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唐龍彬證實,「那些傳媒的渲染未免太過分了。其實,柴契爾夫人在這次出訪前剛動過大腿的切除靜脈曲張血管手術,行走有所閃失也是正常的……」
柴契爾夫人摔倒
畫蛇何須添足
文 | 凌河
這幾天,正值兩彈元勳鄧稼先逝世30周年,於是人們又懷念起這位中國的原子彈、氫彈「第一功臣」來,也有說他為了兩彈,「整整28年,不知去向、生死未卜」的——其實關於鄧稼先接受秘密任務後,從此「人間蒸發」,妻子許鹿希不但沒有見過他,而且忍受著「分居28年」的「莫大痛苦」的「佳話」,一直陪隨著鄧稼先事跡的傳播。
然而許鹿希老人,早就「闢」過「謠」了,「不是說他28年一天都不回來,也有中間回來」,就是「因為保密性質太強」,所以不能輕易接觸人而已……這是老人對以「分離28年」先入為主的採訪者的回答,可惜這樣「聚少離多」的回答,到了報紙、螢屏之上,仍然被做出《鄧稼先為核彈夫妻分居28年》的「動人」標題。
和兩彈所有功臣一樣,鄧稼先為了國家,「獻了青春獻終生」,甚至「獻了終生獻子孫」,已經為後人垂淚,似乎並沒有必要再誇大其痛苦和「慘烈」,弄得過於不近人情,總之,畫蛇又何必添足呢?
說到畫蛇添足,就想起當年柴契爾夫人的「跌跤」來——據說與小平同志談罷香港問題,走出人民大會堂之時,柴契爾夫人竟在臺階上跌了一跤,手包都跌落在地。關於這一跤,直到今天,我們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說是「嚇出來」的——被小平同志嚇倒了,所以跌了一跤,而據當時身在現場的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唐龍彬證實,「那些傳媒的渲染未免太過分了。其實,柴契爾夫人在這次出訪前剛動過大腿的切除靜脈曲張血管手術,行走有所閃失也是正常的……」
小平同志在香港主權問題上的立場,那樣堅定、強硬和「不容討論」,早已飈秉史冊,小平同志歷來以理服人,體現了中國外交的剛柔相濟,又何必一定要說「嚇倒了」英國首相,「嚇」得她路也不會走了,才過癮,才是志氣,才似乎滅了他人威風呢——同樣的,那天下午的記者會,柴契爾夫人回答了幾個問題後突然有一瞬間說不出話來。這個細節,也一直被某些媒體稱為「嚇得失聲」,其實柴契爾夫人喝了兩口水,潤了潤喉,又繼續回答問題了,她對中國總理說,大概是因為習慣了倫敦氣候溼潤,對北京的乾燥不太適應吧——這是一個很近常理的「失聲」,可是為什麼一定要說它是「嚇出來」的呢?大概又是一個「蛇足」吧!
當然關於這樣的畫蛇添足,還不止於這兩個「小故事」。比如為了渲揚革命導師的勤奮博學,不是一直說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苦讀,以至於座位下踩出了兩個「深深的腳印」?可是北大教授陳平原等人去看現場,沒有看見腳印啊,而圖書館方也說,從來沒有什麼「馬克思的腳印」,那是讀書又不是站樁練功;又比如為了高揚革命烈士的視死如歸,又說李大釗同志在臨刑的絞架下,三呼「試看今日之宇宙,竟是赤旗之天下」,而據《北京日報》權威考證,這可是李大釗十月革命勝利時所寫的一篇文章啊,距他的犧牲已經有了好幾年呢!再比如說為了長俺們的志氣,就說中國的長城,宇宙飛船上「看得一清二楚」,而楊利偉再三否認,也沒有人聽他呀!至於西點軍校的學雷鋒,教《孫子兵法》等等,就更是炒得煞有介事,似乎只有這樣,才稱得上「正面宣傳」呢!
中國革命可歌可泣,我們的事業本來就富有感召力,完全應當有實事求是的自信,完全不必添油加醋、畫蛇添足,更不應把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的事業說得不近人情,不應把「特殊材料鑄成」的共產黨人,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這份好心只能適得其反。現在不是有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嗎?畫蛇添足的「拔高」,形同畫虎不成,其實只能幫了它的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