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在家裡無所事事?來看看基建狂魔的水利工程吧!來數一數祖國的大江大河!
一、序言
提到我國的水電站,相比大家脫口而出我們中學地理課本上的幾個著名的水電工程,比如三峽水利樞紐,葛洲壩水利樞紐,小浪底水利樞紐,劉家峽水電站,三門峽水電站等。
近十年來,我國的高鐵、公路、橋梁建設工程日新月異,各種新建的高鐵線路大家都耳熟能詳,其實在水電建設方面,國家規劃了十三大水電基地,且修建或者正在建設的已經頗具規模,今天我們就結合3S數據來看看我們國家都規劃和修建了哪些水電站。
二、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水能可以用來發電,那麼影響水能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就是落差和流量,而落差是和地勢高度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們先通過中國的地形地勢圖來慢慢了解我國的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情況。
2.1 中國地形地勢
使用DEM數據可以生成山體陰影圖,山體陰影圖能夠直觀的呈現地表高度起伏的效果,博主首先使用DEM數據生成山體陰影併疊加其他GIS數據製作一張中國地形地勢圖:
從我國的地形地勢圖上可以清楚看到我們之前學習過的,我國的整體的地勢分為三大階梯,山地眾多,並且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此水電發展所依據的勢能在我國是很豐富的。
2.2 中國河流流域分布
上面2.1我們知道了水電發展所依據的勢能在我國是很豐富的,那麼水電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河流在我國的分布怎麼樣呢?
我們習慣性的把我國的河流水系劃分為以下九大流域區:
我們將這些河流流域展現在我們剛才製作的地形地勢上來看看這些河流的分布情況(為了使河流的顯示更加明顯下圖將山體陰影採用黑白顯示):
上圖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河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所流經地區的地形地勢情況,正如之前中學地理課本上講到的,青藏高原是我國的大水塔,孕育著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的源頭。
2.3 中國河流流域年徑流量
上面2.1和2.2我們分別了解了我國的地勢和河流的分布情況,水電發展依據的水能由勢能和流量所決定,其中的流量又依賴水系所流經地區的降水量,我們可以依據年降水數據來做一張中國河流流域年均降水量分布圖。
搜集了2011年-2015年,5年的年降水數據將其取均值,生成2011-2015年均降水圖:
由上圖可以看到,我國的降水整體從東南向西北遞減,長江、珠江、東南諸片、西南諸片是我國降水量比較豐富的地區,因此這四個區域的河流流量比較大。下面的表格是我國主要流域片區的年均徑流量統計表:
我們將各流域片區的年均徑流量掛接到ArcGIS裡,進行製圖展示。
這次製作的是餅圖,餅越大代表年均徑流量越大:
2.4 中國河流流域水能蘊藏量
我國的水利專家依據每條河流的流量和地勢情況很早就估算出了各河流流域的水能蘊藏量和可裝機容量:
我們將水能蘊藏量和可裝機容量也掛接到ArcGIS裡,進行製圖展示。
這次製作的是柱狀圖,柱越高代表蘊藏量和可裝機容量越大:
長江流域年徑流量最大,且流經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巫山等地勢落差很大的地區,因此其水能資源居全國第一;西南諸河片區,有著全國第二大徑流量,且流經青藏高原、橫斷山脈等地勢落差很大的地區,其水能資源居全國第二;珠江雖然流域降水量豐富,年徑流量很多,但是因其流經地區的落差不如黃河大,河流長度也沒有黃河長,因此其水能資源不如黃河。
2.5 中國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
好了,我們前面談了那麼多,下面正式進入這次的主題:我國的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水利專家經過科學的研究和實地調查,規劃出了我國的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情況:
在我國水能資源最為豐富的長江流域就規劃了6個水電基地,黃河流域和西南諸河片區則分別規劃了兩個水電基地。下面我們會分別介紹黃河幹流和長江幹流已建和在建的水電站,由於博主精力有限,其他的水電基地我們以後會一一進行介紹。
三、黃河幹流的水電站
為什麼要介紹黃河呢,因為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年徑流量相當於珠江的七分之一,甚至不及淮河,但是其可裝機容量卻超過了珠江。黃河流經的都是乾旱半乾旱地區,不僅滋潤了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汾渭平原,華北平原,還為我國源源不斷的輸送電能。
下圖是黃河幹流已建和在建的水電站:
下面我們結合衛星影像來看看各個水電站的分布:
龍羊峽上遊段區間:
龍羊峽-李家峽段區間:
李家峽-劉家峽段區間:
劉家峽-蘭州段區間:
蘭州-銀川段區間:
銀川-河套段區間:
晉陝段區間:
晉豫段區間:
上面知道了各個水電站的大家分布,接下來我們挨個盤點下每個水電站的衛星鳥瞰圖像:
1.瑪爾擋水電站(建設中)
瑪爾擋水電站位於青海省瑪沁縣境內的黃河幹流上,電站壩址選擇在拉加鎮上遊峽谷出口0.7km處。壩址處控制流域面積98346平方公裡,多年平均流量530立方米/秒。電站採取堤壩式開發,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211米;水庫正常蓄水位3275米,相應庫容14.82億立方米,死水位3240米,調節庫容7.06億立方米,具有季調節性能;電站總裝機容量220萬千瓦,目前正在建設當中。
2.班多水電站
班多水電站位於海南州興海縣曲什安鎮團結村,水庫正常蓄水位2760 米,總庫容1535 萬立方米,最高壩高為78.72 米。
3.龍羊峽水電站
龍羊峽水電站最大壩高178米。壩底寬80米,壩頂寬15米,主壩長396米,左右兩岸均高附壩,大壩全長1140米。它不僅可以將黃河上遊13萬平方公裡的年流量全部攔住,而將在這裡形成一座面積為380平方公裡、總庫密量為240億立方米的人工水庫。
