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蜥科:蛇蜥屬
拉丁學名:Pseudopus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蜥蜴亞目 LACERTILIA → 蛇蜥下目 Anguimorpha → 蛇蜥科 Anguidae → 蛇蜥屬 Pseudopus
下屬分類:| 歐洲玻璃蛇蜥 Pseudopus apodus
歐洲玻璃蛇蜥 Pseudopus apodus
歐洲玻璃蛇蜥 Pseudopus apodus
蛇蜥科:脆蛇蜥屬 拉丁學名:Ophisaurus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蜥蜴亞目 LACERTILIA → 蛇蜥下目 Anguimorpha → 蛇蜥科 Anguidae → 脆蛇蜥屬 Ophisaurus 下屬分類:| 海南脆蛇蜥 Ophisaurus hainanensis | 臺灣脆蛇蜥 Ophisaurus formosensis | 細脆蛇蜥Ophisaurus gracilis | 脆蛇蜥 Ophisaurus harti
脆蛇蜥 中文科名:蛇蜥科 中文屬名:脆蛇蜥屬 中文俗名:金蛇、金星地鱔、碎蛇、蜥蛇 拉丁文名:Ophisaurus harti 英文名:Hart's glass lizard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oulenger,1899 物種信息:四肢退化,通身細長如蛇。全長376mm左右,尾長191mm,體重72克。耳孔較鼻孔為小;有活動眼瞼;吻背鼻鱗與單枚前額鱗(額鼻鱗)間有2枚小鱗。體側各有一縱行淺溝,左右縱溝間上方有背鱗16-18縱行,明顯起稜;下方有腹鱗10縱行,平滑。背面棕褐色,雄性背面有閃金屬光澤的翡翠色短橫斑或點斑;腹面黃白色,有的尾下散有棕色點斑。我國廣泛分布於長江以南多數省(區)以及臺灣。國外分布於越南北部。在四川西南部多見於海拔800~1 500mm的山區,常棲於土質疏鬆、溼度不大的農耕地及其附近。平時潛伏於洞穴內或鬆軟土中,多于晴天外出活動,覓食蚯蚓及昆蟲。 瀕危信息: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中文正名:海南脆蛇蜥 拉丁學名:Ophisaurus hainanensis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蜥蜴亞目 LACERTILIA → 蛇蜥下目 Anguimorpha → 蛇蜥科 Anguidae → 脆蛇蜥屬 Ophisaurus → 海南脆蛇蜥 Ophisaurus hainanensis 下屬分類:無 海南脆蛇蜥 Ophisaurus hainanensis
以下品種不詳的偽蛇(蛇蜥):
與蛇的區別~看頭,蛇看多了就知道這個不是蛇了。
科普需要你幫忙
學習蛇類科普知識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