季度主力合約2009,月內最高觸及7589元/噸,最低至5741元/噸,漲1505元/噸,月漲幅25.46%。
在供應方面,春節前疫情爆發,春節後疫情發展到高峰期,國家實施嚴加管控,國內下遊企業停工靜待疫情控制,PP廠家裝置正常運行,物流不暢,石化庫存快速累加。三月疫情得到控制後,物流恢復大多數企業復工復產,但然OPEC+會議談判未達成,沙特掀起原油價格戰,原油大跌,帶動期貨大幅走跌,打壓業者心態,商家看空後市,出貨困難,場內交投冷情。四月國外疫情蔓延,口罩需求陡增,纖維料供不應求,商家帶頭炒漲,石化廠家轉產纖維料,國內聚丙烯市場寬幅走高,交投頻繁,庫存有所下降。今年石化檢修主要集中在五六月份,此前積累的高位庫存,在這一期間得以消耗,市場供應的壓力有所減輕,場內炒漲氛圍降溫,不過由於塑市傳統淡季,雖炒漲不斷,但業者剛需採購為主,終端需求難以跟進,雖石化產量下降,但需求不足,庫存有所下降,卻仍維持中高位運行。市場價格也維持在一定範圍內震蕩波動。
總的來說,上半年因為疫情影響,整個聚丙烯市場風聲鶴唳,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帶來現貨以及期貨的變動,石化廠家有心挺價力撐,但下遊無心採購,業者對經濟環境不看好,剛需採購為主。下半年有新增投產裝置,部分檢修裝置也重新開車,供應端承壓增大,儘管存在「金九銀十」等利好,但疫情影響仍舊存在,國外疫情拐點尚未出現,因此中宇預計下半年市場可能先保持區間震蕩,之後在「金九銀十」期間,前漲後跌。
友情提示:
本條信息僅供參考,不做買賣雙方交易的依據,交易出現的風險由買賣雙方自行承擔,中宇資訊對交易行為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
來源: 中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