龍羊峽240億立方米的庫容是黃河調水的關鍵,巨大的庫容可以保證黃河在旱季能夠有充足的水源,緩緩下洩保證黃河枯水期不斷流。
4.拉西瓦水電站
拉西瓦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幹流上,是黃河上遊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規劃的第二座大型梯級電站。位於貴德縣拉西瓦鎮。拉西瓦水電站最大壩高250米,一期蓄水水位高程2370米,水庫正常蓄水位高程為2452米,總庫容10.79億立方米,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420萬千瓦。
5.尼那水電站
尼那水電站樞紐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境內黃河幹流上,距上遊拉西瓦水電站壩址8.6km、龍羊峽水電站41km。尼那水電站工程從1996年開始建前工作,1999年因各種原因而停建,2000年6月工程在青海省投資公司的主持下復建,並由青海省投資公司控股的三江水電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開發,是第一個由青海省自主開發的小型水電站。
6.李家峽水電站
李家峽水電站安裝5臺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一期4臺,二期1臺),單機容量40萬kW,總裝機200萬kW,年均發電量59億kW·h,是中國首次採用雙排機布置的水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雙排機水電站。4號機組採用蒸發冷卻新技術,在國內尚屬首例。水庫庫容16.5億立方米,
7.公伯峽水電站
公伯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距西寧市153km,是黃河上遊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中第四個大型梯級水電站。工程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及供水。水庫正常蓄水位2005.00m,校核洪水位2008.00m,總庫容6.2億立方米,調節庫容0.75億立方米,具有日調節性能。電站裝機容量1500MW,保證出力492MW,年發電量51.4億kW·h,是西北電網中重要調峰骨幹電站之一,可改善下遊16萬畝土地的灌溉條件。
8.蘇只水電站
蘇只水電站混凝土壩最大壩高51.65米,土壩最大壩高25.5米。水庫正常蓄水高程為1900米,總庫容0.455億立方米,裝有3臺7.5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萬千瓦。
9.黃豐水電站
黃豐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縣的黃河幹流上,上距蘇只水電站9km,下遊為積石峽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1880.50m,總庫容5900萬立方米,電站額定水頭16.0m,總裝機容量225MW。
10.積石峽水電站
積石峽水電站電站安裝3臺34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總庫容2.94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00m,總庫容2.635億立方米。
11.大河家水電站
大河家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1783.00m,總庫容390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142MW,4臺GZ(928)—WP—700型燈泡貫流式機組,單機容量35.5MW。
12.寺溝峽水電站
寺溝峽水電站工程樞紐建築物由河床式廠房,廠頂式洩洪表孔、洩水底孔、排沙底孔及左右岸副壩等建築物組成。電站裝機240MW。
13.劉家峽水電站
劉家峽水電站,是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期間,我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劉家峽水電站可蓄水57億立方米,年發電量57億度,比解放初期全國一年的發電量還多。同時,它還是一個兼有防洪、灌溉、防凌、養殖等綜合利用價值的大型水利樞紐。
14.鹽鍋峽水電站
鹽鍋峽水電站位於甘肅省永靖縣,距蘭州市70公裡。是在黃河幹流上最早建成的以發電為主,兼有灌溉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黃河上的第一顆明珠」。
15.八盤峽水電站
八盤峽水電站是黃河幹流上的徑流式中型電站,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距蘭州市中心52公裡。該電站於1969年10月正式開工, 1975年8月1日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1980年2月24日5臺機組全部投入運行,1997年擴建安裝了6號機組,現裝機6臺,總裝機容量為22萬千瓦。
16.河口水電站
河口水電站是位於蘭州市西郊黃河幹流上的一座中型河床式水電站,距上遊八盤峽水電站8km,距下遊柴家峽水電站10km,距蘭州市區約45km,電站正常蓄水位1558.00m,擋水建築物壩頂高程1562.00m,最大壩高37m。電站裝有4臺單機容量為18.5MW的燈泡貫流機組, 總裝機容量為74MW。
17.柴家峽水電站
蘭州黃河段柴家峽水電站於2007年10月29日建成,是一座無調節庫容的河床式電站,由洩水壩和發電機組壩組成,最大壩高33米,全長339.4米,左岸土石壩、右岸混凝土擋水壩、河床式發電廠房、洩洪閘。
18.小峽水電站
小峽水電站壩址位於小峽峽谷出口處,控制流域面積22.51萬平方公裡,多年平均流量為105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為6500萬T。
小峽水電站主要樞紐攔河大壩、洩洪閘、發電廠房、中控樓、開關站組成。總裝機23萬千瓦,總庫容4800萬立方米。
19.大峽水電站
黃河大峽水電站是黃河小三峽梯級、流域、滾動、綜合開發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混凝土重力壩擋水前沿總長257.88 m,最大壩高72 m,正常蓄水位 1480m,總庫容0.9億立方米,為日調節水庫。電站安裝4臺7.5萬kW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等綜合效益的大Ⅱ型水電工程。
