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小編今天教大家來學習一下黑山羊的選種和引種以及黑山羊的交配方法! 想必大家都清楚種羊的好壞是直接關係到之後小羊的品質好壞。因此大家在飼養黑山羊時應該要保證黑山羊種羊的質量。並且引種和選種是發展養羊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促進羊的品種改良,提高養羊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引種和選種
1。引進品種的選擇
(1)要考慮擬引進品種原產地自然條件與本地氣候環境條件的差異程度,差異越小,引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若差異太大,較難馴養,甚至因不適應而造成引種失敗。(2)要考慮擬引進品種的種用價值、生產性能和經濟價值是否符合本地市場需求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和變化。
(3)明確引種目的,如要改進本地羊的體形和增重速度,就宜引進體形大、生長快的品種;若是要提高本地羊的斷奶重,則需引進泌乳量高的品種;若想提高本地羊的產肉率,則要引進產肉性能好的品種。切勿盲目引種,以免造成本地品種因無目的雜交而致基因資源紊亂。並且要特別注意引種空間距離對引種目的的限制,如產毛綿羊和產絨的絨山羊都是北方經濟價值較高、養殖經濟效益較好的羊種,但引入到南方來,就達不到產毛、產絨的引種目的,而會造成損失。
2。引進品種個體的選擇
(1)要選擇具有優秀系譜的個體,即優秀的祖代、父代羊的後代。(2)挑選符合欲引進品種典型特徵和理想體形的個體。(3)嚴格選擇健康的羊只。一是堅決不從疫區引種;二是選羊時,注意選精神活潑、行動靈活敏捷、兩眼有神、毛色光亮、叫聲洪亮、呼吸正常、鼻鏡溼潤、眼結膜粉紅色、採食主動、糞便顆粒表面光滑且呈褐色稍硬的羊只。凡是脫毛、瞎眼、爛蹄、爛嘴、咳嗽、腹瀉的病羊或離群獨處、嗜睡、兩眼無神、精神不振、鼻鏡乾燥、被毛粗亂的病態羊不能入選。
(4)注意挑選體格高大強健、體軀各部分結合良好、背腰平直、胸深而寬、肌肉發達、四肢端正、蹄殼結實、嘴寬而整齊、外生殖器官發育良好、乳房發達且有彈性的羊,這樣羊的種用價值高。(5)注意羊只年齡。一般以1~2歲的羊只最好,注意早春選小羊,夏季選中羊,秋季選大羊。(6)避免在一群羊中挑選,而要從幾群中選擇。這樣做的好處是選擇餘地大,二是可避免選來的羊血緣太窄,引回來後會出現近親繁殖問題。
3。引種方式的選擇。
如果相同質量的相同品種在幾個地方都有羊群供引種,儘可能從距本地近的地方引種,這樣可縮小供種地環境條件與本地的差別,使其引種後適應快,還可減少羊只在長途運輸中出現的應激和受損,並可減少運輸費用。若供種地距本地太遠,並且羊種價格昂貴,在技術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採用引入冷凍精液或冷凍胚胎等方式引種。
4。引種季節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以秋季引種最合適。因為秋季涼爽,氣候乾燥,雨少,路況好,便於運輸;且各種疾病發生率此時最低,因長途運輸使羊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的概率下降了,且秋季羊肥,抗逆性強,能耐受長途運輸。春季4~5月引種也較好,此時引回的羊可採食豐富的飼草,母羊在年內大部分還可產1~2胎。但此時氣候多變,陰雨天多,溼度大,不利於運輸和防病若是供種地與引入地氣候條件相差太大,則引種季節的選擇尤為重要。
