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乙二醇為何對聯產聚乙醇酸沒興趣

2021-01-09 生意社

生意社12月28日訊

  當前,國內煤制乙二醇產能迅速增加與下遊應用過於單一的矛盾加劇,煤制乙二醇生產企業開工率逐步降低。在此市場背景下,有業內人士提出,煤制乙二醇裝置聯產聚乙醇酸(PGA),或許可以為化解產能提供一條出路。

  作為一種理想的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乙醇酸可在1~3個月內可完全降解,無毒無害,最終降解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該產品的這一特性已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獲得認證,而我國也早在2007年就已將它列入可降解塑料分類。

  聚乙醇酸最早被用於醫用材料領域——人體可吸收縫合線。1962年,美國以聚乙醇酸為原料,製成了第一種可吸收縫合線並於1970年商品化。該縫合線具有良好的均一性、穩定性、無毒無抗原性、無致癌性,能抗胃酸、胃消化酶和感染,組織反應極小、延伸度適中、生物相容性好、組織反映極微,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通過呼吸和尿液排出體外。聚乙醇酸還具有良好的氣體阻隔性和機械加工性,已經開始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的氣體阻隔層,特別是用作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原料,在油氣開採、包裝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按照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今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按照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1萬至10萬元罰款。

  煤制乙二醇聯產聚乙醇酸,技術成熟,具有可觀的生產力。在煤制乙二醇工藝中,草酸二甲酯是最重要的中間產品。通過草酸二甲酯,既可以加氫制乙二醇,也可以加氫制乙醇酸甲酯,進而生產聚乙醇酸。

  那麼,成熟的技術和禁塑令能否推動煤制乙二醇企業迅速進入聯產聚乙醇酸的快車道?

  答案令人沮喪。

  可吸收縫合線是以聚乙醇酸切片經過熔融紡絲成纖維,其表面採用硬脂酸鈣和聚乙酸內酯塗層,線體染成紫色或不染色,最後經環氧乙烷滅菌處理後成為縫線。據了解,目前國內聚乙醇酸縫合線生產企業有幾十家,但都需要進口聚乙醇酸縫合線切片,再進行塗層-染色加工。這是因為醫用的聚乙醇酸切片對生產環境、儲存環境要求很高,國內還沒有下遊紡絲切片企業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與無法生產高端晶片一個道理)。因此,煤制乙二醇生產企業生產的聚乙醇酸無法直接進入縫合線領域。

  那麼在禁塑領域,聚乙醇酸能夠有用武之地嗎?

  據一位塑膠袋加工老闆介紹,目前超市用的購物塑膠袋原料都是聚乙烯,到廠價約7000元/噸。如果改用聚乙醇酸切片原料,成本最少要8000元/噸左右。在廣州、深圳等城市的中高端超市,完全可降解塑膠袋最低價格也要0.9~1.5元/個,是普通塑膠袋的數倍,消費者顯然很難接受。高成本下,生產廠商對可降解塑料生產熱情並不高。如果沒有強制性要求,可降解塑料很難推廣,聚乙醇酸也就很難進入這一領域。

  一頭是被外界看好的可降解材料,一頭是煤化工的多聯產優勢,國內煤制乙二醇企業聯產聚乙醇酸看起來應該是一條康莊大道,但是由於下遊技術、成本所限,很多煤制乙二醇企業初步調研後,又都沒了興趣。

