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真石漆的施工對於師傅來說都很熟悉了,對於施工步驟也是瞭然於心,但是在施工結束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就不知怎麼解決,也不知道哪一步沒有做好。真石漆的施工基礎步驟就是刮膩子、輥塗底漆、噴塗真石漆、輥塗面漆這幾部,在基層牆面檢測合格的狀況先如果出現質量問題,那自然而然就是這幾步中那個沒做好。
今天我們先分析一下真石漆施工遇到的問題,找到原因才能針對徹底解決。先說說刮膩子在施工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在我們看來就是為了修補基層的平整度,其實它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作用,因為他是外牆真石漆施工踏出的第一步操作,所以對其重要性不可小覷。
真石漆施工步驟圖
在外牆真石漆施工中,往往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是膩子面層沒做好導致的。據廠家研究分析,尤其是牆面出現的空鼓現象與開裂現象,大致可確認是因為膩子沒走好的原因,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主要每個步驟。接下來我們就講講究竟要怎麼刮膩子才能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同時幫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很多工程在颳了膩子之後會出現空鼓現象。
一、膩子層出現空鼓、起泡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基層與膩子層之間在施工工程中存在的氣體所致。基層與膩子層之間存在緻密層,如界面劑不加水進行界面處理,使空氣無法正常向基層進行擴散。基層處理不當,使膩子層與基層接觸不夠緊密,形成夾層。
合理批刮膩子的重要性
二、刮膩子的標準步驟:
1、膩子粉一般在攪拌均勻後,靜置15分鐘,讓各種成分充分潤溼溶解,然後用電動攪拌機再次攪拌後上牆。
2、膩子施工時應在牆面反覆批刮、推碾,讓膩子與基層充分滲透、擴散、接觸、溼潤。
3、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後一道面層出現膩子層起泡現象,應在水印消除前用刮刀進行壓泡破除處理,保證膩子面上不出現氣泡。
4、出現大面積起泡的膩子面,重新用內牆膩子粉批颳起泡的面層。
三、膩子粉粉化嚴重的原因:膩子本身粘結劑質量存在問題,粘結劑沒有發揮作用,還就是如果批刮膩子層過薄或者批刮後強制通風或者加熱烘乾,都會造成水份散失過快,喪失粘結作用膩子層就會粉化嚴重。
解決方法:我們需要在塗粘結劑的時候,先用膠把浮塵粘掉,以此增加膩子與牆體之間的粘合度。塗完粘結劑,牆體一般晾12個小時,直到膠幹才開始批膩子。
外牆真石漆出現空鼓脫落現象
三、膩子層開裂的原因:基層未徹底幹透就施工,施工基層的含水率大於等於10%。底層膩子未乾透,就過面,表層先行乾燥,而內層還在繼續乾燥過程中,層間幹縮程度不一樣,容易開裂。施工太厚,內部乾燥較慢,表面乾燥速度較快,造成開裂。基層處理時,補縫和補平材料未徹底幹透,上面就施刮硬度較強的內牆膩子,容易造成開裂。
解決方法:刮塗第一遍膩子,厚度應視基層表面情況而定,一般厚度為0.8mm-1.2mm。第一遍膩子允許稍有針眼,但不許有氣泡;一次膩子刮塗不要過厚,避免幹縮率過大,影響膩子層與基層的粘結牢固。刮塗時用力要均衡,儘量使膩子層表面光滑,不出現明顯粗糙面。
刮塗第二遍時,應逢高不抬、逢低不沉,儘量使膩子層表面平整,填實針眼,刮塗時用力要均衡,儘量使膩子層表面光滑,不出現明顯的粗糙面。