20.烏金峽水電站
烏金峽水電站於2003年底開始正式籌建,2004年11月,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於2006年底前實現截流,2008年底前首臺機組發電,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整個工期52個月左右。
21.沙坡頭水利樞紐
黃河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黃河沙坡頭水利樞紐被列為新開工建設的十大工程之一,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五」期間開工建設並將建成發揮效益的一項重點水利工程,位於黃河幹流寧夏中衛市境內。
22.青銅峽水電站
青銅峽水電站,中國最早的閘墩式水電站。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黃河中遊青銅峽谷口處。電站為水閘型式,機組布置在每個寬21米的閘墩內,廠房為半露天式,安裝7臺3.6萬千瓦和1臺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容量27.2萬千瓦,年發電量10.4億千瓦時。工程於1958年8月開工,1967年12月投入運行,1978年建成。
23.海勃灣水利樞紐
海勃灣水利樞紐位於烏海市境內的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自治區「十一五」水利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黃河內蒙古段惟一一座調節控制性水利樞紐。是一座集防洪防凌、發電、改善生態環境等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4.87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8.2米。
24.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位於黃河北幹流託克託至龍口峽谷河段,左岸隸屬山西省偏關縣,右岸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控制流域面積39.5萬平方公裡。每年向內蒙古和山西供水14億立方米。電站裝機108萬千瓦。工程於1993年立項,1994年底主體工程開工,1995年12月截流,1998年10月1日蓄水,1998年11月28日首臺機組發電,2000年全部機組發電。萬家寨水利樞紐是一座以供水、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
25.龍口水電站
龍口水電站位於山西省河曲縣和內蒙古準格爾旗兩省交接處,距上遊萬家寨水利樞紐25.6KM,距下遊天橋水電站約70KM,是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化工基地區域中心,控制流域面積397406平方公裡。龍口水電站是黃河確定的幹流梯級電站中的一個峽谷電站,是晉蒙兩地人民繼黃河萬家寨水電站之後的又一共同開發水電工程,樞紐任務以調峰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凌等。
26.天橋水電站
黃河天橋水電站位於黃河大北幹流上遊距萬家寨水利樞紐95km,下遊8km處左岸為山西省保德縣縣城,右岸為陝西省府谷縣縣城。電廠在內蒙古河口鎮下遊,是黃河中遊北幹流上第一座低水頭、大流量、河床式徑流試驗性水電站。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排凌、排沙、排汙等綜合效益,在山西電網中承擔著重要的調峰、調頻作用。
27.三門峽水利樞紐
三門峽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遊下段,連接豫、晉兩省,控制流域面積佔黃河總流域面積的91.5%,來水量的89%,來沙量的98%。工程於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運用。樞紐建築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壩、斜丁壩、表孔、底空、洩洪排沙鋼管、電站廠房等。主壩長713.2m,最大壩高106m,壩頂高程353m,水庫總庫容162億m3。三門峽水電站現有裝機40萬kW,年發電能力可達14億kW·h。自1973年12月第一臺機組發電至今,已累計發電235.2億kW·h,創產值約20億元。
28.小浪底水利樞紐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與濟源市之間,三門峽水利樞紐下遊130公裡、河南省洛陽市以北40公裡的黃河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裡,佔黃河流域面積的92.3%。壩址所在地南岸為孟津縣小浪底村,北岸為濟源市蓼塢村,是黃河中遊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是黃河幹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集減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等為一體,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十大旅遊熱點景區,更被譽為「小千島湖」。
29.西霞院水利樞紐
西霞院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位於小浪底壩址下遊16km處的黃河幹流上,開發任務以反調節為主,結合發電,兼顧灌溉、供水等綜合利用。黃河設計公司從1993年開始西霞院反調節水庫可行性研究工作。西霞院工程主體工程於2003年10月開工,總工期4.5年。2011年工程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四、長江幹流的水電站
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但是由於金沙江段地質條件複雜,滑坡、泥石流、地震頻繁,所以其水電基地的推進速度沒有黃河那麼快。長江幹流目前規劃在建或者已經建成的水電站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