  (文章來源:國家煤化工網)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生意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dana@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PGA:煤制乙二醇企業為何不感興趣?
    當前,國內煤制乙二醇產能迅速增加與下遊應用過於單一的矛盾加劇,煤制乙二醇裝置聯產聚乙醇酸(PGA)為延伸產品,化解產能提供了一條出路。 被外界看好的生物降解材料PGA,國內煤制乙二醇產能優勢、規模優勢、多聯產優勢將造就全球PGA產品的比較優勢,大幅提高PGA性價比,但是PGA下遊應用不清晰、不明確 很多煤制乙二醇企業初步調研後,又沒了興趣,困住很多煤制乙二醇企業上馬的步伐。
  • 煤制乙二醇:下遊延伸之路究竟在哪裡?
    我國乙二醇90%以上應用於PET聚酯,當前,煤制乙二醇裝置開工負荷也就在40%,國內煤制乙二醇產能迅速增加與下遊應用過於單一的矛盾加劇,而規模聚酯企業已經形成了原油-PX-PTA-PET聚酯-紡織一體化全產業鏈布局,煤制乙二醇往下遊PET產業鏈布局已經沒有產業機會,那麼,煤制乙二醇往下遊延伸之路在哪裡
  • 煤制乙二醇聯產PGA:引領綠色清洗除垢未來
    煤制乙二醇聯產聚乙醇酸,生產能力大,如果不聚合,直接用乙醇酸作為除垢除鏽清洗劑,乙醇酸生產成本也就在3500元/噸,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大幅提高了清洗性價比,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其規模生產之日,就是引領清洗除垢之時。
  • 煤制乙二醇聯產PGA:將掀起一場廁所綠色清潔革命?
    煤制乙二醇聯產PGA,生產能力大,如果不聚合,直接用乙醇酸,乙醇酸生產成本約在4000元/噸,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大幅提高了性價比,5%低濃度乙醇酸,每噸也就約在200元,衛生潔具清洗需求量巨大,前景可期。
  • 追夢煤制乙二醇量產技術—新聞—科學網
    建在貴州興仁的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術中試裝置 ■本報見習記者 高雅麗 乙二醇是日常生活中聚酯纖維(滌綸)與礦泉水瓶的主要原料,我國消費量佔全世界50%以上
  • 三連板的丹化科技:已建成年產3000噸聚乙醇酸中試裝置
    12 月 2日,連續3個漲停的丹化科技(600844)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近幾年利用煤制乙二醇裝置在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即PGA)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發工作,已建成年產3000噸聚乙醇酸中試裝置,該裝置已陸續進行了多次試運行,可以試產出PGA粒子。同時公司也積極進行其他一些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試製工作。
  • 1,4-環己烷二甲醇國產化後為何成本高?
    DMT-CHDM一體化設計是方向一體化設計,有利用流程設置的優化,由於對苯二甲酸製備DMT,需要甲醇,而製備CHDM會副產甲醇,通過氫化副產物甲醇循環利用,避免了甲醇提純,降低了系統能耗,同時,利用部分副產物4-甲基環己基甲醇的循環來抑制4-甲基環己基甲醇副產物的生成,提高CHDM的選擇性,而全流程的設計與優化決定了能耗降低、選擇性提高。
  • 甲醇,乙二醇能熊到幾時?
    國內化工在春節過後,一直沒有恢復元氣,年後原油上漲並未帶動甲醇和乙二醇的反彈,下遊積弱是此二者種類通病,下面就一一分析一下此二者為何跌這麼狠,下面還有多少的空間?  說完甲醇,再來聊聊乙二醇,乙二醇期貨稱EG,近來跌的不亦樂乎,多EG的朋友,目前褲頭大概跌的都沒了,下跌的主因在於,乙二醇近些年的產能擴張較快,而接下來兩年,這個勢頭仍將持續,特別是煤制乙二醇擴張較快,產能擴張的同時下遊卻需求疲軟,主要下遊產品滌綸長絲近一段成交疲軟,直接催生了高庫存,目前華東庫存已經在120萬噸的歷史高位,而國內廠商並未因價格下跌而壓縮產能,目前未見庫存有下降趨勢
  • 渭河彬州乙二醇項目已滿足整套裝置開車需求
    生意社11月24日訊   11月20日,陝西渭河彬州化工有限公司3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2#鍋爐點火成功,2#鍋爐「中高溫烘爐及鍋爐本體吹掃」由此展開。  由於乙二醇項目後續裝置開車用戶日益增多,為保證後續裝置用氣量充足,兩臺鍋爐即滿足整套乙二醇裝置工況開車需求,從11月17日下午2#鍋爐化洗結束,車間工藝、設備及安全人員密切配合,連續奮戰三個晝夜,先後完成18道化洗管口復位、汽包內件安裝、吹掃管道貫通、現場探傷檢查、風機聯動試車、系統密封試驗、主風道膨脹節更換等對2#鍋爐點火有影響任務20日19時,2#鍋爐已至點火水位。
