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之回歸模型(RM)

2021-01-10 極客網FromGeek

前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有關算法內容,請參見公眾號之前相關文章。人工智慧之機器學習主要有三大類:1)分類;2)回歸;3)聚類。今天我們重點探討一下回歸模型(RM)。

回歸不是單一的有監督學習技術,而是許多技術所屬的整個類別。回歸的目的是預測數值型的目標值,如預測商品價格、未來幾天的PM2.5等。最直接的辦法是依據輸入寫出一個目標值的計算公式,該公式就是所謂的回歸方程(regressionequation)。求回歸方程中的回歸係數的過程就是回歸。回歸是對真實值的一種逼近預測。回歸是統計學中最有力的算法之一。

回歸概念:

回歸是一個數學術語,指研究一組隨機變量(Y1,Y2 ,…,Yi)和另一組(X1,X2,…,Xk)變量之間關係的統計分析方法,又稱多重回歸分析。其中, X1、X2,…,Xk是自變量,Y1,Y2,…,Yi是因變量。

回歸模型:

回歸模型(Regression Model)對統計關係進行定量描述的一種數學模型。它是一種預測性的建模技術,研究的是因變量(目標)和自變量(預測器)之間的關係。這種技術通常用於預測分析,時間序列模型以及發現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

回歸分析:

回歸模型重要的基礎或者方法就是回歸分析。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變量(被解釋變量)關於另一個(些)變量(解釋變量)的具體依賴關係的計算方法和理論,是建模和分析數據的重要工具。回歸分析是用已知樣本對未知公式參數的估計,給出一個點集D,用一個函數去擬合這個點集,並且使得點集與擬合函數間的誤差最小。

回歸分類:

在統計學中,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指的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量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係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按照涉及的變量多少,分為一元回歸和多元回歸分析;按照因變量的多少,可分為簡單回歸分析和多重回歸分析;按照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係類型,可分為線性回歸分析和非線性回歸分析。

常見的回歸種類有:線性回歸、曲線回歸、邏輯回歸等。

線性回歸:

如果擬合函數為參數未知的線性函數,即因變量和自變量為線性關係時,則稱為線性回歸

通過大量訓練,得到一個與數據擬合效果最好的模型,可利用一些算法(比如最小二乘法、梯度下降法等)和工具(SPSS)來更快更好的訓練出適用的線性回歸模型。實質是求解出每個特徵自變量的權值θ

在訓練過程中,特徵選擇,擬合優化等都需要考慮。

最終目標是確定每個權值(參數)θ或者通過算法逼近真實的權值(參數)θ。

需要注意的是,線性回歸不是指樣本的線性,樣本可以是非線性的,而是指對參數θ的線性。

線性回歸問題:可能會出現欠擬合、非滿秩矩陣問題等。

解決方法:解決欠擬合問題,可採用局部加權線性回歸LWLR(Locally Weighted Linear Regression)。解決非滿秩矩陣問題,可使用嶺回歸RR(ridge regression)、Lasso法、前向逐步回歸等。

算法優點:

1)最可解釋的機器學習算法之一,理解與解釋都十分直觀;

2)易於使用,因為需要最小的調諧;

3)運行快,效率高;

4)最廣泛使用的機器學習技術。

非線性回歸:

如果擬合函數為參數未知的非線性函數,則稱為非線性或曲線回歸。非線性函數的求解一般可分為將非線性變換成線性和不能變換成線性兩大類。

1) 變換成線性:處理非線性回歸的基本方法。通過變量變換,將非線性回歸化為線性回歸,然後用線性回歸方法處理。一般採用線性迭代法、分段回歸法、迭代最小二乘法等。

2)不能變換成線性:基於回歸問題的最小二乘法,在求誤差平方和最小的極值問題上,應用了最優化方法中對無約束極值問題的一種數學解法——單純形法。該算法比較簡單,收斂效果和收斂速度都比較理想。

