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山五行》,放出世界觀,第三集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霧山五行不是只有一季,後面還有故事,那麼一定是需要一集完完整整的文戲來承上啟下,放出世界觀,第三集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和後面第二季第三季一起連貫起來,應該是武+武+文+武+武+文這種節奏,如果每一集都是打鬥人是會看膩的,一定要有文戲進行鋪墊,引出接下來的人物/橋段/事件,層層遞進,看後面的武才會更爽。我看第三集一點都沒覺得拉胯反倒是文戲的信息量讓我把三集內容完完全全整合到了一起,才理解了整部動漫的架構和導演想表達的故事。
如果沒有第三集,我不會明白為什麼懸哥面具只有一半;不會知道聚仙丸是用麒麟鱗片做的;不會懂預告那一段關於藥、毒藥、人心的言論是什麼東西;不會清楚跑出去的小麒麟是怎麼就被那些人得到了……這些東西就是第三集的承上。然後是第三集的啟下。第三集埋下了大妖搶麒麟殺五行得自由、蘇小安和女主(疑似)去找懸哥、老大老二疑似妖化等一系列伏筆。從承上啟下的角度來看,第三集的內容是必要的。
而且為了拉投資,吸引人才,為下一季提供熱度,相對完整的過度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即使第三集出於某些原因還有打戲,這些內容也不能刪。然後是對於你的這部番劇最大的賣點是打鬥這個觀點,這本就是很有主觀性的評價。我承認打戲是這部番的一大爆點,劇情和配音和它一比甚至有點配不上的感覺,然而在我看來畫風是更加重要的一個賣點。假設這部番劇用的就是普通的日漫畫風,即使有這麼流暢的打鬥,它所能獲得的關注絕對會遠低於現在。
(點名一人之下3,即使有著王也的那段牛逼的打戲,它的口碑也還是低於前一季的PPT式打鬥。其中除了噴劇本的,還有一大票就是不能接受畫風的改變。)水墨風的粗線條、飛白等等,是霧山五行畫面張力的根基,也是打戲成為爆點的一大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這種獨特的畫風,霧山五行打戲的魅力就要消減一半。橫向對比其他國漫,確實有些地方(如人物刻畫或者是劇情節奏)有瑕疵,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有可以稱得上是「拉垮」的地方。
縱向對比自身,劇情就是發展到了文戲的階段,就是符合走向的應當如我上文所說地承上啟下了,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我認同你的一個觀點,把花絮和預告放在正片確實不合適,但我的理由不是他們湊時長,而是我看的所有的番劇都沒這個習慣,感覺奇怪而已,也沒覺得他們是搞出了一個半成品出來炫耀,畢竟第一篇的劇情到這裡本來就已經結束了,第三集內容少與其說是沒做完,不如說是斷片的問題。
事實上國漫掐頭去尾多數都是一集18~20min,霧山五行前兩集的正片內容都比這個長,只要勻一部分給第三集,就可以做到3集長度類似了,甚至打戲說不定也能勻給第三集一些了。至於為什麼不這麼做,前面乎友已經有人提到,就是為了保證單集觀感,才這麼斷開的。
孔雀是因為實力大減了,吸收聚仙丸後才成人行,但實力估計還不遠如巔峰。孔雀對聞人說五行竟然出了你這一個怪物,說明孔雀知道正常情況下,即便自己這個形態,單挑還是能打贏五行其中一個的。奈何碰到了火哥。其他兩大妖王實力更強,不打折扣的話估計一個至少能挑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