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能夠測量一顆恆星表面的引力大小。對於有行星環繞的遙遠恆星而言,這一信息是確定那些行星上是否可能孕育生命的關鍵。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如果你在地球上體重75千克,那麼到了其他恆星的表面(如果你沒被烤焦的話)會有多重呢?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新方法,能夠精確稱量不同恆星表面你的體重。圖片來源:Jaymie Matthews and Thomas Kallinger
描述這種新方法的論文,1月1日發表在開放獲取雜誌《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這項研究由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託馬斯·卡林傑(Thomas Kallinger)領導,來自加拿大、德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參與了其中。
了解了一顆恆星表面的引力,實際上就能知道你在那顆恆星上有多重。如果恆星有固體的表面能夠讓你站在上面,你的體重在不同的恆星上都會各不相同。太陽要比桑拿房熱得多,不過別指望在太陽上你能夠減輕體重。在太陽上,你的體重是地球上的20多倍。而在紅巨星(太陽在很久很久以後會膨脹成為這種恆星)上,表面的引力就要弱得多,你大概只有地球上的1/50那麼重。
對於那些太遠太暗而無法使用現有技術進行測量的恆星,新的方法允許科學家精確測量它們表面的引力,精度可達大約4%。由於表面的引力取決於恆星的質量和半徑(就好像你在地球上的體重取決於地球的質量和半徑一樣),這項技術將讓天文學家 更好地估計遙遠恆星的質量和大小。在研究太陽系外的行星時,這將起到激動人心的作用,因為許多行星距離遙遠,就連他們所圍繞的恆星的一些基本性質,都無法被精確測量。
這項研究的合作者,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米·馬修(Jaymie Matthews)說,「如果你不了解恆星,那就無法了解行星。太陽系外行星的大小,是通過測量它與母恆星的相對大小而獲得的。如果你發現一顆行星繞著一顆恆星旋轉, 你以為那顆恆星類似於太陽,而實際上那卻是一顆巨星,那你就有可能認為自己發現了一顆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而實際上它並不是。我們這項技術能夠告訴你那顆恆星有多大有多亮,告訴你繞著它旋轉的一顆行星是否有著合適的大小和溫度,適合擁有海洋甚至生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我們並不很在乎你的體重,請自求多福。
這項新技術被稱為自修正函數時間尺度技術,或者簡稱為時間尺度技術。它利用遙遠恆星亮度上的細微變化,來測定那顆恆星表面的引力大小。加拿大的莫隆格勒綜合孔徑望遠鏡(MOST)和NASA的克卜勒望遠鏡都能獲得這樣的觀測數據。
未來的空間天文臺將搜尋位於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所謂宜居帶,是指恆星周圍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剛好適合液態水甚至生命存在於行星表面的區域。未來的太陽系外行星巡天,將需要儘可能準確地了解他們所搜尋恆星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測定他們發現的行星有什麼性質。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卡林傑說,「時間尺度技術是一項簡單卻強大的工具,可以套用到太陽系外行星搜尋的觀測數據中去,幫助科學家了解那些類似太陽的恆星的本質,從而幫助他們發現類似於地球的其他行星。」(編輯:Steed)
一個AI 「我一點兒都不胖,如果在月球上,我的體重就只有現在的1/6……」地球:「呵呵,怪我咯?」
美麗也是技術活ID:PrettyNow減肥這種事,還得靠美組
作者:艾麥樂
來源:果殼網
[責任編輯:許瑩瑩]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