  • 渭化彬州乙二醇項目空分裝置汽輪機衝轉成功
    陝煤化渭化集團陝西渭河彬州化工有限公司3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是陝西省立項最早的煤制乙二醇項目,對於產煤大省的陝西具有引領示範作用。2016年4月,陝西渭河彬州化工有限公司與高化學、東華工程籤署3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CTEG技術許可合同和工程設計合同
  • 我國乙二醇行業情況
    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崛起,乙二醇的生產也得到了迅速發展。1974年遼陽石油化纖引進德國Huls公司的空氣直接氧化法生產環氧乙烷技術,建成國內首套現代工藝的乙二醇生產裝置。我國CO催化合成草酸酯及其衍生物產品——草酸、乙二醇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經30 年的不懈努力,開發了草酸酯氧化偶聯法製取乙二醇流程。丹化集團在通遼採用該技術建設了20 萬噸/年裝置,並於 2012年建成投產。這是全球首套以煤基合成乙二醇的工業化裝置。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國已擁有煤基合成乙二醇裝置(草酸二甲酯工藝)15套,產能超過260萬噸/年。
  • 陝西彬化乙二醇項目氣化主裝置已具投料條件
    陝煤化渭化集團陝西渭河彬州化工有限公司3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是陝西省立項最早的煤制乙二醇項目,對於產煤大省的陝西具有引領示範作用。項目建設地點位於彬縣新民塬現代煤化工業園內,工程佔地面積600000平米。2016年4月,陝西渭河彬州化工有限公司與高化學、東華工程籤署3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CTEG技術許可合同和工程設計合同。項目原業主單位為陝西彬長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 榆能化學乙二醇項目通過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生意社12月03日訊   根據《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11月30日,榆能化學材料有限公司4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會由榆林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在榆順利召開。
  • 新品種上市:乙二醇(MEG)基礎知識介紹之產業鏈介紹
    ,其中油制工藝又分為石腦油原料法以及乙烷原料法(天然氣制),均是通過生產乙烯經環氧乙烷進而生產乙二醇;煤制工藝包括草酸酯法、甲醇合成法以及直接合成法。  油制乙二醇生產工藝的優點是工藝成熟,缺點是生產過程水耗大、能耗大、成本高,且關鍵技術基本由SHELL、SD以及UCC三家公司壟斷。  2、煤制工藝   近幾年隨著煤制化工類技術的不段進步,煤制乙二醇產能也在不斷擴充,中國為煤資源大國,因此煤制乙二醇產能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國。
  • 亞化諮詢:2018年乙二醇產能結構與CTMEG技術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煤制乙二醇產能也已經佔據中國乙二醇產能的重要比例。亞化諮詢《中國煤制乙二醇年度報告2018》數據顯示,至2018年一季度,中國已投產石化乙烯路線乙二醇裝置19套,總產能495萬噸;MTO乙烯路線乙二醇裝置2套,總產能78萬噸,合成氣草酸酯路線乙二醇裝置17套,總產能300萬噸。
  • 中國乙二醇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對於煤制乙二醇企業,低熱值廉價煤炭原料(例如褐煤)以及低成本合成氣的穩定供應,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此,考慮到產品的市場容量、投資規模及成本競爭力,對煤制乙二醇的大規模推廣仍需十分謹慎。國家有關部門也應該統籌兼顧,合理規劃,指導發展,以避免企業之間進行盲目新建或擴建裝置,導致資源的浪費和無序競爭。  同時,應該積極開發乙二醇生產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