各個水電站主要分布在一下區間內:
青川段:
川藏段:
川滇段:
湖北段:
下面我們就依據衛星影像來一一介紹在建或者已建成的水電站(未動工的本次先不介紹):
1.葉巴灘水電站(建設中)
葉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與西藏界河金沙江上遊幹流上,是金沙江上遊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工程,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旅遊開發等綜合效益。電站壩址位於金沙江支流降曲河口下遊600m,左岸屬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右岸屬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貢覺縣。葉巴灘水電站正常蓄水位2889米,水庫總庫容11.85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24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02.05億千瓦時,工程靜態投資258億元;是「十二五」和「十三五」中央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 、國家「西電東送」接續基地和西南水電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拉哇水電站(建設中)
拉哇水電站位於金沙江水電基地川藏界河段,為金沙江上遊水電13級開發中第8級,上遊未葉巴灘水電站,下遊為巴塘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702m,大壩為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234m,裝機4臺,總裝機容量為200萬千瓦。
3.巴塘水電站(建設中)
巴塘水電站是金沙江上遊河段規劃的13座梯級電站的第9座梯級水電站,位於川藏交界的金沙江上遊河段,左岸屬四川巴塘縣,右岸屬西藏芒康縣。其上遊為拉哇水電站,其下遊為蘇窪龍水電站。巴塘水電工程初選水庫正常蓄水位2545m,相應庫容1.55億m3,校核洪水位2547.9m,總庫容1.58億m3,水庫死水位2540m,調節庫容0.2億m3,具有日調節能力。初選電站裝機容量750MW,初擬裝機4臺,額定水頭55m,與上遊梯級聯合運行。最新衛星圖像顯示山體出現開挖特徵,項目已經動工。
4.蘇哇龍水電站(建設中)
蘇哇龍水電站也叫王大龍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上遊川藏段,壩址在巴塘縣蘇哇龍鄉。設計庫容141億立方米,裝機容量116萬千瓦。
5.梨園水電站
梨園水電站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與迪慶州香格裡拉縣交界的金沙江幹流上,為金沙江中遊河段「一庫八級」水電開發方案中的第三個梯級。2015年7月10日,梨園水電站第二臺機組完成三天試運行,成功併網發電。
6.阿海水電站
阿海水電站上遊與梨園水電站相銜接,下遊與金安橋水電站為鄰,是金沙江水電基地重要的電源的之一。工程最大壩高130m,水庫總庫容8.82億立方米,有效庫容2.18億立方米,具有日調節能力。電站總裝機容量200萬kw。
7.金安橋水電站
金安橋水電站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境內,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大壩長640米,高160米,總庫容9.13億立方米,年發電量114.17億千瓦時。
8.龍開口水電站
龍開口水電站位於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龍開口鎮境內,是金沙江中遊河段水電規劃「一庫八級」開發的第六級電站。上接金安橋水電站,下鄰魯地拉水電站。工程是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供水及防洪的一等大(1)型水電水利工程。樞紐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洩洪衝沙建築物、右岸壩後式廠房、左右兩岸灌溉取水口等建築物組成。最大壩高116米,壩頂高程1303米,壩頂長768米。
水庫正常蓄水位1298米,總庫容5.0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13億立方米,具有日調節性能。電站裝機容量1800MW,安裝5臺360 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年發電量73.96億度,發電效益顯著。
9.魯地拉水電站
魯地拉水電站是金沙江中遊河段規劃八個梯級電站中的第七級電站,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與麗江市永勝縣交界的金沙江中遊河段上 ,庫區還涉及麗江市鶴慶縣,上接龍開口水電站,下鄰觀音巖水電站。魯地拉水電站為堤壩式開發,攔河壩採用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40m,壩頂高程1228m,水庫總庫容17.183億m3,調節庫容3.76億m3;電站裝機容量2160MW,屬Ⅰ等大(1)型工程。
10.觀音巖水電站
觀音巖水電站為金沙江水電基地中遊河段「一庫八級」水電開發方案的最後一個梯級水電站,位於雲南省華坪縣與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交界處,上遊接魯地拉水電站,下遊距攀枝花市27公裡。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1134m,庫容約20.72億立方米。裝機容量300(5×60)萬千瓦。
11.金沙水電站(在建)
金沙水電站上遊與觀音巖水電站銜接,下接銀江水電站。金沙水電站工程主要任務為發電,壩址控制流域面積25.89萬平方公裡,水庫正常蓄水位1022米,初選電站裝機容量560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25.07億千瓦時。
12.烏東德水電站(在建)