常見的非線性回歸模型:1)雙曲線模型;2)冪函數模型;3)指數函數模型;4)對數函數模型;5)多項式模型。

12下一頁>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三大類之回歸模型(RM)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三大類之回歸模型(RM) 工程師1 發表於 2018-07-13 01:39:00 人工智慧之機器學習主要有三大類:1)分類;2)回歸;3)聚類。今天我們重點探討一下回歸模型(RM)。
  • R語言ISLR工資數據進行多項式回歸和樣條回歸分析
    p=8531執行多項式回歸使用age預測wage。使用交叉驗證為多項式選擇最佳次數。選擇了什麼程度,這與使用ANOVA進行假設檢驗的結果相比如何?對所得多項式擬合數據進行繪圖。加載工資數據集。保留所有交叉驗證誤差的數組。我們執行K=10  K倍交叉驗證。1. rm(list = ls()) 2.
  • 簡單線性回歸模型
    3 求解線性回歸模型函數3.1 極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和極大似然法都可以用來求解線性回歸模型,我們在往期文章中討論過最小二乘法,這裡對似然法進行簡單介紹。3.2 R求解線性回歸模型我們可以利用現有軟體進行模型求解。
  • 線性回歸模型
    回歸問題就是擬合輸入變量x與數值型的目標變量y之間的關係,而線性回歸就是假定了x和y之間的線性關係,公式如下: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通過繪製繪製(x,y)的散點圖的方式來查看x和y之間是否有線性關係,線性回歸模型的目標是尋找一條穿過這些散點的直線,讓所有的點離直線的距離最短。
  • 回歸or分類?線性or邏輯?一文掌握模型的不同之處
    如果目標變量是一個標籤,則應該使用分類模型。分類有助於預測觀察標籤(好中差等標籤除外)。棘手之處在於判斷目標變量是否為標籤。比方說,如果目標變量是一個順序變量,表示1至5之間的不同等級,那麼它們即為標籤,但其同時具有數學意義。這意味著數據的平均值和偏差仍有意義,但若要進行推測,應用分類模型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 回歸模型怎麼做 - CSDN
    按照正規程序,面板數據模型在回歸前需檢驗數據的平穩性。步驟一:分析數據的平穩性(單位根檢驗)按照正規程序,面板數據模型在回歸前需檢驗數據的平穩性。李子奈曾指出,一些非平穩的經濟時間序列往往表現出共同的變化趨勢,而這些序列間本身不一定有直接的關聯,此時,對這些數據進行回歸,儘管有較高的R平方,但其結果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 r語言 多元回歸模型_r語言多元回歸模型殘差分析 - CSDN
    1、多元線性回歸模型1.1多元回歸模型與多元回歸方程設因變量為y,k個自變量分別為,描述因變量y如何依賴於自變量和誤差項ε的方程稱為多元回歸模型。其一般形式可表示為:式中,為模型的參數,ε為隨機誤差項。
  • rm -rf/ 又引發了一個血案
    更糟糕的是,由於Bash腳本代碼中包含了一行變量未定義的「rm -rf {foo}/{bar}」,連備份也連帶著被幹掉了——而在通常情況下,備份網絡理應和正常的生產力基礎設施隔離開的。這一錯誤源自 Ansible 上糟糕的代碼設計,這款 Linux 實用工具被用於在多臺不同伺服器上自動執行腳本。
  • r中回歸結果怎麼判定模型好壞_lasso回歸 模型好壞 - CSDN
    模型中不同形式的m(X)會幻化為不同的模型體系,一般可以將模型分為兩大類:m(X)可以幻化為數學公式,即公式模型,一般比較成熟的都是公式模型,例如回歸模型的理論與底蘊就比較完善,模型的假定都是可以進行檢驗的;
  • 智能建築運維前探 AI天天見之三:回歸算法應用探索
    這是一個大街小巷熱議人工智慧的時代~人工智慧猶如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網際網路,以驚濤之勢席捲大江南北、帶動著產業革命。作為智慧建築運維領域的專業服務商,有志於「用數字智能服務每個建築,創造可持續的美好生活」,在智慧之光的感召下,博銳尚格在人工智慧之路上苦苦探索。
  • 回歸模型擬合優度檢驗 - CSDN
    在依賴模型得出結論或預測未來結果之前,我們應儘可能檢查我們假設的模型是否正確指定。也就是說,數據不會與模型所做的假設衝突。對於二元結果,邏輯回歸是最流行的建模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一下 Hosmer-Lemeshow邏輯回歸的擬合優度檢驗。