例如從北方引種到南方來,由於北方氣候乾燥寒冷,在北方育成的羊種較耐寒而對潮溼炎熱的南方氣候難以適應,故應選在秋末從北方引種至南方,這樣引入的羊經過幾個月的秋冬季和來年春季較冷氣候的適應過程,再慢慢進入炎熱的夏季,就逐步適應了。當然若從南方引種至北方,則應選在春末,使引入到北方的南方羊經幾個月較溫暖氣候的適應再進入寒冷的北方冬天。
5。引種羊的運輸
(1)運輸前要做好檢疫工作,確保引種羊群健康無病。(2)做好運輸車船的消毒和安全檢查工作。要注意車船空間的大小,使羊群不擁擠,最好按性別、大小、強弱等隔欄裝載。(3)做好途中補料、補水和必備藥品的準備,以防羊只運輸途中掉膘和發病。(4)車船做好防風雨、防日曬和通風換氣的工作,天氣炎熱時宜晚上運羊,天氣寒冷時白天運羊。應注意行車(船)安全和常檢查車船上羊群的情況。(5)羊群運回來後,要隔離飼養觀察2~4個星期以上,當確保引入羊群無疫情時,方可將羊群合群飼養。
二、發情與配種
1.發情
母羊出現第一次發情的時間一般在4~8月齡,羊的性成熟一般在6~10月齡,而體成熟則需到12~15月齡甚至更晚。這受品種、氣候和營養等諸多因素影響。一般說來,生長發育快的品種比生長發育慢的早;南方溫暖地區的羊比北方寒冷地區的羊早;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的羊比飼養管理條件差的羊早。因此青年羊第一次參與配種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一般以體重達到成年體重65%以上時即可配種。
這就是說:公羊在12月齡以上,母羊在8~12月齡時開始第一次配種比較合適。山羊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18~24天),產後發情的時間平均為30天(20~40天)。發情持續期:母山羊24~48小時。母羊發情時表現為食慾減退,鳴叫不安,外陰部紅腫並流出黏液,頻頻擺尾,喜歡接近公羊,尾隨公羊並爬跨其他母羊,公羊接近時站立不動,後肢分開且接受交配。有的母羊(如綿羊和處女羊)發情的徵狀不太明顯,羊場應安排專人負責發情觀察,每天上、下午至少各進行一次發情觀察鑑定,以防止漏配、誤配。
2.配種
1)配種的適宜時間
由於山羊的排卵時間分別在發情開始後12~14小時和30~40小時,其適宜的受精時間是在發情開始後8~20小時和12~14小時,因此羊配種的適宜時間是在發情開始後10~18小時。為保證受胎率,實踐中多採用重複交配,即早晨檢出的發情母羊早晨配種一次,傍晚再配一次;下午檢出的發情母羊在傍晚配種一次,次日早上再配種一次。兩次配種間隔10~18小時。復配時可用同一頭公羊,也可用不同的公羊。
2)配種方法
養羊生產中常用自然交配、人工輔助交配和人工授精三種配種方法,這裡僅簡介前兩種。(1)自然交配(亦稱本交):在配種季節,依1:(30~40)的公母比例,將調教好的公羊放入母羊群混群飼養或放牧,讓公羊、母羊自由交配。這種方法簡單省事,受胎率較高,適合於分散的小群體。其缺點是公羊消耗太大,後代血統不明,易造成近交衰退,且無法確知母羊預產期。可採取在非配種季節將公羊、母羊分開飼養,每一配種季節有計劃地調換公羊等措施克服上述缺點。
(2)人工輔助交配:將發情母羊挑出來有計劃地與指定的公羊交配。這種方法有利於提高公羊利用率,合理地選種選配,並能確知預產期。當初次參加配種的青年公羊因性慾旺盛而又缺乏性經驗以致出現多次爬跨而不能使陰莖插入陰道時,從事人工輔助交配的人員應用手幫助將公羊的陰莖插入母羊陰道內;當公、母羊體格懸殊致使公羊不易爬跨母羊或母羊無力承受公羊體重時,可選擇斜坡地勢,讓較小、較弱的一方站在高處,再施以人工輔助使配種成功為確保受胎,也可採用重複交配。
今天小編的選種技巧就先講到這裡吧,最後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留言,喜歡本文的話,給小編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