烏東德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會東縣和雲南省祿勸縣交界處金沙江河道上,水電站壩頂高程988米,最大壩高270米,總庫容74.08億立方米。電站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1020萬千瓦,年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電站計劃於2020年7月下閘蓄水、8月首臺機組發電,2021年12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13.白鶴灘水電站(在建)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境內,是金沙江下遊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遊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水庫正常蓄水位825米,相應庫容206億立方米,地下廠房裝有16臺機組,初擬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02.4億千瓦時。電站計劃2013年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21年首批機組發電,2022年工程完工。電站建成後,將僅次於三峽水電站成為中國第二大水電站。
14.溪洛渡水電站
溪洛渡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骨幹工程,位於四川和雲南交界的金沙江上。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和改善上遊航運條件等綜合效益,並可為下遊電站進行梯級補償。電站主要供電華東、華中地區,兼顧川、滇兩省用電需要,是金沙江「西電東送」距離最近的骨幹電源之一,也是目前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電站。
15.向家壩水電站
向家壩水電站位於雲南省水富市與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交界的金沙江下遊河段上,距水富城區僅1500米,是金沙江水電基地最後一級水電站,這座水電站由三峽集團修建。上距溪洛渡水電站壩址157公裡, 電站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384米,最大壩高162米,壩頂長度909.26米。壩址控制流域面積45.88萬平方公裡,佔金沙江流域面積的97%,多年平均徑流量3810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51.6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9億立方米,回水長度156.6公裡。電站裝機容量775萬千瓦(8臺80萬千瓦巨型水輪機和3臺45萬千瓦大型水輪機)。
16.三峽水利樞紐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於2009年全部完工。
17.葛洲壩水利樞紐
葛洲壩水利樞紐它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三峽末端河段上,距離長江三峽出口南津關下遊2.3公裡。它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大流量、徑流式水電站。1971年5月開工興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復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壩型為閘壩,最大壩高47米,總庫容15.8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
五、矛盾爭議
大家都知道金沙江沿線的地質條件比較脆弱,地震頻發,泥石流滑坡災害嚴重,下圖就是2018年金沙江滑坡的遙感影像圖:
時至今日,滑坡留下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因此在金沙江上遊規划水電站,選址首要考慮的就是地質條件的穩定性。另外在雲南段,因為河谷地帶分布著很多的農田和村落,因此,規劃建立水電站涉及拆遷徵地、基本農田保護等一系列問題,比如爭議巨大的龍盤水電站和兩家人水電站。
此外,長江很多魚類資源已經瀕臨滅絕或者已經滅絕,2019年9月,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浙江千島湖一個學術年會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因此,如何更大程度上不影響魚類的洄遊產卵,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是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長江白鱘生活了1.5億年,最後一次見是2003年:
來源丨新浪博客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分享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並不意味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公眾號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資源均為通過網絡等公開合法渠道獲取的資料,僅作為學習交流之用,我們尊重原創者,其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部分文章及圖片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及出處的,僅標明轉載來源,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的,請及時聯繫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者註明原作者及出處,本文章版權歸原本作者,水利設計師茶樓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