  • 多元線性回歸與模型診斷
    回歸方程的模型擬合度在進行回歸模型之前,我們可以計算總的波動誤差如下:自變量選擇偏差的權衡(1)丟失重要變量(2)加入無關變量變量係數的估計偏差(大樣本,無關變量會收斂於0)增加了模型參數估計的不確定性增加了R方的值,但是使得調整的R方減小(3)兩種合理估計線性回歸係數的方法①一般情況模型變量的選擇方法a.
  • 機器學習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梯度下降公式與代碼實現(篇二)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線性回歸的概述和最小二乘的介紹,對簡單的一元線性方程模型手推了公式和python代碼的實現。機器學習之線性回歸模型詳細手推公式與代碼實現(篇一)今天這一篇來介紹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介紹在回歸分析中,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變量,就稱為多元回歸
  • 人工智慧之受限玻爾茲曼機(RBM)
    前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有關算法內容,請參見公眾號「科技優化生活」之前相關文章。人工智慧之機器學習主要有三大類:1)分類;2)回歸;3)聚類。今天我們重點探討一下受限玻爾茲曼機(RBM)算法。
  • 回歸模型eviews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來源 | 計量經濟學服務中心綜合整理轉載請聯繫一、Threshold Regression Estimation閾值回歸模型描述了一種簡單的非線性回歸模型。TR規範很受歡迎,因為它們很容易。估計和解釋,並能產生有趣的非線性和豐富的動力學。
  • R語言實現LASSO回歸模型
    我們知道廣義線性模型包括了一維連續因變量、多維連續因變量、非負次數因變量、二元離散因變量、多元離散因變等的回歸模型。然而LASSO對以上的數據類型都適合,也可以說LASSO 回歸的特點是在擬合廣義線性模型的同時進行變量篩選(variable selection)和複雜度調整(regularization)。
  • 線性回歸:簡單線性回歸詳解
    文中將線性回歸的兩種類型:一元線性回歸和多元線性回歸,本文主要介紹了一元線性回歸的技術細節:誤差最小化、標準方程係數、使用梯度下降進行優化、殘差分析、模型評估等。在文末給出了相關的GitHub地址。Linear Regression — Detailed View詳細解釋線性回歸線性回歸用於發現目標與一個或多個預測變量之間的線性關係。 有兩種類型的線性回歸 – 一元線性回歸(Simple)和多元線性回歸(Multiple)。
  • 如何用線性回歸模型做數據分析?
    編輯導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會用到數據分析的方法,線性回歸模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實際上它的十分重要;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如何用線性回歸模型做數據分析的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熱門數據挖掘模型應用入門(一): LASSO回歸
    此時如果用全新的數據去驗證模型(Validation),通常效果很差。 一般來說,變量數大於數據點數量很多,或者某一個離散變量有太多獨特值時,都有可能過度擬合。 LASSO回歸複雜度調整的程度由參數λ來控制,λ越大對變量較多的線性模型的懲罰力度就越大,從而最終獲得一個變量較少的模型。 LASSO回歸與Ridge回歸同屬於一個被稱為Elastic Net的廣義線性模型家族。
  • 結構方程模型 VS 回歸方程模型,究竟有何不同?
    回歸方程模型是處理顯變量時最實用、應用最廣泛的定量方法,而結構方程模型則是處理潛變量的最主要、最實用的定量方法。兩者存在一定的聯繫和區別,具體如下:回歸模型是結構方程模型的基礎模塊之一(還有路徑模型、因子模型);結構方程模型可以視為估計潛變量之間複雜關係的回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